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通识核心课“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科学与艺术之辩专题全国公开课举行

时间:2024-04-26 03:09:1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12月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丝大讲堂1400教室,一场以“科学与艺术之辩”为主题的“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通识核心课程公开课举行。这是一次跨学科课程实践、多教师联合授课参与、多形式组织教学的崭新探索。本次公开课得到学校教务处、网络教育学院丝新影工作室、团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由华商报平台、bilibili平台直播,近150万人观看了本次直播。

课程伊始,能动学院吴伟烽副教授、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曹耿献副教授,分别以阐释经典物理学与产生的背景及意义、“传统音乐与经典物理学”和“中国传统音乐(或东方音乐)与”的联系入题,对“中音乐与经典物理学及”的“大跨度对话”主题展开讨论。两位老师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审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引发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内涵研究思考,剖析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中感性认知、逻辑思维、灵感顿悟、艺术训练的内在机理与联系,提出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交叉、融合、、借鉴的重要意义。

最后,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名言“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却在山顶上汇合”,阐述了科学与艺术差异、联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随后,课程进入到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展示环节,由来自数学实验班的侯一冲等不同专业的五位同学,进行器乐发声原理认知体会和乐曲的现场表演。这五位跨学科专业的同学,都在器乐演奏上具有一定的扎实基础,他们首先介绍了自己手中乐器的发声原理,简要交流了自身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接着,演奏了一曲的G弦上的咏叹调,用一曲优美深沉的木管五重奏,把大家带入优美的音乐世界,展示了他们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技巧。同时,也让悠扬的旋律,牵引起在场同学与感性思维的有机联系与思考。

课程的高峰来临,“以音乐规则界定和表达中国传统音乐是否合适”为辩题的辩论赛正式开始,正方与反方的唇枪舌剑,道出了中文明的差异、中音乐及哲学的不同,阐明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即兴、、创新等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也肯定了音乐形式便于的特点。激烈的论战结束时,特邀评委、著名辩论赛优秀教练、人文学院韩鹏杰教授,对课程设计及辩论队同学的出色表现予以高度肯定,并且强调了学科交叉、尤其是科学与艺术交叉融合在创新思维训练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多参加辩论活动,锻炼自己的敏捷思维。

本次课程是西安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的一次大胆的与实践,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多学科教授之间的讨论、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辩论,充分调动了台上师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示了学科交叉与碰撞、科学与艺术之异同的思辩内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自信渗透于话题讨论和辩论赛之中,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相交汇的课堂盛宴。

课后,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陶涛说:“这次课程太震撼了,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有理论,有,也有过去的历史和当代的结合,对我们思维方式创新有很大。而音乐和经典物理学、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艺术与科学道从同源,也有东文明的交融借鉴,这次课程很开拓眼界,非常棒!”

“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是2020年4月获批的西安交通大学通识类核心课,该课程教师团队由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曹耿献副教授、方小笛副教授,(均拥有哲学博士学位),能动学院吴伟锋副教授、医学部耳鼻喉科陈阳静副主任医师、音乐教育中心刘俊峰老师(心理学在读博士)组成。课程采取多学科教师共上一个专题的方式,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交叉互动的有效碰撞。在国家“新工科”、“新文科”创新发展背景下,真正做到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思维训练为径”的教学,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维训练的崭新径和模式,为立德树人作出应有贡献。梦见鞭炮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04-26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04-26

浅谈整合后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开展04-26

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04-26

水利水电施工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研究04-26

让小学英语课堂“歌声”飞扬04-26

表情包的发展及其双面化运用的分析——以大学生为例04-26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4-26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研究04-26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的调适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