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当代视角

时间:2024-04-26 03:08:2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资本主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以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东剧变,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学”者的根本分歧,也是正确认识社会形态转化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历史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但是,马克思也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体现。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论断。但是,1848年2月兴起的大革命和6月的工人大起义,却很快就被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从此,马克思就用毕生的精力潜心研究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也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一样,有它自身产生、发展和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的发展规律性。这个规律性的内在动力,就是其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在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历程后,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存在发展,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因而,马克思在研究了资本的积累过程后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理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能否定这个理论吗?对此,马克思主义者与西方“马克思学”者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本来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掀起了以电子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巨大革命力量,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第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会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西方国家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实现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新科技革命又进一步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较大调整,突出表现为传统的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以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却迅速增长,同时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从劳动者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来看,农业劳动人数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从事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却不断增加。其次是脑力劳动者比例大大提升。从事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的“知识工人”增多,非知识工人减少。更重要的是,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很少会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经济产值下降近一半那样的大起大落,经济衰退也主要是增长型的衰退了。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做出了种种自我调整,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性增强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现实生产力的适应和容纳能力,为生产力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正如马克思所说:“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抗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必要性,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愈来愈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所谓“愈来愈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即资产阶级不得不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允许范围内,对其生产关系向着社会占有的方向进行有限的渐进式调整,这些调整措施包括:(1)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出现了多元化、股份制经济发展和股权分散化的趋势。(2)国有经济发展模式。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纷纷推行国有经济,为资本主义容纳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活力。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经济民主逐渐实现,劳资关系大大缓和,并建立和实施了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阶级结构的变动。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就大大地消减了。加之上层建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从而为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是否推翻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呢?他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推翻马克思的理论,这些新变化只能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而在某些西方“马克思学”者看来,当今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过时了,剩余价值的理论是一个不能证明的原理。米尔斯说:“在先进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的或物质的贫困并没有加深,与此相反,事实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一部分的剩余价值论,失去了“它的物质剥削的坚实基础”。另一位“马克思学”者海尔布隆纳说得更明确:“剩余价值的存在正像马克思当时一样仍然是一个不能证明的原理。这是一个启发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实用的概念。”二者表达不同,但都一致否定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对劳动生产者剥削的事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论调。无论是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从全球角度来看,贫困问题至今仍远没有得到解决,贫富分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扩大。所有这些,都是同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构成和体制结构及其强加于世界经济秩序等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在分析和研究了劳动价值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和揭示出在劳动力同资本交换过程中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剩余价值至今在发达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否定了剩余价值,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厦就会倒塌。可见,西方“马克思学”竭力以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某些事实来否定剩余价值论的目的,在于全盘推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是我们需要予以批判的。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它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种现实状况无疑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它的基本矛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不管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漫长,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目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生产关系既非完全适应、亦非完全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者处于一种既对抗又协调的张力结构之中。这种张力结构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虽然能够暂时地促进经济繁荣,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
  第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这一矛盾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有了长足的提高;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第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矛盾,在创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内。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依靠经济交往和文化渗透等新殖民主义手段来维护并扩大它们在发展中国家侵占的各种利益,强化“中心”与“边缘”式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上的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越来越多地占有和支配着世界的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它们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变得更加尖锐,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反对发达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日趋剧烈。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也进一步加强。但是,对外扩张和攫取高额利润的本性又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经济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仅在经济争夺中竭力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而且加紧对其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的输出,使得欧洲各国深感不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面对美国独霸全球的野心,欧洲各国加强了合作团结,以强化欧盟实力,与美国相抗衡。争权夺利的经济冲突和文化抵牾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激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二者是互相影响的。
第三,在当代科技革命和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已经由暴力革命转变为和平演化。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经意识到资本主义通过议会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财富的大量涌流,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想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在一些良性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北欧的那些福利国家,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一些接近于社会主义理想的变化。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阶级界限和意识逐渐淡漠,社会福利和保障系统越来越完善,人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精神不断加强,国家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从阶级压迫的暴力机器转变为服务全社会机构的趋向,这一切变化都有利于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强势地位,但是它在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积累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力量和内在因素。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蕴含的基本矛盾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发展和激化,另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发生着向社会主义转化的趋势。而世界上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已经在饱经风雨之后走出了各种理论误区和实践盲区,踏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且正在坚定不移地实现着社会主义的宗旨,那就是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发达的生产力和更加和谐的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转化是在一个大时间尺度中完成的,它不可能在朝暮之间实现。就此而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预断,是就一种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言的,它终究会被历史所证实。 下载中

相关文章:

视频11人“代写代发医学论文”诈骗30多万元获刑:多为初04-26

把毕业论文写在中华民族乡村大地面上04-26

会计要素的比较与04-26

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04-26

中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二04-26

中国文学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构径探索04-26

凸显浙江省温州现当代文学景观04-26

“现当代文学通讯”微信号:兼具同人性与公共性04-26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04-26

医学论文成“买卖” 代写论文网站近70万个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