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往往存在着盲目扩建、国有资产流失,会计核算理念滞后,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资金来源单一、贷款负担沉重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规范基建建设行为,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合理配置资源,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资金筹措方式,转变会计管理模式,强化财务统一监管。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盲目扩建、购置、引进教学资源,办学资金浪费严重
教育部对升格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指标有着严格的标准,为了达到要求,高校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买地、基建、购置设备、引进人才等,从而抵消了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带来的规模效益,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快速发展。
1.2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巨额的金融贷款加大了财务风险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实行,学校办学起点的升格,国家、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收入等无偿性财务的支撑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对资金的需求。许多高校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不惜向金融机构贷款数亿甚至数十亿建新校,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
(1)国家尚未出台规范高校贷款行为的法规,对高校贷款缺乏政策指导与约束,使得学校完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认识决定贷款金额,出现了盲目贷款、盲目投资、过度建设、重复建设的不良势态;
(2)学校的资产结构中负债比率过高,缺乏与负债结构相当的资产保障能力。个别高校,由于贷款远远超出了总资产负担能力,沉重的利息支出使学校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现,难以抵御发生意外情况,这样必然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支出;
(3)学校将部分贷款风险转嫁给学生,“巧立名目”变相收费,使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无力承担。
1.3各级会计机构管理不到位,政策不统一,工作模式落后
近年来,新建的巨型综合大学普遍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即学校和各个分校区、分院等校内二级单位进行分级管理,但仍存在财务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随着学校升格后办学规模、经费来源的迅速增长,经济业务更加繁琐、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校的财务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守旧的会计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工作要求。在新形势下,需要融入新理念,我们有必要对升格后的高校,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2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2.1科学财务管理,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开源节流,实现最佳资金使用效益
(1)规范基本建设行为,建立项目评审、论证制度。
①严格控制基建支出,精打细算,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原则,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积极改善建设行为,不搞“宏伟广场”和“豪华大门”等形象工程,不建设宾馆等非教学性设施。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闲置的老校区土地推行置换、拍卖、出售等融资政策,收益用于新校区建设资金投入,从而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压力。
②加强校园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校园总体建设规划应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和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强化项目前论证,全面推行项目设计的招投标和专家评审制度。对于重大投资要建立项目决策人、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和投资绩效问责制,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高校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2)以扩建为契机,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高校只有把评估指标作为资产建设与管理的长期目标,转变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层次和使用效益:从资产的论证、审批、采购、验收、分配、调度、使用、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更趋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完善资产管理流程,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高校的国有资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之下,达到资源优化共享,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高校竞争力。
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价值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成本效益,需要用市场杠杆进行科学评估。对高校人才,既要“引进”,更要“用活用好”。用优惠宽松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使他们成功实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转型,从而优化了学校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了学校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强了学校的办学竞争力,保证了学校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需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2创新经费管理模式,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优化资金筹措方式,降低融资财务风险
(1)国家宏观调控贷款规模,积极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政府、银行双方应统筹兼顾,科学核定办学规模,指导高校在指标内调配专业布局、设施配置、建设规划,合理、有效利用办学资金。
①银行在放贷前,对高校未来可预期收入、偿还能力进行科学评估,规范贷款资金投向;按“还贷优先”的原则,对超过风险警界线的高校一律停止新贷,从源头上控制高校建设贷款规模,防范风险;
②政府要对高校申请贷款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全面了解所属高校经济状况,把握办学规模,科学测算新增贷款的必要性、可行性,坚持杜绝盲目贷款建设现象;
③高校扩充完全按市场化运作,政府不再为银行不良资产“埋单”,让高校树立“谁举债,谁偿还”的负债风险意识,只有这样,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才能做到精打细算,讲求成本核算,注重办学效益,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合理利用银行贷款,优化债务结构。
①高校应充分考虑贷款成本和风险,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科学确定贷款的控制规模,将负债率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精心运营逐步增强还本能力,坚守在正常事业性经费内安排支付利息的底线。
②学校领导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进一步强化还贷意识,建立和完善资金预警机制,认真做好还本付息计划,及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3)多元化筹集资金,调整支出结构,科学调度资金,改善财务状况。
2.3强化校级财务统一监管作用,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1)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实现高校预算的制度化管理。
(2)加强各级财务队伍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系。
合并升格的高校,在当前各单位收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下,高校应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员交流,实行会计委派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脱离了所在院、系、处、室的依附关系,从而大胆地行使会计管理的职责和权益,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和竞争危机意识。
(3)提高会计人员执业能力,调整会计工作模式。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目前高校筹资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利益分配的复杂化,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更加广泛。传统的财务工作已不适应现实需要,根据财权划分、事权与财权结合的原则,高校财务人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提高业务能力、职业道德观念、政治素质、法律观念和风险意识,逐步由“记账、算账”的“核算型会计”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管理与经营型会计”转变, 全面地积极地参与高校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资金管理,发挥参谋和监督作用,真正为学校“当好家、理好财”。
参考文献
〔1〕田澍民. 高校合并后的基建财务管理〔J〕. 经济师,2003,(2).
〔2〕张春英.浅谈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事业财会,2002,(1).
〔3〕王良驹.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J〕. 教育财会研究,2006,(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国外中小企业会计研究及启示04-26
基于公允价值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研究04-26
企业会计信息化下会计报告披露模式研究04-26
企业品牌价值会计计量研究04-26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计量研究04-26
中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04-26
知识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会计研究04-26
节约型企业会计研究04-26
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计量研究04-26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