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

时间:2024-04-26 03:42:0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天台遇仙故事共同孕育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桃源意象。到了唐宋时代,词人们广泛运用这一意象来描摹自身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追求,由此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桃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美丽的神仙传说与唐宋词人特有的缠绵细致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这一意象散发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 唐宋词;桃源意象;美学意蕴

  Abstract: The story in Tao Yuanming’s [WTBX]Taohua Yuan Record[WTBZ] and a fairy tale in Liu Yi-Qing's [WTBX]You Ming Record [WTBZ] both created a typical image-Taoyuan Image.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image was widely used by poe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which they pursued, thus resulted in a considerable Taoyuan works. In these works, the beautiful fairy legends combined with the poets’ unique and touching emotion, makes the images full of breathtaking aesthetic implication.
  
  Key words: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poetry; Taoyuan Image ; Aesthetics Meaning
  
  在中国文人的心中一直有一种“桃源”情节,这最早要追溯至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文章《桃花源记》〔1〕512-513,它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完全没有压力与负担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中生活的和乐美满与宁静淳朴使它成了封建社会士大夫的生活理想,并在后代不断受到文人们的咏歌与赞美。
  到了南朝时候,宋人刘义庆所著的《幽明录》中的一篇关于天台遇仙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了在一个桃红水绿的地点发生的一场美丽的爱情邂逅,从而使桃源故事在归隐的主题上加入了艳情成分,也因此中国文学中便增添了许多风光旖旎的内容。天台故事丰富了桃源故事的内容,从此,这两个故事相互交汇融合,共同孕育了后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桃源意象”。
  由于历代文人对“桃源”的情有独钟,各代文学中都出现了大量吟咏之作。在唐宋词中,也有诸多以桃源故事为背景而形成的词牌名,如“武陵春”,“桃源忆故人”,“醉桃源”(阮郎归),“宴桃源”(如梦令)等等。据本人统计,单在唐宋词中,描写“桃源意象”的词作就达一百六十一首之多。在这些桃源词作中,人们或者抒发隐居的乐趣,或者歌咏恋情的美好,或者表达求仙入道的愿望,题材不一,思想情趣亦多种多样。这些围绕着桃源意象而形成的作品从很多层面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充满美学意蕴的世界,具体说来,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宁静之美、闲适之美、绚烂之美和感伤之美。
  
  一、宁静之美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平常人难以到达的世外之所,源外“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源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多么秀丽宁静的一幅图画!唐宋词人在运用“桃源”这一意象表达自身感情的同时,同样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宁静优美的文学场景。唐宋词桃源意象的宁静之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两个方面。
  1.意境之优美宁静
  桃源词作中,词人们常常借助“桃源意象”的代表性词汇来写景,从而塑造出一种“桃花源”特有的宁静优美场景,如:
  桃溪近,幽香远远,漫凝望,落花流水。(黄裳《宴琼林》)〔2〕490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乱红深处,满地飞红雨。(周紫芝《点绛唇》)〔2〕1152
  落花寂寂水潺潺……(司马光《阮郎归》)〔2〕257[HK]
  在这里,桃花源代表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源中落花寂寂、流水潺潺的宁静氛围使人们达到了物我交融甚至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又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苏轼《点绛唇》)〔2〕397[HK]
  在这首《点绛唇》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无比优美、禅意十足的场景。上片开头一个“醉”字,形神具备地写出了作者的意兴之潇闲,而“信流”则道出了漾舟者的那份随缘与无心的从容之态。作者醉漾轻舟,在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红尘之外的地方,如海的芳草将词人与人世相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千里斜阳、烟水茫茫之景。词的下片对“乱红如雨”场面的描写不禁让人联想起桃花源中“落英缤纷”的美丽意境,在这样优美的、与世隔绝的景象中,人世间的一切嚣嚷都似乎远离作者而去,而只有无言的大美以无声的方式展现在作者目前。
  2.情感之素淡平和
  桃源意象的宁静之美,还表现在词人们借助这一意象所作的感情抒发上。桃源或为高士修身养性之所,或为得道的神仙居住之地,加上这一意象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未摆脱过释老文化的影响,因此词人们在借助这一意象表达感情时,作品便不自觉地会流露出一种素淡平和之美。如: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桃溪近,幽香远远,漫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黄裳《宴琼林》)〔2〕490[HK]
  这首词,作者以幻想中的一位仙人的身份来俯瞰人间,首句一个“长”字写出了仙家镇日常闲的生活姿态,给人一种悠远舒缓之感。次句“向人间、闲看佳丽”,一个“闲”字更透露出了主人公那种散淡的情思;“桃溪近,幽香远远,漫凝望,落花流水”,极言仙界景致与氛围之浪漫优美,“漫凝望”一句似不经意中将主人公那种闲散又有点寂寞的情态表露无遗。词末“桂华中”一句以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结尾,让人回味无穷。这首词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感情平和雅致,整首词有一种宁静幽远之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闲适之美
  
