一、审计委员会和盈余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审计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三名董事皆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两类: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实现的。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它代表董事会承担有关财务报告过程、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监督等职能,因此从理论上讲,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避免管理层利用其职权对公司利润进行操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出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建议。目前国内正在进步一步规范公司治理机制,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PP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效应,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监督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起作用。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论文检测天使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通过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第二,审计委员会还可以直接对财务报告的形成过程进行监督,直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如何?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质量是否有影响;哪些因素会影响审计委员会的效率?
以下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国外情况
1.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质量是否有影响,
近期国外研究学者认为审计委员会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得出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作用的研究中,主要以McMullen、Chtourou等人为代表。
McMullen(1996)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能够加强对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设立有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其财务报告出现错误的机率比较小、发生违规事项比较少,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更高。
Chtourou等(2001)以1996年Compustat数据库中3451家美国非金融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效率与盈余管理(表现为调增、调减利润)的关系进行研究,证实了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2.影响审计委员会的效率的因素
研究文献主要关注审计委员会的几个特征,包括独立性、财务背景、兼职情况以及会议频率。
(1)独立性的影响
Peasnell、Pope和Young(2000)发现,经理层提高非正常损益项目以避免公司亏损或盈余下滑的可能性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负相关。
Xie et al.(2003)用修正Jones模型衡量盈余管理对美国282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独立董事的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尤其当独立董事是由财务方面的专家担任时。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Jean Bedard(2004)发现审计委员会专业性的提高能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Ryan et al.(2005)对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考察,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方面得到了与Klein(2002)相同的结论。
(2)财务背景因素的影响
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提高,并不一定能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尽管所有的独立董事都有动机控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也只有那些拥有财务专长者才有能力这样去做。
Chtourou等(2001)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外部成员的比例越高,盈余操纵的可能性越小;审计委员会成员持有公司的短期股票会导致更高程度的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中有至少一名财务方面的专家,负方向的盈余管理会降低。
Agrawal&Chadha(2003)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成员有财务背景,其发生财务报告重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3)兼职情况因素的影响
Carcello和Neal(2003)研究发现,如果审计委员会中有兼职委员,则该公司因持续经营问题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Yang and Krishnan(2005)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担任其他外部董事职位的数量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任职年限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4)会议频率因素的影响
Xie et al.(2003)等发现会议频率与异常应计利润负相关。
(二)国内情况
国内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夏文贤,陈汉文(2005)选取了2002—2004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未设立的公司;其规模与控制盈余管理的有效性负相关;而是否制定并公布章程对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影响。
谢永珍(2006)利用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年度的公开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我国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更可能是一种制度遵循。
郑新源、刘国常(2008)以2002~2005年所有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深市A股公司和2005年所有深市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显著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
陈小林,胡淑娟(2008)采用2002年至2004年3322个样本公司的截面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了信息披露透明度。但同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对配股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作用,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较为有限。
董颖(2008)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以后,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的防止管理层为个人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从而有利于管理层更好的服务于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为其个人目标而对会计利润进行操纵,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三、结语
虽然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国内尚不明确,但国外的很多知名文献都肯定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尚不成熟,难免出现审计委员会失效的情况。虽然如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相关政策并要求实施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公司治理机制,此举旨在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
相信在日渐成熟的环境下,国内对于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具有实践意义越来越有价值。理论与实践相互提升,从而使我国的经济能够稳步、快速的增长。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论文检测天使http://www.jiancetianshi.com
参考文献:
[1]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委员会效率研究:从盈余管理视角.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2005.
[2]谢永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
[3]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
[4]陈小林,胡淑娟.审计委员会、盈余管理与信息透明度.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5]董颖.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及治理效果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分析.财会通讯 综合(下),2009.
[6]McMullen,D.A..Audit Committee Performance: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Audit Committees.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Fall,1996.
[7]Peasnell,K.V..Pope.P.F,and S.Young.Outside Directors,Board Effectivenes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
[8]Xie B,Davidson W,Dadalt P.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Role of the Board and the Audit Committe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3.
[9]Carcello,Joseph V,Terry L Neal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nd auditor dismissals following “new” going-concern report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
[10]Jean Bedard,Sonda Marrakchi Chtourou,Lucie Courteau.The effect of audit committee:expertise,independence and activity on agressive earnings management.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2004.
相关文章:
整体搬迁对企业影响与损失分析04-26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措施探讨04-26
浅谈IT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04-26
内蒙古中小企业CIS导入实证研究04-26
电信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思考04-2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04-26
浅议报业集团品牌战略的实施04-26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思考04-26
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