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萧明 革命知识阶级 夹心人
摘 要:在左翼叙事中,革命知识者走向革命通常被表述为在革命的真理性召唤下以“去知识者化”的姿态告别自我,试图与工农完全同质化而获得与革命的同一性,然而对于那些步入革命之旅并被接纳之后的知识分子的描写却令人感到游移和暧昧;萧军笔下的萧明显然是一个异数,他的“逆子”特性,注定了革命知识阶级在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个历史悲情角色。
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成名作。鲁迅先生在出版序言中曾热情肯定它“即是很好的一部”,称赞它“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1}。在文学史家眼中,《八月的乡村》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部以反日斗争为主题的成功的共产主义小说”{2},然而从知识分子叙事角度看,其实这是一部真实还原革命智识阶级在向集团主义转换途中的主体自由意志与革命理性之间的冲突、不解和矛盾的小说,叙述了在接受共产主义革命信仰过程中,知识者与革命的交互对话以及最终坚守信仰的故事。作家萧军自己“曾是一个反叛者,一个精神探索者,一个理想主义者”{3},故他笔下的萧明也带有浓厚的自我投影。
在左翼叙事中,革命知识者走向革命,总是被表述为是“势所必至,理有固然”。就像李杰、李尚志(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三小姐(丁玲《田家冲》)他们那样,自觉主动地选择背叛他们的阶级属性,采取“斩钉截铁”的姿态与之进行告别,与工农完全同质化而达到脱胎换骨,获得革命者身份。然而事实是,其实大多知识者的脱胎换骨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由自己的路”,“革命”而不失去“自己”,即依人物的生存条件、思想背景、性格逻辑所规定的方式与历史的规定性来寻求其间的统一性,他们无法真正割断与“五四”文化相连的精神脐带,无法实现革命所期望的尽善尽美,无法不在对革命错综怀疑和矛盾中踯躅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中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一种观照自身和表达自我体验的建构活动。
萧明是一个投笔从戎,追随革命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人民革命军的一名队长,但他不是一个被事先拟好的革命“完人”式的“理想范型”,而是一个集个性主义、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于一身的革命知识者。小说开头以萧明作为革命军队长的身份从兴隆镇成功策反一支官军队伍拉开叙述,描写在他带领下这支队伍穿越电闪雷鸣的山涧林莽,成功回到革命军大本营王家堡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开头,暗示了萧明的革命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身份。然而,随着小说的继续展开,我们发现,其实萧明自始至终仅仅只是一个革命的知识分子而已。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说,“革命”的前缀表明了他的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的倾向性;“知识分子”的词根则提醒我们他的知识者身份。知识分子角色使他尽管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但却无法真正获得与革命的同一性。相比较而言,李杰、韦护们在走向革命之途中,以对自身阶级、个体意志的反叛和“去知识者化”的“弃我”姿态去实现与革命的同一性,因为笃信而不反思,故他们的知识人身份是他律的;而萧明不同,他的身份是自律的,因为他的知识主体的身份意识非常强烈,他在革命的追求中并未放弃自我,而是在“他者”的质疑和批判中维持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主体意识,使之具有很强的反思精神。也正因为此,他在革命队伍中,显得多么的茕茕孑立,以至于最终遭到疏离和遗弃。
萧明以自己的知识分子话语立场和话语形式对革命的本质所带来的负性意义进行质疑和反思。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所以革命从个体生命意义上来说都是反人性、不道德的,左翼文学乃至整个红色革命叙事大都只是一味礼赞其合理性和正义性,而有意无意的忽略或从简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和屠杀。其实正视革命的残酷性,对战争残酷的反省喟叹和对生命的怜悯,对于个体来说,在一种具体的环境和情势下,不但体现为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和坚守,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更是体现出文学本质意义的深刻性和终极性的关怀。纯正的个人主义思想传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或尊严,在萧明身上,人道主义情怀使他拥有对革命认知的自己立场和角度。譬如在一次战斗结束时,萧明握手欢迎凯旋的铁鹰队长,叙述人是这样叙述欢迎的场面:“他让这踏着胜利步子的——这已经近乎勉强—— 一队,过去了。这里是有些灯光的,这全可以用鬼一样的眼睛相互传达着尊敬的笑意。偶然发见了在赤着脚的上面,有了胜利的血渍!萧明叹息埋在自己的心里:‘这是胜利吗?’”{4}面对着战友的不幸牺牲,萧明“无尽无止的流着泪!用手抚摸着崔长胜的已经黏结的胡须……”{5}“九个同志,死了四个了!我也明知道这是应该的,就连我自己也是一样!不过,我还是想念他们!……我知道,我这样人对于一个真正革命队员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一个革命队员一定不许有动摇、有悲伤的……”{6}没有常见的欢欣鼓舞,而是一声“胜利的血渍”的“叹息”,这包容了多少难以言说的感慨和疑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毋庸置疑,但战争本身的非人道则不能不令人谴责!这是萧明带有自己独特个性色彩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在等待攻打地主王三东的时候,小说细腻地描述了萧明的心理活动:“——杀人是不可避免的。在他想着崔长胜常常问他:——什么时候那样日子才能到来呢?现在他又来问着自己了:‘什么时候才可以避免了人杀人啊?’”
