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部审计已超越其他管理手段,成为为管理机构提供关于效率、效果和节约方面建议的主要智囊。但是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仅二十几年,虽然大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的发展经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很大距离,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解决。文章在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后,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内部审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模式创新;内部审计外包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免疫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防线。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企业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一)组织体系现状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应考虑组织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令的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际,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主要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发挥实际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向董事会负责的形式,该形式对于企业经营管理阶层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独立性强,因此受到了绝大多数股份公司的欢迎和采用;二是向总经理负责的形式,该形式对于审计人员及时掌握企业的管理活动信息有较好的作用,贴近企业的实际,但由于受经营管理者的直接控制,独立性较差;三是向财会部门领导负责,我国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部门分解出来的,两个机构之间有着比较深的联系,该形式与对总经理负责形式具有相同的优缺点。
(二)人员组成现状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由此导致了专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人员素质也越来越高。在人员的组成结构上,由原来的主要是从财会部门抽调会计人员向由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组成的符合结构转变。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上,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有效地规范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了职业能力。
(三)法规制度现状
由于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成为了我国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官方依据,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198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加快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速度。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地位,将内部审计首次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在2003年以后中央以及各部门根据我国企业改制工作的现状继续发布了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和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模式有待创新
内部审计模式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思想,是组织和部署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框架,是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方向和基本方式的根本因素,对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市场开发、生产运作、经营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为了适应竞争环境的需要,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等经营思想越来越得到认可,但这也对传统模式的内部审计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二)企业内部审计定位还不准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组织形式逐渐实现了系统化和协同化,这迫切要求企业建立恰当和科学的内部审计机制,以规范内部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主要由审计定位与指导思想、审计基本方式、审计保证措施组成,从这几个组成部分来看,内部审计定位是决定内部审计能否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因素。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多数仍然将内部审计只定位在财务审计工作上,将内部审计定位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对企业运营管理上的重要监督作用。
(三)现行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在治理形式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人治的模式,真正的股份制企业形式在国内背景下还没有成熟,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在传统公司治理形式下,或多或少带有了一些“人性”的色彩。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从属于企业的直接经营管理者,还没有完全独立于企业的直接经营管理过程,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自身职责时很难站在公平公正的位置上监管企业,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
(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受传统的“企业警察”、“法定负担”、“耳目眼线”认识的误导,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没有真正感受到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威力,因此,在人员配备上难免就会有失偏颇。再加上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是从财务会计部门临时抽调组成的内部审计部门,因而,内部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显得比较单一,对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了解不足,难以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刻地披露与揭示。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和建议
(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加强流程方面的审计,创新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模式。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要以基于目标、战略和流程的风险识别和分析为基础,确定审计项目安排的优先次序和审计资源的分配,并在特定项目审计计划中确定审计重点。
(二)明确目标,找准内部审计定位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定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在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逐渐转移到了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上来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逐渐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用来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因此,在现阶段将内部控制定位为企业的管理服务部门,为创造企业价值而服务。
(三)尝试外包模式,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内部审计外包作为内部审计发展进程的一个新动向,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竞争的结果。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策略,有助于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托机构可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履行委托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能够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内部审计外包可以有效地降低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节约开发成和新方法的成本,节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雇佣成本等。
(四)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强化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构建遵纪守法,熟悉内部审计规章,精通财务、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等业务知识,拥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已经成为了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需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最后要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四、结束语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市场主体,其生存发展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作为为企业服务的一个主体,也应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服务。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内部审计模式,优化审计内容,改进审计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2、关于内部审计模式创新的思考[EB/OL].http://www.examda.com/cia/zhidao/20080309/082723500-2.html.2008-03-09.
3、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框架[Z].1999(6).
4、曹洁.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09.
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研究04-26
浅析建筑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04-26
国有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初探04-26
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探析04-26
知识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04-26
改进物流绩效的战略框架思考04-26
风险因素诱发企业战略变化的路径分析04-26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战略研究04-26
谈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并购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