  “桃花源”是一个风景优美、环境绝佳的处所,在那里,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由此使得唐宋词桃源意象也有一种宁静之美。同时,“桃花源”作为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个符号,它还象征着一种与现实中充满各种压力的生活对立的轻松、美好的生活理想,《桃花源记》中所记载的源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及“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图景常常使很多人向往不已。因此,在流传的过程中,“桃源意象”本身其实就寄托着人们对那种幸福、闲适生活的向往。因此,唐宋词桃源作品在借助“桃源”这一意象描写自己的生活图景时常常给人一种闲适的美感。如:
  溪光曲曲村,花影重重树。风物小桃源,春事还如许。 情知送客来,又作寻芳去。可惜一春诗,总为闲愁赋。(程垓《生查子》)〔2〕2578[HK]
  词的首句写出了作者所居之地的美好——其所居住的村子错落有致,溪光溶溶,在春天这个美丽温暖的季节里,村里花影重重,树荫茂密,连作者自己都忍不住称之为“风物小桃源”了。这首词从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写起,从词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景物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那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又如晁端礼的《浣溪沙》词:
  误入仙家小洞来。碧桃花落乱浮杯。满身罗绮裛香煤。醉倒任眠深径里,醒时须插满头归。更收馀蕊酿新醅。〔2〕557
  桃花源是仙家生活的地方,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优美、闲适、轻松、自在的生活情调,这与士大夫们追求的那种闲适、雅致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因此,当他们在词作中抒写自己的这种闲适情趣时,便会很自然地将之与传说中的桃源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首词中,作者误入“仙家小洞”,其中“碧桃花蕊乱浮杯”的景象是如此的豪华绮丽;“满身罗绮裛香煤”的姿态是如此的雍容闲散;而作者“醉倒任眠深径里,醒时须插满头归”的情状又是如此的放任与逍遥。仔细体会就会知道,这首词并不是如其他求仙词那样写的是仙界空幻的内容,它其实是对士大夫那种在优厚的物质生活中闲适、自在、放任不羁的生活情调的一种表达。作者通过对“仙家小洞”一系列景象的描述,塑造了一种既雍容华贵又闲适优美的意境。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桃花源”是传说中的神仙洞府,其中既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调,又有着丰富甚至奢华的物质生活。这些传说中的内容与士大夫们对闲适、雅致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便使唐宋词中的桃源作品有一种闲适雍容之美。
  
