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目前的审计绩效评估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评估的制度建设上规范化水平比较低。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评估指标和标准设置容易陷入混乱的困境,有的单位追求大而全,造成重点不突出;或者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定性指标太多。因此,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目前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建立与高校管理模式和特征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内部审计绩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需要设计者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调查掌握单位的内部审计运行体系,对绩效评估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在实施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一、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单一,指标权重赋值简单,考核的方法也不完善,难以客观、科学的反映一个部门的真正的绩效。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评估考核指标考核面太窄
高校内部审计的价值定位主要是监督、鉴证、评价、服务和管理控制,现行评估考核指标多偏重于对监督、评价价值行为的考查和内部审计机构基础建设、审计工作质量的评估,而对服务和管理控制职能的考核不足,不利于体现高校内部审计在促进高校改善管理、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而服务职能的实现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对于高校内部审计考核指标的权重赋值,主要是设计者根据工作经验,主观想象得出的权重,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并予指标权重赋值。
(二)评估考核操作缺乏客观性
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立,主要是列举与审计工作相关的项目,如审计工作组织和领导、审计机构及地位、审计队伍建设、审计职责履行、审计覆盖面等等。这些指标评估时,评估人难以客观的把握尺度,有个人的随意性,况且在评估的过程中,现有模式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出评估检查组,由检查组听取汇报并检查被评估方整理的材料后评估打分得出结果,没
有进行科学的计算处理。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高校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及战略发展看,内部审计的目标包括审计机构建设、审计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审计业务程序(即审计步骤)、审计业务规范化情况、审计作业合法合规的情况、审计作业的完整性情况、审计工作量、采纳审计意见及建议数、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审计创新(含理论研究)等组成的多元绩效评估系统。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将上述目标分解的内容整合成审计基础建设、审计作业质量、审计成果三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分别设立若干二级指标,甚至再细化为三级指标,并且在各具体指标中设置评分细则,或者是评分的具体明细项目,同时改变各个指标全部是量化指标的局面,构建一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利于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估。
(一)审计基础建设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估内部审计的基础建设情况是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基础建设的好与差是影响内部审计绩效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对高校内部审计进行绩效评估时,应该从高校内部审计制约绩效水平的因素出发,把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反映状态、动态运行和静态结构有机结合,把显性的管理状况和隐形的发展潜力结合。鉴于此,审计基础建设指标主要包括机构建设、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共计三级指标,其中机构建设又包括审计组织和领导、审计机构及地位、审计经费保证情况、审计职责履行情况等四个因素;制度建设包括审计制度制定情况、制度执行清况、审计管理效率情况等因素,而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则包括审计后续教育、人力资源结构情况、持证上岗情况、勤政廉政状况等四个影响因素。 (二)审计作业质量指标体系的构成
审计作业质量是体现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相比,由于所处地位不同、职责功能差异,审计作业全过程所涵盖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其差异性突出地表现在内部审计作业全过程在前后阶段都会比外部审计有独特的延长线。高校内部审计作业全过程应该包括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项目审前调查、下达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编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和审核审计报告、下达审计意见与审计决定、审计结果执行、审计档案的整理、归档等主要环节,其中审计项目立项和审计结果执行是内部审计特有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中,既要考虑内部审计作业的环节,也就是审计作业的步骤(即程序性),也要充分考虑内部审计作业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况,从而在审计作业质量指标下设立审计业务执行作业程序(即审计步骤数)、执行内部审计准则规范的情况、审计作业合法合规情况以及审计作业完整性共四个二级评估指标。
(三)审计成果指标体系的构成
审计业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工作量,二是开展审计工作所取得效益。审计工作量主要还是指审计内容,即审计开展了诸如财务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之类的审计内容,但各高校审计因审计力量的差异以及学校内部管理需要的不同,开展的审计内容也各有差异,但总体来说,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都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及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审计调查等内容,而对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等类型,只有少数内部审计力量较强的高校开展起来了。在审计工作量评估指标中的评分细则应考虑如下指标因素:基本审计内容开展比率、审计内容(审计类型)数、所开展审计内容占高校内部审计内容比率。审计效益的实质是审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审计成果。审计效益分可计量效益(经济效益)和不可计量效益(管理效益)。不可计量效益指无法直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审计成果,如提出的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的制度等。内部审计通过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一方面强化了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审计监督,保证了其正常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完善了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堵塞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可计量效益指可以直接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量的审计成果,如工程审计核减额、促进被审计单位增收节支额、收缴罚款额等。在审计成果指标一级指标下考虑设置以下四个二级指标:审计工作量、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数、审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审计创新(含理论研究成果情况)。
总之,为了使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所建构的结构模型与审计的实际工作情况相吻合且紧密关联,必需科学的确定高校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估指标,并且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也对审计工作及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目标激励和强化激励的措施也必须通过一个审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支海坤.高等学校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朝晖.高校管理审计初探[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3]蔡春.论内部审计的功能、目标及实现条件[J].审计研究,1996,(1).
相关文章:
内部审计现场管理的环节与控制04-26
加强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04-26
公允价值与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研究04-26
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作用04-26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04-26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提高的思考04-26
论析公司治理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04-26
论新农村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关系04-26
浅议建设工程结算审计04-26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作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