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的什么产业都时兴在其称谓前加前缀——“海派”为时尚。于是,在以“海派文化”为总揽的彩旗下,诞生了大小诸如“海派经济学”、“海派建筑”、“海派艺术”、“海派商业”、“海派公园”、“海派餐饮”、“海派清口”、“海派黄酒”、“海派中医”、“海派收藏”、“海派书法”、“海派轿车”、“海派整容”……终于,物业管理行业也不甘寂寞,亦可称之为“海派物业管理”了。近日,协会行将筹划出版冠以“海派”为名的物业管理理论研究丛刊,甚为惊喜,真感叹“时髦”也。
话说海派
“海派”称谓,并不是沿海什么地域都可以拿来用的,好在只有上海这个城市才有使用的专利。否则,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一旦“海派”成瘾,殊不知会有多少行业、门类成为“海派”一族;且地球上海洋、国度众多,引经据典、拿来主义,岂不乱了套。
“海派”一说的形成,大概起源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鸦片战争后,西方诸列强依靠枪炮在中国划地称王时,也带来了西方文明。1843年五口通商、上海开埠,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上海人结合其本土文化,以京剧为起源,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流派,称之为“海派”,以区分“京派”、“港派”……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东方巴黎”地位的确立,上海成为中国最时尚、最具魅力的大都会,海派文化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海派”的确立,实乃上海这座城市精神的自我认同。
海派物业
“物业”一词是舶来品,来自英语property或estate,由香港传入沿海、内地,其含义是指以土地及土地上的建筑物形式存在的不动产。物业有大小之别、形状之分、风格之异,住宅单位、办公楼宇、商业大厦、酒店、厂房仓库统统可以称之为“物业”。上海的“物业”,或从非专业角度称之为“建筑”,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的独特风格。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所有分支中最为亲近民众的。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可谓是“五色斑斓,异彩纷呈,充满竞争,洋溢活力”。以国别分,有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西班牙的、美国的、荷兰的、挪威的、日本的、印度的等等,应有尽有;以年代分,古代的、近代的样样俱有。
上海外滩集中展现了“海派建筑”的精华:法国巴洛克式的东方汇理银行,文艺复兴式的汇中饭店,罗马复兴式的汇丰银行,英国古典主义的英国总会,近代美国式的沙逊大厦,折衷主义的江海关大楼,其大门口的四根柱子是最标准的古希腊陶立克柱式,还有近代中国式的中国银行。这些建筑风格迥异,却又显得是那样的协调、美观,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民居方面,多伦路上的旧居名宅,见证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沉淀;山阴路上秋色梧桐掩映下的石库门、映衬着中西合璧的新式里弄、文化别墅,显得分外沧桑和别样风情;溧阳路上的老洋房群,隐约中透析旧日名流往来纷至的景象,有衡山路的宁谧、却少了些灯红酒绿的纷扰。由此看来,“海派物业”也不是什么新概念,实乃半殖民地历史传承而已。
上海的“海派建筑”的文化特征,具有积极向上、不拘一格和追求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传承至今,不但对现代建筑,乃至对现今的社会文化也都是有益的。上海的“海派建筑”广纳、宽涵海内外一切文化,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对世界各国的现代风尚建筑作出反应,而且已经能够站立在世界现代建筑艺术创意设计的前沿,顺势借势,大胆地吸收、融合、改造外来建筑文化,形成了自己一种兼容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格局。今天,迷离的风情、异为丰富的建筑天际线,显现出“海派建筑”精湛的存在,成为体现这座城市品格标志性的多元特色文化。
海派物业服务文化
丰富多彩的“海派建筑”彰显了“海派文化”的多元性。这种文化的精神实质,即为“兼收并蓄,共存共容,不拘一格”。由此,不同物业类型中的服务活动辐射的是“海派物业服务文化”的多元性——服务多元性,即与其建筑流派和特色、建筑规模和档次相适应的服务思想、服务理念、服务体系和服务特色,以及对“海派建筑”所体现的文化渊源的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上世纪90年代后,上海的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积极探索特大型城市人口调控与管理模式,来沪从业人员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上海人或者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多元思想又以新的面貌重新活跃起来,这又直接导致了“海派物业服务”多元文化的探讨研究。
笔者也参与到了研究队伍中,经过认真思考,得出了一下几点结论:
1.无论是“海派物业”还是“海派物业管理”都存在一个核心——“海派文化”。但此时的“海派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充实。上海实际也是一座移民城市,这种移民与随之带来的建筑文化,其发展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多元与一元的关系。新移民的到来、新建筑的诞生,往往对原有的社会存在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多元文化生生不息。
2.但是,“海派物业服务”的多元文化的成熟定型时期尚未来到。开放、创造、扬弃,多元文化中的每一元正在趋于成熟,没有任何特殊的一元文化,任何一元文化都是可以讨论的,也就是说多元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和可以讨论的。当然,海派物业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难解决的。
3.“海派物业”不等于是“海派物业服务”。海派物业服务是多元的、立体的,需要服务和被服务者的共鸣。周立波先生的“喝咖啡”和“吃大蒜”一说,实际上可以引申到“海派物业”和“海派物业服务”。“会喝咖啡”、“喝好咖啡”,才能显现“海派物业”的精髓,做好“海派物业服务”;只有“吃大蒜”的能力,手中持有“海派物业”,也是无论如何不会有咖啡的香气。
4.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幸福。多元文化有着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即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不立足于人的发展的伪文化没有生存的空间。物业服务文化与城市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在这个国际大都会里,居民生活、学校教育、政府办公、金融交易甚至世博会召开等国际盛事都离不开物业服务,物业服务已经渗透这座城市的神经脉络,并迅速适应周围的的环境,体现出海派物业服务文化独有的开放、高端、多元等特质。
相关文章:
无形资产质量评价研究04-26
完善和科学设计友谊县“新农合”制度的建议04-26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势在必行04-26
高校无形资产有效转化研究04-26
电视栏目名称汉译英浅析04-26
浅析现代物流模式设计与发展方向04-26
浅谈大型研发项目界面协同的混沌控制04-26
浅谈体育消费心理预期行为研究综述04-26
农村青年创业问题文献综述04-26
中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