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审计对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随着我国企业改制的深入发展,企业产权关系的日益复杂,我国的企业审计在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企业的审计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企业的审计在较多方面存在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最大化发挥企业的审计作用,保证企业审计的质量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介绍了企业的审计风险的概念,并深入研究了企业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方式。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原因;方式
1 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企业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单位通过审计没有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了不正确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或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较为严重漏洞、缺陷或是重大的舞弊现象,但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后没有发现。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或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公允地进行了反映,但是审计人员却质疑其公允性而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随着我国企业改制的深入发展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逐渐完善,在企业的审计活动中始终存在着审计风险,企业的审计风险是客观的,但是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一般来看,企业的审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固有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或某项经济业务发生差错的可能,是由于企业本身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完善而形成的审计风险。第二,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或某项经济业务发生的差错不能进行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而产生的审计风险。第三,检查风险,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的经济业务审计检查的时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或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出现的漏洞、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予以重视,未予以处理而带来的风险。
由于当前企业所处的社会法律背景的不断变化和企业持续的发展,企业的每个审计项目都可能会发生风险,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审计风险的认识,通过有效措施,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提高企业的审计质量。要进行企业审计风险的规避,就必须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才能选择企业审计风险的有效的规避方式。
2 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
(1)企业审计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差,审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根据IIA的观点,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基础,是内部审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报告不受干涉的前提。由于我国的企业审计发展起步较晚,企业的审计体制不完善,企业的审计部门的设置一般是与其他部门平行,在对企业的进行审计核查时,同时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行政领导,由于业务工作的“外向型”与行政待遇的“内靠型”,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无法给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差,企业的审计风险不可避免。
(2)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审计形成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应用,企业审计迎来了新的挑战,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时效性,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做出相应的决策。但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企业会计基本信息的处理,给审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因为信息系统中的会计数据有被修改和破坏的风险,审计线索消失的可能性大。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很容易发生舞弊现象。
(3)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展和审计业务的扩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展,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类型较多,如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企业为了适应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的企业环境管理业务等,信息资料类型的增加同时增加了会计资料虚假性占比增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业审计已经由最初的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的审计,扩展到管理决策责任审计。审计从最初的经济监督转变为以经济监督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评价,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审计业务的扩展,不但使得审计人员的责任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4)审计人员的素质达不到审计发展的需求。
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是指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利益的相关性,相当一部分企业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提供虚假的审计资料或故意放弃对重大问题的追查。同时,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对企业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审计知识,财务知识外,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相当熟悉,具备法律和管理、计算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不断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但是现有的审计人员主要是财务会计人员转化而来,综合素质较低,对于企业的经营业务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判定,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足够了解,给现代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3 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方式
企业的审计工作综合性较强,企业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较为复杂,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共存发生,因此,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必须要进行综合性考虑。根据企业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企业的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1)增强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强调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企业审计信息的质量保证有重要的意义。独立的审计部门是指企业的审计部门直接对接最高管理层,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进行监督而不是实际参与。
(2)完善审计流程,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进行企业审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望山审计流程,规范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进行审计的时候所依据的步骤,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企业审计,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审计证据的收集质量,注重每个审计程序的审计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
(3)完善企业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进行有效的企业审计质量控制是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重中之重,完善企业审计制度,保证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实务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格审计工作的底稿制度和审计报告的分级复核,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的考核,减少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人为风险。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企业审计队伍建设。
在企业完善内审体制的过程中,只有企业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才能保证企业的审计制度有效执行,审计风险可以达到有效规避。打造高水准的企业内审队伍,要对内审人员进行择优引进,同时加大现有审计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加强其审计实务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总之,企业应该提高企业审计风险的规避意识,通过企业审计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启春,孙惠琴,陈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缺陷与重构[J].经济师,2005,(6).
[2]管亚梅.德国内部审计模式创新思路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1).
[3]冯义秀,高亮英.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风险模型的变更及我们的借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刘彦军.浅议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
[5]邵丽,李雪.环境审计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
[6]周大鸣,张红花.新经济环境下强化内部审计的探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8).
相关文章:
改进物流绩效的战略框架思考04-26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战略研究04-26
谈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并购04-26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04-26
企业专利战略与产品开发的整合04-26
商品分类法与造纸企业战略型采购管理04-26
联想能否吞下IBM?—新经济时代联想品牌国际化战略分04-26
经理人薪酬差距设计的战略依赖性分析04-26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探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