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4-04-26 05:42:3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为了适应环境的更化,满足自身发展和参与竞争的需要,审计必须实现信息化。审计信息化建设要从计算辅助审计、审计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审计三个层次来推进,要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等几方面入手,断提高我国审计信息化水平。
  [论文关键词]审计  信息化  计算机审计
  一、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信息化是审计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企业管理正由”实物流”价值流向信息流转变,很多企业实现了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电算化正在普及。另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大量的经济业务通过网络进行实现了贸易无纸化。这些变化对审计的对象范围.线索以及审计程序造成很大影响.迫使审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
  2信息化是加入WTO后审计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的审计行业,尤其是社会审计机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审计市场竞争的关键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业务范围二是执业成本。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如AICPA和CtCA在1997年就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电子交易网站的审计.香港会计师公会也推出了“网誉认证”服务。与之相比.我国还有一定差距.如对信息系统的审计还鲜有触及。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实现审计信息化。
  3信息化是审计自身发展变革的需要
  从审计自身的发展来看,也涌动着变革的动力,主要表现在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中突上。传统手工审计条件下.审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常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而抽样审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审计信息化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因为利用计算机不仅使抽样技术更科学.还能对某些重要项目进行详细审计,这就在大大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仍处于较低层次
  审计不实现信息化就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审计界的高度重视。2002年审计署启动了审计信息化项目金审工程的建设。两年多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审计工作急需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审计文献资料库三大数据库业已建成。可以预计,”金审工程”的建设必将使我国的审计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审计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在审计实践中.许多审计人员还是绕过计算机系统.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审计.因而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2审计软件开发取得显著成果但还不够完善
  我国的审计软件开发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审计法规检索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银行审计、海关审计等多个行业审计软件得到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审计软件市场不够完善,审计软件的开发模型不像财务软件那样清晰,使得审计软件的开发难度远远大于财务软件众多的软件开发商热衷于通用性高、维护成本低的财务软件.而不轻易涉足审计软件。
  3培养了一批审计人才,但整体上利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不足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多年准备和逐步发展,我国审计行业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审计人员.但总体上还达不到审计信息化的要求。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审计软件的操作技能.但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编写相应的审计程序模块等较高层次的应用方面还很欠缺还离不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协助。

  三、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三个层次来逐步推进。首先是要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其次是构建审计信息系统.第三层次是达到信息系统审计。
  1计算机辅助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设备和软件来辅助审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需要专业判断的部分.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计算机技术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以下工作:(1)数据采集与转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识别不同会计软件的数据格式并将其转化为通用的数据格式。(2)审计抽样。在手工条件下需要人工计算的总体容量.抽样容量及标准估计值等工作均由审计软件自动完成.因而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客观。(3)数据分析与计算。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分析性审计程序.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得到分析结果。(4)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编制审计计划.记录审计日志、生成审计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管理审计档案等工作。   2审计信息系统
  审计信息系统(AIS)是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将多种审计模块集成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中构成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进行全过程动态审计.也可用于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充当企业经营管理.辅助决策的工具。
  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是审计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其主要作用是:(1)将审计模块集成到企业MIS中.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变事后审计为事中或事前审计。(2)对审计对象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变静态审计为动态审计。(3)变监督为服务.审计不再局限于监督.而是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4)AIS与MIS的紧密结合,使审计突破了对单个对象审计的局限,实现由战术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
  3.信息系统审计
  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人们对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更加关注。这就要求审计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系统处理的结果,而要延伸到系统本身,即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是大势所趋。
  信息系统审计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一般包括系统开发审计.系统运行审计和系统控制审计。主要作用是(1)评价系统处理流程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2)验证系统信息的正确性、适当性和数据的完整性。(3)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系统的各项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提高系统的合法性,确保系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项措施
  1提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
  要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审计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单位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能盲从或过分依赖计算机,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审计中来。
  2完善计算机审计规范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制度规范还不完善,尤其是多数财务软件在设计时不考虑审计的需求,导致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难以对接这对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加强计算机审计的立法,进一步制定并完善计算机审计的制度规范显得尤为迫切。
  3注重应用,在实践中提高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审计实践,增加审计的技术含量,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审计信息化的根本任务,但是审计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实践,逐步提高。因此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应用,讲求实效。在组织力量对审计软件进行攻关的同时,也要根据审计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些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小软件、小模块,从一个个小闪光点做起.积少成多。
  4.加快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审计人才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还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要在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并深化培训内容,注意将计算机技能与审计思路相结合。同时,要注意吸引高水平的计算机人才加入审计队伍。

相关文章:

论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04-26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04-26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审计应注意几点04-26

浅议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效益审计中的运用04-26

研发支出会计处理国际比较的思考04-26

风险导向型审计趋势下的公司治理04-26

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4-26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档案管理04-26

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管理研究04-26

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体制构建刍议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