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已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在商标反淡化保护上缺乏统一有序的反淡化保护规定,保护范围也过于狭窄,不符合驰名商标反淡化的宗旨,因此现阶段我们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建立统一的反淡化保护规定,扩大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使我国的驰名商标保护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驰名商标;商标淡化;反淡化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和特征
驰名商标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并为公众熟知的商标,具有以下特点:1)驰名商标具有较强的认知功能,与其商品或者服务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它所产生的“认牌购物”“顾客吸引力”的功能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2)商品质量恒定、优良。驰名商标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尽管有高、中、低不同档次,但其质量水平都能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质量可靠。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基本问题
(一)驰名商标淡化的概念和特征
2006年10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联邦商标淡化修正案》,其对商标“淡化”的定义为:“根据衡平原则,如果在后使用者在商业行为中不当的使用了与驰名商标相似的商标(或商业名称),只要导致驰名商标因受到弱化或者玷污而可能被淡化,则驰名商标权利人享有向法院请求发出禁令的权利,禁止后使用者的淡化行为,不论实际或可能混淆存在与否,亦不论是否存在实际的经济损害或竞争。”这一定义确立了驰名商标淡化标准中的“可能淡化”标准。我们在对驰名商标淡化概念的界定以及反淡化保护方面大多借鉴美国的作法,对驰名商标淡化的理解为:驰名商标淡化是指无权使用人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标识,利用驰名商标的商业信誉推销自己的商品,从而冲淡驰名商标的显著性,贬损其内在价值及识别作用的行为。
驰名商标淡化体现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潜伏性
以假冒为主的传统的商标侵权,是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是直接地损害原商标专有权人的行为,较容易被发现。而驰名商标的淡化行为,是间接地、逐渐地削弱驰名商标的影响力,是一种较难被商标权人察觉的商标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
2.长期性
假冒等商标侵权,由于竞争性的经营活动,会使损害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出来。淡化行为是对驰名商标内在价值慢慢侵蚀的过程。淡化的潜伏性,使它不但难以被商标权人察觉,而且淡化行为的损害后果在短时间内也难以体现。通常当驰名商标权人发觉商标被淡化而采取保护措施时,针对其商标的淡化行为已经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
3.损害的难挽回性
驰名商标的淡化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驰名商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慢慢地被削弱,对其商标价值的损害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驰名商标受淡化行为侵害的损失难以量化,这使得商标权人在要求赔偿损失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二)驰名商标淡化的一般表现形式
驰名商标淡化一般表现为弱化、丑化和退化,但是退化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并不是一种行为方式,因此驰名商标的一般表现形式就是弱化和丑化。弱化,又称模糊和冲淡,是指驰名商标使用在不同商品和服务上,减少和削弱驰名商标与特定商品或服务的联系,从而影响其显著性的行为。丑化,又称玷污或贬损,是指将驰名商标用于质量低劣、或者不道德或污秽性质的商品或服务之上,从而损害驰名商标的知名度和商誉。丑化与弱化不同的是它会对驰名商标的商誉产生影响,而弱化并不必然会导致这种结果。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在不洁净的或者不道德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驰名商标。二是将驰名商标用于档次低劣的商品上。
(三)驰名商标淡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将他人驰名商标作为商号或企业名称使用
将他人驰名商标作为商号或企业名称使用,是一种商标淡化行为。淡化行为实施者将他人商标不再作为商标使用,而是用作商号或使用在企业名称中。商号权和企业名称拥有权与商标权都是民事权利,属于绝对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但是在实践中有些企业不恰当地将他人驰名商标作为商号或企业名称使用,利用了他人驰名商标的卓越声誉,减少、削弱了驰名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破坏驰名商标的商业价值。
2.将驰名商标作为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使用
商品包装、装潢是指应用于商品包装上的装饰图案,起美观修饰的作用,具有吸引消费者和促进销售的作用。驰名商标在长期的商业使用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其商标以及商品包装、装潢等所拥有的独特风格已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这也往往给了某些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将驰名商标用作自己的商品名称,或者将驰名商标使用在商品的包装或装潢上,导致消费者误认、误购。
3.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
域名,又称网址,是国际互联网上各类实体的身份标记,引导网络用户进入网络站点的外部地址代码。域名采取“先注册先占”原则,在国际互联网,每个域名都必须是唯一的,它代表着不同的商品,接受社会评价,是企业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在互联网上的体现。