  三、绚丽之美
  
  郑仅在《调笑转踏》词中是这样形容桃花源中的风光的:“烟暖。武陵春晚。洞里春长花烂漫。红英满地溪流浅……”〔2〕573桃花源中泛流的溪水,盛开的桃花以及缤纷的落英构成了后代人心目中最为绚烂的景致。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绚丽之美,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着色和造境两个方面。
  首先,在作品的着色上,唐宋词人喜欢用色彩浓烈、艳丽的词藻来表现一种美轮美奂的“桃源”景象,为读者勾画出一种绚丽多彩的美丽意境。如后主孟昶在《洞仙歌》中形容的“瑶台”景象:
  [HK22]芙蓉开过也,楼阁相融,千片红英泛波面。洞房深深锁,莫放轻舟,瑶台去,且与尘寰路断。更莫遣、流红到人间,怕一似当时,误他刘阮。(孟昶《洞仙歌》下片)〔3〕732[HK]
  此词以舒缓的语调表达了一位身处“瑶台”之中的仙子的缠绵细致的情感,其中前三句对仙界美丽景致的描绘,以桃源传说中特有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片烂漫的景色, 可以说是绚丽之极,美丽之极。
  还有一些着色鲜明的作品,其浓艳的词藻不仅表现出了“桃源”景致的绝美还渲染了一种浓郁的爱情氛围,而这种浓郁的爱情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增添了词作本身的“浓艳”之气,如:
  [HK22]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迥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唯有阮郎春尽,不归家。(温庭筠《思帝乡》)〔3〕122[HK]
  这首词借助桃源典故表达了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但是最先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并不是女主人公,而是一片灿若锦霞的桃花。春天是花开的季节,春末更是鲜花怒放的季节,而这些怒放的鲜花正代表着女主人公对爱人的那一腔热恋,这使得全词充满着一种感情的张力。另外,一系列色彩鲜明的语汇使这首词有一种艳丽夺目的效果,给人一种绚丽灿烂的美感。
  其次,在桃源作品的造境上,词人们常常从桃源传说出发,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营造出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场景。如:
  “仙境美。满洞桃花绿水。宝殿秦楼霞阁翠。六铢常挂体。”(无名氏《谒金门》)〔3〕920
  “误入仙家小洞来,碧桃花落乱浮杯。”(晁端礼《浣溪沙》)〔2〕557
  “山镇红桃阡陌,烟迷绿水人家。尘容误到只惊嗟,骨冷玉堂今夜。”(葛胜仲《西江月》)〔2〕930[HK]
  在这些词中,红桃绿水的绚烂,秦楼霞阁的辉煌,“六铢常挂体”与“碧桃花落乱浮杯”的奇幻共同烘托了瑰丽多姿的仙界氛围,同时也使得作品洋溢着一种绚丽之美。
  另外,在桃源词作中还存在着很多衣袂飘飘的“仙子”形象,她们的存在渲染了梦幻迷离的仙界氛围,使得桃源作品因之而增添了几分绚丽之姿。词人们善于从多种角度描摹这些桃源中的“仙子”。写她们的容貌“月眉星眼,良苑真仙侣”(周紫芝《蓦山溪》)〔2〕1149;写她们的服饰“霞裙月帔一群群”(韦庄《天仙子》)〔3〕165;写她们的动作“琼佩冷,玉肌凉。罗袜步沧浪”(陈允平《意难忘》)〔2〕3742;写她们的情态“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和凝《天仙子》)〔3〕473。这些居住于良苑仙宫,腰悬玉佩、身着霞衣的仙子,她们的容貌的美艳、衣饰的华丽以及情思的浓烈为桃源词作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四、感伤之美
  