这与我们通常所见的面对敌人同仇敌忾的阶级话语描写截然不同,萧明的自责和自我劝说实际上泄露了他对生命的人道主义形而上的关注。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例为证:当队员们抓获了地主王三东和他的老婆,叙述人充满戏谑而不无快意地描述地主王三东和他的老婆被抓的丑态:“他们底衣服被剥裂开,颤动地在人们围绕里面,像两只刮掉毛绒的肥猪仔,皮肤是白皙的。”在受过展览式的羞辱之后,司令员陈柱将他们交给萧明实施枪决,这时候小说是这样描写的:“萧明向陈柱说:‘枪毙他们有必要吗?’他(萧明)把声音放得很低,但是同志们全注视着他,倾听着他。‘必要的。没有什么理由再留他们活下去——’……萧明感到一种不安,近乎伤心和羞耻(他没有接受执行枪决的任务——引者注)。……在墙外不甚遥远,发出两声沉闷的叹息,那是步枪的声音。萧明知道了那两个动物,已经被结束了。同时他又感到一种矛盾被解除的轻松。他决定地自语说:‘这是对的啦!’”{7}那“两个动物”,这是萧明对人的尊严丧失的自我感受,在惜字如金的话语中我理解的是他对人的尊严被践踏的迷惑和不解,但这是革命所决不允许的,于是他又紧张不安,甚至伤心羞耻,直到听到枪声,他才自我告慰和自我劝说。面对队伍撤退时的情形,“屋子到处任意被破坏着!细磁的掸瓶,颜色像新剖出来的猪肺肝,肚子已经敲破了。女人们用的东西,从梳妆台里倾出来,脂粉狼藉抛散在每处。”面对这样无理由的任意破坏的一切,萧明叹息着革命队员们的革命意识和教养的不足,就如当初枪毙王三东家激起来感情上的矛盾一样,萧明感到困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的发声尽管非常微弱,但却是萧明开始用个体的独立意识或者说个人的自由意志质疑他所面临的一切。我们发现,每当萧明表现出犹豫不解的时候,叙述人总是忍不住直接站出来进行评判说明,如“他要来怜惜这不必要的东西!他简直忽略了队员们每颗愤怒、而获不得报复的心,是怎样才迁怒在这些器皿的上面”{8}。这种意识形态表述的强烈出位,实际上也表明叙述者和叙述人两者之间出现的裂隙和紧张。在左翼语境中有关人与政治关联的表述通常都被设定在生存和革命选项之内,而其他更具人味的生命价值如尊严感与内在的心灵慰藉和自由等真正意义上的普适性内容,则很少引起关注。在阶级话语中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不羞辱等,也是基于一定的立场和阵营范围之内,即“我们”所涵盖的边界是基于相同信仰和利益诉求而结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党;一旦越界,则很难在群体之中有被承认被看顾的荣誉和体面。但人的真正觉醒,意味着人对其社会属性中人与人的相关性有了共识,这其中所包含的意义还不仅止于每一个人在社会共同体中应当被当作生命看待,还应该让其有被群体平等地接纳和尊重的归属感,以及对生命本身所蕴涵的尊严和神采抱有十足的敬畏和尊重,因此萧明在自己受到同志们的讥薄和侮辱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消极的沉默,而是为维护个体的尊严勇敢地实施反击:“你们对我本人会这样?要知道尊重你们底同志,就是尊重你们自己,也就是尊重我们的大家伙,尊重我们底革命军……无论谁犯了过错,那一定要有严肃的裁判,决不准许有什么轻薄讥笑的成分在里面——现在我虽是服从李同志和诸位的决定……可是队长的责任,还是在我底身上,我是有权向诸位,更是向郑同志来忠告的……对于同志讥笑,这是不允许的——”{9}这样的抗争对于一个身处工农大众之中的革命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想象,由此也可联想到他今后的处境和遭遇;但是让我们更为尊重和敬佩的是,萧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坚守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竟然在革命阵营里大胆发难和呼喊,这种越轨的个人意志和感悟即便得不到宽容和理解,也足以体现出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一个知识者对自由精神和主体人格的尊重。萧明爱上了另一位游击队员朝鲜姑娘安娜,然而残酷的革命现实是不允许这种有伤革命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行为。游击队领袖陈柱明确地告诉萧明:“我知道安娜你们相爱着了”,“萧同志,不要为恋爱动摇了信仰,软弱了意志……这是革命战士们的耻辱……我并不是不承认安娜同志你们底恋爱!