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表达方式的研究

时间:2024-04-26 04:25:2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2008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网与网友互动,问政于民,开启了高层领导与互动的先河。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上午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利用网络参政的优缺点,以及规范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政治参与 表达方式

  政治参与是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后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我国学者对政治参与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和深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政治参与的解释:“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为。这种广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现代民主理论对政治参与的解释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制约政府行为,进而实现公民权益的手段。多数学者赞同,政治参与是法律认可并保障公民参与公共利益与公共决策的行为。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化,如今的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给民众提供了一个意识表达的新平台,借助网络,一种信的参与政治的表发方式诞生了。

  当前,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方式,除了极个别的游行外,多数借助互联网各种论坛和校园网,诸如,北大的“北大末名-时代论坛”、清华的“水木清华-新闻时空”、西师的“樟树林-新闻时事”、华南师大的“陶园BBS-政法论坛”等等。网络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政治观点的重要平台。

  一、网络自身的特点

  网络空间又称在线空间、博客空间、网络社会、虚拟社会等,是指基于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人,机器信息源相互连接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虚拟空间,而基于此,网络表达有其自身优点: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与平等性。截止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已有4.2亿,普及率达到31.8%,同时,所有参与者因为网络的虚拟化,他们只能作为一个个普通的网民,拥有平等的参与和表达一件的机会,排除了显示身份的干扰,在网络上实现了人人平等的话语权。

  第二,表达方式的便捷性与互动性。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表达具有的自由行,网络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简单的上网设备,就可以再往上进行各种信息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及时获取各种所需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第三,网络表达的匿名性与真实性。网络表达通过代理运营商的各种匿名服务使参与者几乎不存在任何外在的约束,与传统表达方式相比,网络表达摆脱了社会角色本身的利益以及社会规范的限制,而以一种隐藏的身份去表达真实的想法,这种真实性也是基于匿名性的原因。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表达的积极作用

  (一)维护与促进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全面发展

  网络的诞生为表达自由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互联网上,没有世俗的权威,任何人的观点都可能收到来自他人的挑战或认同。政治人格是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政治心理。大学生利用网络参与政治,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加的自由与方便,他们可以直接与其他网民进行自由的交流,也可以登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网站,与政府进行对话,于此同时,表达主体也可以向世俗权威发难,这对于大学生认识事实真相,不过与迷信权威,避免个人推崇,杜绝权威崇拜,这种政治主体价值得以凸显的过程,有利于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脚步

  仲逸智等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效应与对策研究”指出“网络的异步传输与交互式沟通使大学生有条件去关心、参与政治,促进了他们的政治社会化。”网络生活是多元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也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多角度、多层面的去思考问题,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与社会进行更直接的接触,更深刻的去认识社会的真相,去体会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这种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对加快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脚步当然具有积极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

  传统的表达方式有上访、游行示威、结社、静坐等,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表达主体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匿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就把对问题的认识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不需要暴露自己于大庭广众之下,不需要担心面临各方政府部门的监督与限制,也不需要担心社会各界异样的眼光,使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热血大学生更具热情的参与到社会政治事件中。

  (四)有利于大学生情感的宣泄

  大学生虽比高中初中自由,他们可以支配自己大部分的事件,但是,遇到各类敏感事件或突发事件时,在学校内部,他们仍然是被管制的对象,特别是政治事件发生时,各高校出于对社会稳定大局的考虑,保护学生不受不良信息驱使,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顾及到学校自身的稳定与利益,这个时期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管理一般都比较严格,此时的学生由于行动上受到限制,网络成了他们情感宣泄的唯一渠道,从而释放压抑的心情,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表达的消极作用

  大学生的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丰富却不稳定,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出现强烈的极端性,时而处于高度的兴奋、激动、亢奋的状态,时而极端的失落、愤怒、绝望,有时出现偏激的情绪和行为方式,因此大学生在参与政治事件,表达政治诉求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

  (一)大学生的政治表达非理性成分较多

  在网络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布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见解,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带到了网络上,任意的攻击别人,发布虚假信息,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可操作性,也很难保证大学生在网络上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当遇到政治敏感事件时,各类论坛中,大学生均表现出诸多的政治冲动和不成熟,他们多半言论幼稚偏激,只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宣泄,而不顾国家立场及整个政治时局,他们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就是不理性,甚至鲁莽,缺乏责任感。

  (二)大学生不适当的网络表达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产生群体极化的效应,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可以在极端的时间内聚集庞大的群体,从而能产生极大的群体化效应,由于大学生多数属于热血青年,比较容易相信传言,而不会主动追求事实真相,这种不依事实为依据,过于情绪化的网络参与,会形成一股可拍的力量,甚至可能形成与政府相对立的势力,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扰乱社会稳定。

  (三)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长期性与持久性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往往是由重大事件引发的,而大学生喜欢关心国家大事,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时局的变动,遇到这类突发事件时,他们的爱国情感会迅速膨胀,那种心怀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可阻挡,但是,随着这类事件的平息,他们的参与热情也就趋于冷淡,对于日常的选举或政务漠不关心。而当另一个敏感事件发生时,他们又重新激动起来,又会掀起一股新的参与热情,这种波浪式的参与,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参与缺乏长期性与组织性、持久性。

  四、引导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对策

  对于如何保障网络参与的合法性及规范网络表达权等方面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网络内容提供商的信息发布于控制,要从信息的源头来净化信息的可信性。(2)对校园网的控制,国外对用户的信息控制与发布有比较严格控制,中国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和限制。(3)我国有网络参与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仍有许多空白区域。当然也有一些文章提到,要对大学生上网进行管制,例如,遇到突发事件阻断校园网,或通过敏感字眼进行监控。对然上述举措对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有借鉴意义,但本人认为对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进行例行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从主观上,从根源上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而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性网络行为,本人有以下建议: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爱国的举措,才是从大局、从宏观思考做出决定,把爱国的情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而不再是不问事实,不问一句的空乏感慨,空发议论。

  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另一种意见认为“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感情,是为祖国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牺身精神。”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推动祖国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第四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应包括四个方面:(1)对祖国深厚的挚爱之情;(2)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3)重要的政治原则;(4)每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上述四种解读归纳一点就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国家的各项事业正向发展的行为,而非个人情绪的宣泄。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对于净化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是诚实的可信的,网络上就不可能存在虚假的信息,也就不会存在因虚假信息而导致的社会矛盾的激化。

  再次,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促进他们掌握政治智慧。所谓政治智慧,通俗的讲就是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不顾法律制裁,政策制裁甚至政府的镇压等等。

  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也是提升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加强对“两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两课”的学习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的拥护,增强对党的信任度。同时,大学教育因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政治参与,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理论水平的同时,对学生的政治参与的方式也应该多做指导。当然,大学生自己要自觉的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见解,在纷繁复杂的网路世界要保持理性,在难辨真伪的网络信息面前也要保持理性,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政治信念,确保自己的政治参与既不危害国家政治秩序,也不被人利用,从而保全自身,不悖于法律与政策。

 

  

相关文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第三方责任理论与立法之再审视04-26

民法公平原则新诠(上)04-26

被监护人受侵害时法律救济的理论与实证考察04-26

和谐生态伦理的价值冲突与实践04-26

浅析医疗机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04-26

浅论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营销战略04-26

浅析高校营销战略定位策略初探04-26

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体育营销04-26

试论绿色营销战略——基于价值创造的新商业战略模式探04-26

关于市场环境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