三、我国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为配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结合TRIPS协议中的要求及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实践,2001年12月我国对《商标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商标法》部分体现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有关内容,将反淡化保护提到了法律的立法高度。我国对于注册的和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的保护程度并不相同。对于没有在我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仅限于“相同或类似商品”,若将复制、模仿或翻译驰名商标的商标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上注册或使用,只要不造成混淆,便准予注册或使用;而对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则扩大至“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条款与国外反淡化立法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该条款未将淡化行为明确列为商标侵权行为,只是将其作为商标禁止注册的一个因素;其次,该条款的适用条件没能反映淡化行为的特征。该条款明确规定其适用要求之一是“导致混淆”。根据淡化的性质及相关立法规定,淡化行为完全可以发生在相关公众不会发生混淆的场合。但应该看到的是该解释仍然沿用《商标法》中的“导致混淆”作为商标侵权的一个要素。2003年4月17日国家工商局又发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废止了之前的《暂行规定》,这一规定应该是我国现有的较为详尽的驰名商标法律制度了。该规定在驰名商标认定的证据和有关程序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是对《商标法》各项规定的进一步细化。该规定将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由“注册商标”扩大到“未注册商标”;在反淡化保护方面,还规定了对于违反《商标法》第 13 条规定的具体审查程序和处理方法。同时根据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认为他人正在申请注册的商标、已经注册的商标、正在使用的商标侵犯了自己的商标专用权的,均有权提出驰名商标认定申请”,这一规定打破了我国原来实行的主动认定驰名商标的保护原则,确立了我国驰名商标的“被动保护,个案处理”,使得我国的驰名商标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这对于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制度的建立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为淡化驰名商标的行为从性质上讲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也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上述规定对淡化行为予以规制。这一条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商标法》中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
四、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与建议
(一)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缺陷
1.缺乏统一有序的反淡化保护规定我国的商标法体系中并没有商标淡化与反淡化的明确用词,虽然2001年的《商标法》己有了反淡化的倾向,但从总体上来说,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并不系统,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而且在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处理方面仅停留于不予注册和禁止使用,而没有将驰名商标的淡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正式列入《商标法》。
2.我国现有商标法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上存在不足我国《商标法》仅仅针对驰名商标跨类保护而非反淡化保护。根据其第 13 条的规定: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第二,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二)对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建议
1《。商标法》应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制度予以完整规定
《商标法》的保护对象是商标,而驰名商标是商标中的一种。因此,作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反淡化理应是商标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商标法中应当给予特殊规定的部分。
2.扩大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
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虽然规定了给予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给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反淡化保护的范围过窄。在《商标法》中能够给予反淡化保护的驰名商标仅限于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这对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是明显不利的,也是不合理的。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的基础是因为其是驰名商标,而驰名商标的认定却并不以其是否注册为必要。因此,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应当扩大到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3.对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法律保护应延伸至网络领域
我国的《商标法》虽然增加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但未涉及到驰名商标网上保护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反淡化法制定之前,法院应该将现实中可以使用的法律延伸到网络中,例如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通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去规制这些侵权行为。不能因为没有法律的规定,而使网络成为侵权者的乐土。将保护驰名商标的法律延伸至网络,可以使驰名商标权人放心地在网络上培育自己的品牌资产,这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勇前,李平波。驰名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及具体体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王仙法。商标与知识产权保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浅析增强专利意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辽宁地区近5年04-26
浅谈企业营销战略成本管理探讨04-26
试论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战略04-26
试论3VS理论的PPG公司营销战胳研究04-26
浅析我国房地产品牌营销战略研究04-26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顾客定制化营销战略04-26
浅谈个体服装网店营销战略04-26
浅析北京奥运场馆营销战略探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