  “桃花源”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在流传的过程中,它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由于其流传的广泛性,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人们还常常用它指代自己在人生际遇里某段非常值得怀念的美丽时光。如“桃花源”那般美好的记忆,恐怕每个人都有一段,但是,却没有人能一辈子生活在“桃花源”中。在不断变迁的人世间,“桃花源”的美丽注定要被一些东西所打破,就像天台遇仙的传说那样。而在“桃源”之美丽被撕破的情况下,“桃花源”便只能在今昔对比之中反衬出物是人非的伤感了。
  在唐宋词中,有不少作品便借助桃源意象表达了他们在人世间的诸多悲感——爱情幻灭的惆怅,人世如梦的感伤,国家破亡的凄怆,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人生中的一出出悲剧。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曾说过:“观看悲剧是一项审美活动”〔4〕14,而从对“悲剧”的欣赏中,我们能获得比欣赏“喜剧”更多的审美快感。在桃源词作中,词人们对于人世中的种种悲剧感之于心,形诸于手,他们用冷艳幽美的意境来渲染,用愁思绵长的笔调诉说,从而使得这些感伤词作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桃源词作的伤感之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一)愁恨交织的缠绵情感
  在桃源词作中,不论是爱情幻灭之愁、国破家亡之恨还是人生如梦之感,都浸透着词人们情感的汁液,在词中,他们追怀过去,感叹现在,言语中间充满了话不尽的凄凉感伤,可谓是一唱三叹,迂回曲折,其愁恨交织、缠绵动人的情感让人们感同身受,把玩不尽。
  1.低沉徘徊的爱情之愁
  受刘阮天台故事的影响,爱情成为桃源词作的表现主题之一。而桃源词作中描写的爱情,多是在词人与歌妓之间进行的。据本人统计,在一百六十多首包含桃源意象的词作中,和歌妓有关的词占了近四分之一的内容。唐宋社会广泛流行的宴乐风尚使得填词的文人与以出卖色艺为生的歌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关联。在歌舞侑酒与填词听歌中,文人与歌妓之间便产生了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是,歌妓与士人之间地位的悬殊决定了他们之间爱情的悲剧色彩。士人们属于整个社会的统治阶层,不管他们具体的地位高低如何,只要家世清白,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引荐而走上可以令人飞黄腾达的仕宦之路。而歌妓则不同,在法律上,她们就像牲畜一样可以被随意的卖来卖去,完全没有自己的地位和自由。士人们由于求学、升迁、改派或贬谪以及其他的一些未可知的因素与曼妙可人的歌妓相识相恋,又由于这些因素与她们相别,这正像天台故事中刘阮与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一样,虽然美丽却有始无终,到头来只给人留下无限的感伤。桃源词作中的爱情,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与恋人分别后的愁闷与感伤。如: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ZZ(]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ZZ)]仗何人,细语叮咛问呵,我如今怎向。(秦观《鼓笛慢》)〔2〕588
  新心念念忆相逢。别恨谁浓。就中懊恼难拚处,是掰钗、分钿匆匆。[ZZ(]却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记前踪。 [ZZ)] 彩笺书记浣溪红。深意难通。强欢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晏几道《风入松》)〔2〕328
  “桃源”是一个曾经发生过美丽的爱情的地方,在这里,它同样象征着词人们与恋人共同拥有的关于甜蜜恋情的回忆。但是,尽管恋人们彼此还深深地爱着,现实的种种无奈却让他们分开,最后只能落得一个“佳欢未偶”的下场。在词人们的心中,这些与恋人的分离之苦、对恋人的思念之痛、与恋人分别后的无限孤独之感,郁结于心而喷发于外,使得桃源作品中的爱情低沉徘徊、缠绵感伤:
  [HK22]寂寞危栏独倚。望仙乡,水云无际。芸房花院,重来空锁,苍苔满地。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念当时风月,如今怀抱,有盈襟泪。(蔡伸《水龙吟》下片)〔2〕1307
  巫峡梦回,已成陈事,岂堪重话。漫赢得、罗襟清泪,鬓边霜华。念□伤怀,凭阑烟水渺无涯。秦源目断,碧云暮合,难认仙家。(蔡伸《丑奴儿慢》下片)〔2〕1310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销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韩元吉《六州歌头》下片)〔2〕1815[HK]
