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4-04-26 05:35:1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成为现代企业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优胜劣汰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须更加科学。然而,传统成本管理由于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企业与国际成功接轨,这也给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带来新的阶段。这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普遍认识到,进行成本管理改革应当认真学习借鉴国际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广开思路,博览众长,为我所用。同时要结合国情,加以吸收和深化。
  2、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向技术领域扩展,成本控制渗透到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
  一些企业推行了成本目标管理、价值工程和产品质量成本管理。在过去,成本管理只限于生产领域,对产品设计成本没有进行控制。其实,产品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是否合理。设计不合理、质量过剩会造成先天性浪费和损失。开展了成本目标管理后,在新产品设计之前,根据预期的售价减去目标利润和税金,求得产品的设计目标成本,以此控制产品成本,从而保证新产品不仅在技术上是先进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在开展成本目标管理时,实行全过程、全部门、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把目标成本作为价值工程的奋斗目标,把价值工程作为实现目标成本的手段,从而使成本目标管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
  3、对传统产品成本核算作了改革,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在改革中注意加强了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力度,并提出成本核算信息主要满足微观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成本核算要算为管用,以更好的满足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需要;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使成本核算更好的满足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的要求。从具体改革内容上来看,企业对传统成本核算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推行标准成本制度
  在充分借鉴西方标准成本制度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成本制度。其基本做法如下:
  ①预先制定各种产品应发生的各项目成本,作为职工努力的目标,及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实现成本的事前控制。
  ②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和分析脱离成本标准的差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
  ③每月终了按实际产量乘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标准,将求得的标准成本同计算出来的实际成本相比较,揭示各项目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评估业绩,为将来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指出努力方向,实现成本的事后控制。
  ④在推行标准成本的同时,计算产品实际成本,以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并满足企业定价和行业间产品成本水平对比的需要。
  ⑤材料价格差异一般在库存存货和已消耗材料之间进行分配。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波动大,全部列入当期销售成本也不符合存货估价的原则;况且我国一些企业采购材料是不均衡的。所以,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材料价格差异应当在库存原材料和已消耗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⑥成本差异的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国际上企业按各成本项目和差异原因设置各种差异科目,我国一般只设置一个“产品成本差异”科目。这一科目按责任单位设置多栏式明细账,各责任单位还按差异原因设置多栏式明细账。账务处理主要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费用发生时,标准成本记入生产成本科目,成本差异记在产品成本差异科目;另一种是按实际成本记入生产成本科目,月末根据车间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调整生产成本借方,以把实际成本调整为标准成本。
  ⑦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或当期损益。产品成本差异如何处理,西方国家各企业标准成本差异处理不尽相同。我国有些企业认为,本期成本差异是已经发生的损失或收益,将它计入当期损益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否则就会使存货和利润虚增或虚减。同时,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看,成本差异处理只涉及到本期与后期分配多少的问题,并不改变差异的性质和总额,只要坚持前后一致性原则,从全年看对利润并无多大影响,也不会因此影响是上缴国家的所得税的金额;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处理具有简便、迅速、反映灵敏、分析方便等优点。
  (2)推行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在我国的推行存在如下三种形式:
  ①单轨制。实行该种方式的人认为,由于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用变动成本法取替完全成本法。对于存货重新估价的降低额,转记在“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上,如果数额不大,可将估价差异直接转到本年利润科
  目。这种方法由于违背公认的会计原则,很少企业实施。
  ②双轨制。实行这种方式的人认为,鉴于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不能相互取代,可另建一套账用以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这种方法花费人力多,且工作量较大,所以在实践中也鲜有实施。
  ④结合制。为了吸收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点,同时又不至于增加工作量,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有机结合起来。即在日常核算时采用变动成本法,期末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变动成本法求得的产品销售利润调整为完全成本法的产品销售利润。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4、成本管理划小核算单位,推行了责任成本制度
  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划分责任单位,编制责任预算,组织责任核算,实施责任目标,进行成本控制,供业绩报告,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进行核算、控制、监督与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但实践中责任会计的职能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据我们会计人员之间的互相探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责任会计,多数大中型企业设置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但是在对“责任中心运用的效果”调查中回答“较好”的占30%,不太好占40%,“比较差”占30%。可见,在很多企业,责任成本制度形同虚设。实践中责任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与理论界在开展责任成本会计存在分歧是有一定关系的。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主要在于责任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能否结合。一种意见认为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有七个方面的不同点;即:(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2)核算原则不同;(3)核算目的不同;(4)成本资料汇集方式不同;(5)成本计算价格不同;(6)成本差异反映形式不同;(7)成本核算内容不同。所以主张建立互不联系的两套核算体制,实行“双轨制”的核算形式。另一种意见认为,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核算必须结合,这样按算一套人马一套账,不重复劳动,数据统一,核算质量有保证,同时能够提供两种信息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初浅的认识对于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核算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模式一,计算责任成本力主,计算产品成本为辅,其基本做法是:每个成本责任单位除计算可控的实际成本外,还要计算实际产量所需的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各成本责任单位将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层层汇总,最后差异转给财会部门。财会部门将差异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负担。为计算各种产品实际成本,可将差异按其标,准成本进行分配。这种模式适用于不能直接记入产品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
  模式二,计算两类成本。责任成本计算方法与模式一一样,产品成本只进行一级核算,由财会部门负责。凡是能按产品计入的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在产品按标准成本计算。期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期费用之和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就求得完工产品成本。
  模式三,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核算半结合。各成本责任单位除了计算本身责任成本和成本差异外,还要将成本差异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不能直接计入的可由成本责任单位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或是转给财会部门,财会部门负责计算各种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按产品汇总各成本责任单位转来的差异,不分品种的差异按完工产品标准进行分配,将各种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加上各成本责任单位转来的差异以及财会部门分配的差异;就可求得各种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品种不多的企业。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1、宏观成本管理必须为微观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目前宏观管理调控不力,盲目、重复的建设,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所以,国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和经济杠杆运用时,首先考虑成本最优化。这样只有从宏观决策机制导向入手,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全面加强成本管理。
  2、微观成本管理深化改革的重点
  (1)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首先,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深入学习大纲经验,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其次,在公司中配备必要的有胜任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工作,发挥成本管理作用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不仅要懂得成本会计,还应熟悉生产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此外,提高其他人员的成本意识和素质,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更要增强成本意识和素质,把经济性与技术性很好结合起来,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成本管理手段要现代化
  现代企业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需要的会计核算,在手工条件下是难以想象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节省了核算时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从简单的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为会计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成本预测、日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上提供了条件,而且,也使成本核算工作更细致、更全面,满足了企业管理对成本信息不断提高的要求。
  (3)完善事前成本管理,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
  成本管理深化改革,必须研究各种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取最优方案,以谋取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从而使成本管理向预防性管理方向发展。
  总之传统成本分析要进一步的加大改革步伐。在分析内容上,突破分析只以产品生产过程为对象,并仅限于经济方面因素分析的方法,要把分析对象扩大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入到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在分析作用上,把分析重点由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转移到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在分析时间上,增强分析时效,把分析由事后分析为主发展为事前分析为主;在分析方法上,继承传统优点,建立新型的分析方法体系,并向电算化方向发展;在分析范围上,不但要开展企业成本,还要推行责任单位成本的分析,只有做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改革。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研究04-26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识别04-26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投资与负债关系述评04-26

我国高校贷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04-26

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04-26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04-26

浅谈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的投资与控制04-26

论零营运资金管理 04-26

风险投资中风险规避的探讨04-26

浅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应用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