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中的舆论与司法

时间:2024-04-26 05:05:2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最近,有多起刑事案件舆论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网络舆论空间,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舆论监督力量正在突破底线,直接对司法的专业判断形成强力干预。笔者近年来一直为司法专业化、职业化论辩,但不敢苟同上述看法,因为它忽略了舆论发生的背景。

  近些年来,民意审判、尤其是网络舆论审判,确实是一个显著的事实。面对一个案件,各种各样的评论哄然而起,更有很多热心者基于媒体报道,有时基于网络报道,进行法理、法律、司法性的分析、推理,并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在网络上总能广泛流传。如此汹涌的舆论巨浪肯定会对检察官、法官的判断产生影响。有可能审理媒体关注的这几个案件的法院、法官,现在恐怕已经能够感受到巨大压力。问题是,在中国语境下,这种舆论压力对司法是好是坏?

  讨论这一问题,站在纯学理角度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在法治健全国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从学理进行细致入微分析的问题。但在中国,将舆论压力置于司法制度现状中观察,就没有那么应当小心处理的微妙之处。

  舆论的关注首先是因人而起的。人们会因为同情某个人、某一类人,而关注某一个或某一类案件。观察目前舆论正在关注的案件,都具有这一特征:与富人发生纠纷的穷人,与官员发生纠纷的普通民众。这些当事人引起了舆论制造者和参与者的同情。当然,这些案件也都具有比较强烈的戏剧性,其关键仍是当事人的命运。

  但是,这些当事人的命运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又与人们的担心联系在一起。也即,人们看到,在这些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身份、地位的落差是比较明显的。在这个社会结构趋向极化的时代,公众普遍担心,处于弱势的当事人可能在司法过程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样的担心,恰恰凸显了舆论在当下中国语境中对司法的影响,并不像某些法律代言人所说的那样负面。

  舆论对个案的关注具有多重指向:首先,公众确实关心处于弱势的当事人的命运,但在这种关心背后,人们关注的其实是司法体系、乃至广义的政府执法体系的公正性、可信性问题,从公安机关到检察机关再到法院有时还包括看守所、监狱。

  讨论舆论对司法的影响,一定不能忘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司法制度仍然处于建构过程当中。乍看起来,这话有点古怪。中国不是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了吗?但是,恐怕所有人都承认,这套司法体系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它还达不到现代国家的司法体系的程度。也因此,三十年来,政府一直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而且,这样的改革不像英国、日本乃至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那样是细枝末节性质,而是牵涉到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基本司法架构、基本程序。

  既然司法体制的状况如此,则在发生某些戏剧性案件的时候,舆论大规模介入就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这样的介入,利弊兼有,但权衡利弊,可能利大于弊。

  就个案而言,舆论大规模介入固然给司法过程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员施加了巨大压力,妨碍其运用法律的专业理性进行判断。但反过来,这种压力在很多时候也给这些部门及其人员提供了一个保护,使之能够运用法律的专业判断。因此,当下中国司法体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司法人员受行政化之苦,无法独立行使职权。强大的舆论压力很可能让他暂时不受不合理体制之约束。

  当然,舆论干预能否真正起到解放检察官、法官的作用,也得看检察官、法官能否作出明智的反应。比如,尽可能公平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律师,公开审理,及时通报案件进展,在起诉书、判决书中详尽地说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则最终结果如何,都可被公众接受。假如人们可以接受网络中非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那更为高明的专业判断,公众应当乐于接受。人们没有理由应当匆忙地假定,舆论是非理性的。

  由这样的个案处理,积少成多,舆论干预也就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司法体制的积极力量。舆论大规模介入案件,其实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呼吁司法改革。如果司法管理当局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制度变革,使司法制度趋向良性化,则公众对个案的处理也就不会过于焦虑,围绕着个案的舆论风暴自然就会逐渐弱化。

  因此,舆论过问个案甚至舆论进行审判,在中国语境中有其必然性,从法律的角度看是可以容忍的,从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角度看,甚至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承办具体个案的司法机关、人员及整个司法体系能否对此作出及时而明智的反应,并加以有效利用。  (秋风)

  出处:《南方都市报》

  

相关文章:

价格听证代表选择问题研究04-26

从队伍建设的角度谈构建和谐法院04-26

论村民自治的权利救济04-26

诉讼费用与司法改革04-26

反思与借鉴:浅析美国促进就业立法对我国的启示04-26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观念价值冲突及思考04-26

省级以下法制机构在政府工作中的定位及其思考04-26

沈志先:在实践中推进司法改革04-26

中国女性权利的宪法保障:回顾、检讨与推进04-26

以参与式预算改革作为公共财政突破点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