至少在目前……恋爱是革命的损害。”{10}恋爱于革命有害,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暂且不论陈柱是否有嫉妒之心,但至少,恋爱将会涣散革命意志却是铁的事实,萧明为此而痛苦,甚至想到了自杀,他感到非常困惑:“安娜!我不知道,恋爱竟会这样伤害着我们底意志!你怎样解释的呢?我看过描写革命和恋爱挣扎的小说,恋爱全是被革命胜过了!有的恋爱也克服了革命的意志!那主人翁会跳到自杀的路上去!我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做下去?”萧明内心的两股感情始终绞合在一起,但是最终,革命战胜了爱情——这对恋人最终选择了分手,即便如此,由于恋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他因此遭到了蔑视和疏离,丧失了指挥队伍的权威和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遭遇了遗弃(他被留下来保护不能动弹的几个伤员,几乎是等于送死!)。非常有意思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充满了这种意识形态意味。小说的开头是萧明以只身策反成功的英雄、革命队伍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出场的,他给这支由农民、工匠、旧士兵、胡子组成的队伍宣讲革命,鼓动他们“新的世界一定会来到的”,教他们唱《国际歌》,他俨然作为革命的化身、一个受人敬仰的革命者被人们崇拜:“萧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来是个学生,能和我们一样吃苦,没白念书。”{11}这似乎在暗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相形之下,那群乌合之众是多么的落后和愚昧!这个队伍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刘大个子希望“革了命老婆就可以不用钱买得啦——”小红脸则幻想着革命“是不是可以将欺负过他底人们,和硬占了他底田地的日本人,杀得一个不剩?他底老婆可以不再挨饿了吗?孩子们呢,可以同有钱的孩子们一样,到学堂里去念书,不再到铁道附近去拾煤渣……”{12}革命的目标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把从祖先就欺负我们的那些臭虫们,全杀了;把现在东三省的日本兵全赶跑了,剩下田地我们自己种。我们不再纳粮,纳租,养活那些白吃白喝的臭虫,懂了吗?比方每革命以前,富人们有三个五个十个八个老婆,你现在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娶起一个老婆呢;革命以后,一个钱不花,你就可以有个老婆!自己有地,不再给别人种了。懂了吗?这就是革命!”(孙二)这种农民意识的本原状态的呈现,似乎消解了他们作为历史主体的合理存在性。然而后来的叙述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倒置。萧明因为恋爱,遭到了革命队伍中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以及冷落和不信任,使他最后不得不服从工农出身的被教导者的领导。昔日的被教导者完全有权力鄙薄轻慢萧明,因为施教者的纪律越轨使他们在道德上获得了优越感,“他(萧明)现在表示没有能力来领导我们了……他不过被女人苦着了!这是他们知识分子,很艰难通过的臭泥洼!现在我们要自己来领导我们自己……”{13}这群农民固有的现实态度和对革命的认知,并不具有组织群体的先进意识,但生命的行为并不都遵循某种既定的逻辑前行,思想与行动之间也并无固定的关系,这群落后、愚昧的生命体也蕴藏有不可遏制的反抗精神,平凡混沌的生命却在民族战争这种特殊情况下迸发出不平凡的光彩来。历史总是充满了反讽,在这里落后与先进、领导与被领导的调换,是否能够说明萧明与小红脸们之间谁的思想意识更先进一些呢?身份的跌落与置换,正好说明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奇特命运:他无法确定、掌握自己,也无法给自己命名。知识者的被疏离,证明了知识者倘若还是一个知识者,他将永远无法融入阶级革命当中。在这里,个性主义再一次在集体的意志下败下阵来。
