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体要求 课程内容 关系
投稿期刊 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新世纪高校‘两课’教育与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2ZZA-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勤(1983-),女,汉族,四川峨眉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和课程设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编写出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教材,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确立党的宣传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宏观管理体制,形成关心和支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1]课程设置为四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
二、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关系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四门课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其整体性表现在:一,四门课程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编写教材内容的基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二,四门课程是一个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体系,分别从理论、史实、应用三个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2]“原理”是基础,“概论”是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是落脚点。[3]“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基础课程,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其他三门课程起着支撑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了解国情、国史。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上看,四门课程又各有侧重。“原理”课侧重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偏重于哲学课的性质。“纲要”课则侧重从讲述历史史实当中寻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偏重于历史学科的性质。“基础”课侧重联系学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理想和信念、人生和爱情、就业与择业等问题展开讲述。“概论”课则主要偏重讲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偏重讲述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属于讲述中国政治问题的课程。因此,在讲授过程当中就会各有侧重,但是总体目标上仍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目的。
三、如何有效处理四门课之间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支撑,高度统一又各有侧重的相对完整、稳定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4]那么,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艺术上有效的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好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就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应该做一定的处理。四门理论课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地方。课程内容存在重复,“基础”课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与“概论”中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重复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之间必须有很好的沟通和分工,否则难免出现重复讲述一个内容的情况。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各门课程的教书应当各有侧重,甚至某些内容若重复性很高就应该主要由一门课的教师主要讲述。
论文投稿 其次,在教学方法、手段和艺术上应该有所区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必须讲求方法和艺术而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感和不重视。我们认为应该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在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艺术表达形式上有所区别,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5]“原理”课主要讲述的是哲学问题,这要求教师在讲授中能做到深入浅出,结合实际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并且形成哲学的思维模式。“基础”课主要涉及学生的实际问题,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有所调查,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纲要”课主要偏重讲授历史史实,但不能以铺成历史史实为教学的重点,而要把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在讲授历史事实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论”课的讲授要既要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又不能太偏重史实的讲授,要在突出讲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实践性。
欢迎咨询:客服QQ:381256000 垂询电话13081601539 论文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相关文章:
初中生爱国主义演讲稿04-26
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稿04-26
爱国主义演讲稿04-26
弘扬爱国主义演讲稿04-26
爱国主义演讲稿题目04-26
12.9爱国主义演讲稿04-26
爱国主义的演讲稿04-26
爱国主义精神演讲稿04-26
传承爱国主义演讲稿04-26
大学爱国主义演讲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