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市场经济:市场化;途径
2003年党中央提出“三农问题乃重中之重”.2005年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如何解决半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农村社会在市场化过程中不能走自由化市场经济的道路,必须在政府的保护、扶持下,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市场化运作。
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是“三农问题”的根源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认识农村的各种问题,根源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农村社会的传统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发生了解体,而农村社会的解构又特别困难。
许多专家学者对三农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如:冯云廷着重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付劲松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研究:蔡跃洲利用协整等计量工具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由此对照我国政府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而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分析了经济刺激计划中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在促进农村消费方面的作用。这些分析研究,在一定层面上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但我国农村的发展问题.首先是思想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性,这不仅体现在个别农民身上,而且体现在政府决策层。
(1)“改革开放使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呈现碎样化,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必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分析农村社会结构碎样化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找出一条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途径,重新整合农村社会,建设新农村。”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的半自然经济发生了解体,农民的生活日益融人市场经济的大潮。一方面提高了农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农村传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农民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成员长期共同生活,家庭结构稳定、家庭关系和谐;邻里和睦,互相帮助;有重大活动,全村人群策群力,亲情关系重于物质利益关系;传统农村社会注重的是道德本位.而不是能力本位,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个人的能力水平。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效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物质利益关系。互相之间如果需要帮助,就必须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采取货币交换的原则。过去家境贫寒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力气或是一技之长,通过换工等方式,换取别人的帮助,维持基本的生活。如今就必须到市场上去出卖自己的能力,如果年老力衰或所长之技无市场需求,则其生活就会相当艰难。即便是传统社会浓浓的亲情也让位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首先是利益关系,过去和睦的家庭关系因为经济利益的牵扯日益变形以致解体。评价一个人不再主要依据其道德修养,而是依据其能力,尤其是经济活动能力。这样,农村作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与观念最多的阵地,不可避免地与现代的市场经济的经济利益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对立。
因此,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只可能使得农村传统思想文化被涤荡。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利益至上原则必然不可能为农村开辟一条适应我国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之路。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有组织地、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
(2)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城市化成为必然,但农民固守的传统观念又不自觉地抵制城市化的进程。传统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而城市居民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与农民习惯的传统农村社会生活方式迥然不同,这使得农民对现代城市生活有本能的抵触情绪。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还未富裕起来的农民,也无力承受高昂的房价.因此,他们更愿意生活在农村,远离城市的喧嚣。进城只是为了打工谋生,然后再回到自己安宁的故乡。就目前面临的农村城镇化而言,如果一味地放任市场化运作,走自由市场经济之路,那么城市化对农民而言,就只能是加重其负担、使其生活无序,这样的发展模式自然不可能被农民接受。
(3)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地方基层政权的稳定与正常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经济使农民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大大下降。加上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客观上使农民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加疏远。许多进城务工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其个人法定权利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原居住地地方政府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敢于抗争,这使得一些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与作风的地方政府失去了权威与公信力。目前,农村还没有城市那样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基层政府对农民的经济影响力更加微弱。加之,基层政府缺乏合理的财政收入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基层政府处理各种社会治安福利事业的能力。因此,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要求坚持政府对农村发展的主导作用。
二、通过市场经济寻找农村问题的解决思路
市场经济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百年.但中国的三农问题有其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特点.不能完全适用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研究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可以使我们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政策。
然而,不论农村市场经济的研究,还是城市市场经济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市场经济调配社会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问题。也有对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但更多的是强调社会福利的作用.这些研究大多没有真正意识到农村社会发展并不完全适用于自由市场经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和农村社会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相适应,政府应该选择适宜的农村发展道路。推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发展历程证明:农村社会走传统半自然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也是不可能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快速发展的,选择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正确选择。问题是在运用市场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定位与职能转变,直接关系到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三、农村社会市场化的途径
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在于走市场经济之路,而农村的市场化之路,需要政府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 转贴于 (一)农村社会的出路不是简单把农村抛入市场
农村因为其特殊的社会结构.形成了特殊的经营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不能简单搞市场化。尤其是我国农村在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的成分;以土地为依据形成的家庭观念更多保留了家族的特点;思想行为方式深受儒家的影响,千百年来形成的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根深蒂固。因此,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农村相当薄弱,一些农民在心里抵触市场经济的行为方式。
如果不顾条件一味地土地市场化只会使农村更加混乱。在如今研究农村问题的许多学者眼里,农村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市场化,似乎一切问题通过市场渠道来解决,就一定顺畅无阻。作为农村最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尤其需要尽快的市场化,允许自由流转。而且只要土地一流转.就可以为农民带来像城市资本那样的收益,农民就可以依赖土地富裕起来。
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农民是完全依赖市场经济富裕起来的。不论是欧洲农民还是韩国农民都依赖于政府的保护,没有政府的保护与补助,韩国农民不可能有相当于城市人口90%的收入水平。美国农民更是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美国的农村地区面临着许多艰难的抉择。……为了促经济发展,各州和地方政府所给予的税收减免目前已远远超过美国在其他经济发展项目上的总支出。”这表明:即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市场也有其有限的一面,尤其在事关国家安全与根本利益的农业问题上更是如此。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把农村硬性地拖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不仅不能使农村获得快速的发展,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引起农村社会的过度反应.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那种认为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农村的发展就是市场化的过程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二)农村市场化的合理路径
农村市场化不可能简单走市场经济的路子.尤其在市场体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往往被地方权力劫持,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力的制约,市场化就会被架空与腐蚀掉
第一,“小农经济已经走到尽头.小农阶级却不能马上消失。”农民的利益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健康的环境。如果不能建立一套民主的政权班子,农村建设的任何安排都可能难以成功。农村市场化必须在强有力的政策法规的保护下进行,尤其是土地、山林等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离开了政府健康有绪的组织、扶持,就有可能变成地方恶势力的禁脔和一些利用特权的基层干部的敛财工具。
第二,市场经济建设必须有资本投入,农村市场建设的资本来源必须由中央政府引导与扶持才可能解决。中国改革30年的市场建设,资本的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并不是依赖于经营积累获得的,而是依靠于垄断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贡献。农村市场虽然有劳动力的优势,但是垄断以及违法剥削的成本过高,不能吸引资本。因此,政府的财政转移以及政策扶持就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与国际保护。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方面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同时也依赖于低廉的农产品价格。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剪刀差已经不再需要,农产品的价格就必须相应提高。这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城市工业的转型。
日本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时往往在宏观以及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微观方面在保护农民权益、反映农民呼声,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日本农协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农协在保障日本社会基本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消除城乡差距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日本农民视为其利益的代言人。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尽快成立此类组织,为农村经济活动服务。
总之.市场经济从来就没有在农村获得完全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总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农村,或者采取价格保护,或者采取财政支持。面对国外农产品竞争则宁愿引起国际纠纷,也要在农产品关税、农产品补贴等方面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外国冲击、帮助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简单把农村建设付与市场,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农村的发展尤其不能简单市场化。因为农村问题涉及的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也不仅是农业人口的收入与发展,而是涉及到国家的基本安全,国家的根本问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以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为前提,此乃立国之本.不能完全交给市场。 免费论文下载中
相关文章:
新帝国主义,战略恐怖主义,还是天下主义?04-26
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04-26
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04-26
IJCNN论文入选 360金融行业破题方案受国际认可04-26
关于活动策划、运营都在这(5000字多个案例分析)04-26
湖北黄石网友反映商贩用沥青给鸡鸭拔毛 整顿市场(组图04-26
关于计算机专业职称评定问题的咨询04-26
胶东红色文学概念在鲁泛起涟漪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