  在与恋人分别的日子里,词人们或者痴望,或者苦念,他们彷徨哀怨,痴情苦吟,使得这些描写爱情的桃源作品在如泣如诉的感情氛围中充满着一种动人的情致。
  2.凄恻缠绵的家国之恨
  由于两宋在对外政策上的懦弱表现,两宋的文人远远没有前代文人的豪放恣肆与阳刚之气,而是总显得有些忧郁。不过这种忧郁并不强烈,士人们歌舞宴游的升平生活几乎把它掩盖掉了,只是在适当的时机,它才会偶尔渗透出来。而公元1276年的国变,皇太后谢道清和六岁的皇帝赵显向兵临城下的元军奉上的传国玉玺和归降表,使得那沉浸在宋代文人心底多年的忧郁终于爆发了。从此,南宋文人的词中再也没有了那种偎红倚翠按管调弦的倜傥风景,过去的那些香雾成阵、歌喉入云的场面全都被凄风苦雨中的呻吟声所代替。文人们一个个都在痛悼祖国的灭亡——“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刘辰翁《兰陵王》)〔2〕4070,“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王沂孙《齐天乐》)〔2〕4251,“望断乡关知何处”(蒋捷《贺新郎》)〔2〕4360……可以说是字字悲咽,写尽了亡国之人的凄凉与辛酸。国亡的悲哀在士人群众弥漫的如此广泛,这种伤痛自然也渗透到了桃源词作之中:
  燕窠香湿,误天涯芳信。社近阴晴未前定。听莺簧宛转,似羽疑宫,歌未断,落落旧愁都醒。疏狂追少日,杜曲樊楼,拚把黄金买春恨。回首武陵溪,花待郎归,洞云深、未知春尽。问杨柳梢头几分青,消不得,朝来寒雨一阵。(姚云文《洞仙歌》)〔2〕4275[HK]
  姚云文是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南宋于德佑二年(1276)灭亡时,他至少已经近三十岁,这近半生身处宋朝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他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时地为故国的灭亡而悲痛。在《摸鱼儿》中他说“落红万点孤臣泪,斜日牛羊春晚”〔2〕4280,在异国铁蹄的统治之下,其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留恋以及国家灭亡的伤痛。在本首词中,自然界的朝风寒雨正象征著作者人生中经历过的那些风雨。词人们用凄切悲咽的笔调向我们表达了在国家飘零的状态下那些有正义感的文人深沉而又无奈的家国之恨。
  3.沧桑如梦的人生悲感
  宋人本来就是一个多感的群体,春花秋月和暮雨朝风都会牵动他们那一根细腻多感的神经,而日月星辰的转换与时光的如水流逝更会让他们沉思、徘徊。因此在桃源词作中,常常流溢着诸多人生如梦般的悲感。如:
  曾醉武陵溪,竹深花好。玉佩云鬟共春笑。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日斜青凤舞,金尊倒。歌断渭城,月沉星晓。海上归来故人少。旧游重到。但有夕阳衰草,恍然真一梦,人空老。(朱敦儒《感皇恩》) 〔2〕1098
  作者曾经在一个如武陵溪般的非常美丽的地方作客。在这里,“竹深花好。玉佩云鬟共春笑。”那里不但环境优美,还有着可人的歌妓以及漂亮的舞蹈。“歌断渭城,月陈星晓”的生活无疑是狂放而恣肆的,这种醉饮不羁的生活所代表的正是作者那燃烧着的青春。但是,当作者再次游览旧地时,却早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将落的斜阳与满目的衰草。又如晁补之的《安公子》词:
  少日狂游好。阆苑花间同低帽。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从市人、拍手拦街笑。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迷路桃源了。乱山沉水何由到。拨断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学凤箫、拟入烟萝道。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晁补之《安公子·和次膺叔》〔2〕735[HK]
  这仍是一首回忆旧游之作,作者借用桃源典故深沉地表达出了一种浮生若梦的悲感。
  (二)冷艳、凄清的幽美意境
  唐宋词能够成为一种非常精美的文学形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词人们对于词的意境的着力营造上。桃源意象的伤感之美,除了和作品缠绵动人的感情抒发有关以外,词人们为了表达凄恻缠绵的情感而营造出的冷艳、凄清的幽美意境也使桃源词作充满着一种非常动人的美学意蕴。
  桃源词作喜欢用下面几种表征性非常强的意象来描摹景物,营造出那种冷艳、凄清的幽美意境,从而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感伤氛围:
  1.冷艳的“落红”