但是,尽管萧明对革命进行反省和疑问,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甚至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的追求中,他反思包括革命在内的一切荒诞性和不合理性,但他的怀疑、不解甚至疏离,不是出于自私和怯懦,也不是因为信仰的动摇或社会哲学因由,而是在于知识分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与革命进行的对话和交锋,在这场对话中,他主动选择了后者,但并不意味着以消弭前者为前提;相反,两者的同时存在更能体现出主体的个体意志,使伦理人、政治人、社会人、个体人得以相容而构成一个丰富的人。历史运动是怎样有力地影响、改造、创造着知识分子性格!在左翼文学中,知识分子始终是话语中的主体,但这个中心话语权的神话,随着革命的进程,很快便消逝殆尽!李杰、三小姐这些精神叛逆者成为革命的组织者、发动者,似乎得到了革命的确认,但是小说对他们结局的安排,我们似乎又体悟到别样的意味:李杰饱受猜疑,在精神炼狱般的煎熬之后,成为人民自卫队的队长,但作者却安排他最终以“牺牲”作结;“三小姐”以“这一夜她再也没有回来”的模糊语言交代她的最后去向;而萧明同样地被“安排留下来”,在一个强大自己数倍的敌人重重包围圈中掩护、保护伤员,这个结局预示着什么呢?无从知道,这是一个悬念,一个未知。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左翼书写知识分子对理想的执着和信仰的坚定令人感动和敬仰,但那些在步入革命之旅并被接纳之后的知识分子的描写却使人感到游移、暧昧和悲观,这是不是一个宿命的归宿呢?萧明的形象和处境也许曲折或者无意地暗示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和命运。
革命知识分子是先锋,但更是叛逆者。如果说,他们叛逆了自己的家庭、阶级、价值理念而与工农(革命)相容,最后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新人的话;那么,在进入革命之后,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常常不能成为一颗好的“螺丝钉”;他们以自由意志和个性主义对革命质疑和反省,他们拥有思想能力和个性意识的清醒与敏感,这些在革命队伍中都显得有点不合时宜,致使他们成为疏离者和异质性群体。故而在一个要求有高度统一的集体意志的革命阵营中,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追求精神自由的属性使他(她)始终是一个“夹心人”,后来的历史无不证明这一点,蒋光慈、萧军的人生经历无不验证了这一点。这种“逆子”特性,注定了革命智识阶级在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个历史悲情角色。
《八月的乡村》是作家心灵史的真实演绎和展示。他对革命知识阶级的表述大胆出位而又独特,从这一点上说,作家萧军的历史意义被悬置了。他不但是鲁迅的学生,萧红的丈夫,更是一个真诚的心灵自由的作家,其作品表现的独特意义被遮蔽和盲视则不能不令人深思。
① 鲁迅:《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96页。
②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③ 金宏宇等《〈八月的乡村〉:版本与修改》,《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12期。
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 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改进建议04-26
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04-26
医院财务分析在管理中的运用04-26
现代医院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04-26
医院基建会计资金成本控制之我见04-26
基于成本控制医院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的探析04-26
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探讨04-26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之我见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