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成本会计 多媒体教学 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成本会计》是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也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职业中专《成本会计》的教学。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目前职业中专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职业中专学生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内容,特别是成本计算方法是困难很大的。当然,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影响教学效果
当前,在职业中专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自然媒体(如黑板加粉笔),这种教学手段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它无法适合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图表多的教学需要。成本会计内容组成有特殊的地方,从要素费用分配到成本计算方法等,涉及到的公式、图表数量很多,教师讲课很不方便。由于表格的理解没有文字理解直接,而教师又受到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表格在黑板上一一讲解,只能解释数据在表格中的关系,学生听起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对成本会计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欠缺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一般成本会计教学均以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例讲授,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难以理解,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如对生产工序和生产步骤的正确区分,对生产中投料方式和在产品转移方式的了解,影响他们对分步法中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确定等问题的理解掌握。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各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所以,学生得到的是成本核算过程各环节的知识片断,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很不系统,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仍局限于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在财务会计的模拟实习中。教学过程没有包括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了解这一环节,不利于学生对以制造业为背景组织教学的成本核算过程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没有包括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管理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层次,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进措施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成本会计中的有关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特点、成本计算的基础资料及各种表格进行演示,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有形物”,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信息(文字、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工艺过程和成本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成本计算方法学习之前能初步了解什么样生产类型企业,采用什么样生产工艺过程,应用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著名会计学家阉达五教授曾提出“会计学多媒体教学将成为2l世纪会计教学的新模式”可见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成本会计乃至会计学教学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对于开展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
1.知识结构划分板块,形成多媒体演示课件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课程,它的知识结构有其自己的特点,总体包括三大部分:成本费用核算、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分析,它们形成一个不完全线性的树状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板块的划分,制作成多媒体演示课件。课件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表格数据、计算流程、计算方法的演示,这种演示超出了教材结构束缚,可以进行超级链接,能够给成本会计的教学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演示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图表数据可以很好的了解计算中各部分的关系和来源,掌握计算方法和程序,但要注意在教学中不要过度的使用多媒体展示概念性的知识,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 2.成本计算方法强调成本计算全过程的整合,体现整体案例
成本会计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将独立的各成本费用核算部分组合成某种综合计算方法。教材在编写实例时考虑到篇幅问题,数据一般只涉及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数据之间缺乏连续性,教师讲授时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也只好将程序中的一些步骤省略,只讲重点。这样对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数据的来龙去脉没有讲清楚。给学生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与前面所学知识脱节,使学生知识结构前后不能连贯且不成体系,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接受。但多媒体教学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重点讲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成本计算的有关问题的前提下,更突出地强调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从要素费用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整体核算流程的讲解。所以,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讲授都应采用案例式教学,将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某一案例之上,各个程序的数据比较完整,前一个程序计算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程序的计算。这样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二)构建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不同行业中的操作与应用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成本会计教学主要以制造业生产过程为例进行讲解,而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没有感性认识,因此应该让学生对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了解各种凭证的来源、去向,解决学生感性不足、认识不够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最后,针对不同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特点具体了解企业如何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计算、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管理等内容的综合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对成本会计实践更好地应用。做好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用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强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比如,“成本会计对象”是成本会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要求掌握的要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成本计算过程中归集、分配费用的对象,也就是生产费用的承担者;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原则是既要符合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又要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计成本计算方法。在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到某一工业企业参观产品生产技术过程,也可组织学生观看根据产品生产技术过程、生产组织特点录制的录像片,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经济内容予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显示与剖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台企业产品生产实际,理解成本、生产费用、成本计算对象等概念的含义,掌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计成本计算方法的技能。
2.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可应用到“成本的作用”、“成本会计的法规与制度”、“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这些章节中。比如,通过近期媒体公布的有关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成本会计的法规与制度是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真实、规范、及时和有用。让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思,培养自己应具备的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尹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郑艳华.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7,(10).
相关文章:
浅谈关于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关系的认识04-26
浅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04-26
加快审计转型增强审计“免疫力”04-26
浅谈关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04-26
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外包的风险防范04-26
浅析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04-26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问题研究04-26
浅谈内部审计外包与外部审计的区别04-26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