  桃花,是桃花源中的关键意象,它的存在点缀了桃花源的美丽,增添了其中的浪漫氛围。在桃源词作中,词人们同样喜欢以零落的桃花来点缀其笔下“桃源”之景,其败落、凋残的凄美艳丽带着无限的感伤,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如韩琦在《点绛唇》中写道:“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2〕217,用香艳的“胭脂泪”来比喻残谢的落红,不但婉转表现了作者的愁思,还使得作品在伤感之余有一曾凄美的意蕴。其他的还有: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无数。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周紫芝《点绛唇》)〔2〕1152
  桃花零落乱如雨,人面不知何处。(无名氏)《调笑集句》)〔2〕4613
  青笺后约无凭据。误我碧桃花下语……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康与之《玉楼春令》)〔2〕1692[HK]
  “满地飞红雨”、“零落乱如雨”描写的都是零落的桃花,这些冷艳、凄美的“落红”的意象使作品中人物的感伤变得幽怨而美丽,婉转动人。
  2.清冷的“流水”、“碧波”
  在含有桃源意象的伤感词作中,词人们除了用零落的桃花来写景摹情之外,他们还喜欢刻画冷色调的流水,作者笔下的空泛的流水,碧绿冷清,正象征着主人公的那一腔无处寄托的黯淡的愁绪,而这些承载着人无限伤感思绪的流水,它的澄碧与清凉幽远又使作品中的这种感伤情绪笼罩在一层美丽的氛围之中。如: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韩琦《点绛唇》)〔2〕217
  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王沂孙《绮罗香》)〔2〕4246
  粉面不知何处在。无奈。武陵流水卷春空。(贺铸《卷春空》)〔2〕650
  芳信难寻,去后桃花流水深。(魏夫人《减字木兰花》)〔2〕347[HK]
  当作者们描写“流水”时,总是和“空”字用在一起,“人远波空翠”,“武陵流水卷春空”,空泛的流水正衬托了作者悠远的思念与思念而不可的惆怅迷惘。清丽、冷寂的碧波点缀了景色,寄托着幽思,同时也使作品变得美丽而富有韵致。
  3.凄美的“残烟”、“暮霭”
  烟、霭是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东西,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却可以充塞在天地之间,可以轻若云,也可以重若铅,在清谈浓稠之间,它最能贴切地表达人物的思绪与情感。桃源词作的作者便常常用迷蒙的烟景来刻画景物,表现情感。其挥之不去、朦胧弥漫的特点常常能恰到好处地点缀出人物感伤时婉转的愁绪与寸断的柔肠,既惹人哀,惹人怜,又惹人遐想,在惝恍迷离中让人回味无穷,从而使作品变得婉美动人。如: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忆仙姿》)〔30〕445
  相误。桃源路。万里苍苍烟水暮。(无名氏)《调笑集句》)〔2〕4613
  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韩元吉《六州歌头》)〔2〕1815
  念武陵人远,烟锁重楼。(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2〕1204[HK]
  “残月落花烟重”的景象的确让人有如梦的迷离之感,它如一幅柔美朦胧的图画,映在人的心中。桃源作品中所出现的“烟”、“霭”常常是广阔而厚重的,这正反映出作者心中无法排遣的沉重的愁思,这些厚重弥漫的烟雾,让人拨不开,挥不去,更无法看到烟雾那边的明丽之景。这种对“残烟”、“暮霭”的刻画为全词笼罩上了一层凄迷、怅惘的色彩,同时,飘飘荡荡的“烟”、“蔼”也让作品在伤感中透出几分不一样的凄婉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陶 潜.陶渊明集·桃花源记〔M〕//《四库全书》(106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王兆鹏等编.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医院现金流量表编制及其财务分析04-26

医院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04-26

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浅析04-26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改进建议04-26

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04-26

医院财务分析在管理中的运用04-26

现代医院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04-26

医院基建会计资金成本控制之我见04-26

医药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04-26

浅谈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建议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