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是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既有较强专业知识,又要培养较高道德素质人才;既要培养精通国内审计业务知识,又要培养通晓国际业务的审计人才;既要培养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又要培养懂政策、讲方法的人才。
关键词:审计;培养;人才
我在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会计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因而对审计工作的人才培养感触颇深。从审计对象看,既有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还有对大型企业集团年度经营状况的审计:从审计企业类型看,既有工业交通企业,流通企业,还有金融企业和新闻单位。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使我感到审计工作是门综合性、应用性、政策性很强的科学。要搞好审计工作,必须加强对审计人才的培养。要从学校做起和在工作实践中刻苦的不断努力,培养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培养既精通国内业务知识,又要具有通晓国际业务的审计人才;培养既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又要懂的政策、讲究方法的人才。总之,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我,才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
一、应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应包括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两项基本素质:一个是专业知识素质,另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即通常所说的“德才兼备”。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职业界的新人就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即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撰写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即适合会计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的能力,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领导和项目管理的能力等。三是广阔的商业视角,即战略思维、市场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要求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也同样适用。因而,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中具体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指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学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以上诸种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十分缺乏,涉及有关能力培养的教科书也寥寥无几,往往从学校毕业后很难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实践证明,一个审计人士的成功或者说一个台格的审计工作者,专业技术能力只占全部积极影响因素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则要靠上述诸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而我们大学教育缺乏接受这类培养的机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去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大部分用不上,而要用的知识学校里没学到,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去积累提高。如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需要与有关部门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打交道,需要检查和评价他们的工作,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报告给他们及其上级有关部门。正是由于审计人员会发现被审计单位和人工作中的错误、无效或效率不高的情况,所以也就会存在着潜在的各种矛盾,人际冲突,也就必然需要熟练的协调能力,适应的表达和应变的能力。因此,在学校除了学习基本审计理论和方法外,还有必要结合审计实践中的案例,组织行为学中有关人际冲突、人际沟通的方法理论来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才能胜任审计工作。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应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外界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风起云涌,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改变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市场也必定是开放的市场,经济贸易的全球一体化必然要求审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培养通晓各种国际会计、审计、国际经贸,金融知识和其他相关国际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为此,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应瞄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审计人才,这才是具有前瞻性的举措。
目前,一些国家为若干专业设有国际通行的专业资格,为各自的领域设定准入标准。这种专业资格代表了各个专业的国际水平,审计职业也不例外。我们的教育要直接瞄准国际标准,全中国的国情和行业特点,既要采用国际流行的专业教材,掌握最新的教学内容,又要借鉴国际流行的教育模式:既要改进专业设置,革新教材内容,也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样就能使审计人员及时掌握世界上最新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我国的审计人才才能在国际会计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三、应培养具有高科技电算化审计人才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是科技现代化主要特征,审计工作也不能例外。要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审计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
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民经济、电子政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变化既是对审计工作的挑战,也是对审计人才培养的挑战。这种挑战源于包括财务在内的各种管理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日益完善,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日益普及,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信息的记录介质、存取方式、处理方式正在实现电子化,从而导致了各种业务和财务数据的迅速电子化。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甚至开始被废弃,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必将取而代之。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应用科学化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审计人才。
四、应培养多学科复合型审计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当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宽的考察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的视野,形成既能进行定量又能作出定性分析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审计工作需要。
审计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培养多学科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审计人员要注重哲学、逻辑学等方法论学科知识的学习。正确的思维和符合逻辑的判断对于正确的审计结论是必不可少的。审计人员系统地掌握各种方法论知识,对于熟练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都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审计人员要注重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贸易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尽管审计学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属性,但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构建审计知识体系来说,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审计工作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上述各种学科所涉及的领域,缺少关于这些领域的知识,审计工作将寸步难行。第三,审计人员要注重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法类学科的学习。因为审计学中的审计方法多是由相关学科与审计学科相交叉而产生,没有其他学科的一般性方法作为基础,审计学中的审计方法是无法形成的。第四,审计人员要关注审计学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因为审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发生在相关学科与审计学的交叉层面上。
相关文章:
突出企业个性管理 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04-26
浅析合理的薪酬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04-26
试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制度激励04-26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协同匹配04-26
国有企业精益薪酬管理初探04-26
汽车生产企业与4S店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04-26
浅析企业欠款纠纷法律风险的成因及防范04-26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发展与营销观念创新04-26
科学合理薪酬制度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运用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