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对董秋斯文学翻译成就探究

时间:2024-04-26 02:54:43 5A范文网 浏览: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1921年,董秋斯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之后,董秋斯先生担任燕大学生会之职,与同学一起成立燕大文学会并合编《燕大周刊》,积极向国内宣传文学。1926年,在经历了“二一八”之后,董秋斯先生更为殷切地向往着社会。在同一年内董秋斯先生完成了大学学业,来到了广州并在此任教,并接触到了一些马列主义刊物,这里当时是全国的策源地。在同年12月初,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因此由广州北迁至武汉,遂即武汉成为当时中国的中心。因此,与同学一起,董秋斯先生也随即奔赴武汉,加入当时的国民军,并在其第十一军的部中从事宣传工作。在1927年2月,董秋斯先生主编《血》这一理论周刊,继续向中国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的先进思想。然而这一情景没过多久,蒋介石、汪精卫就相继了国民,董秋斯先生亲眼目睹这一全过程,深刻地认清了只有才能领导中国胜利的道理。

在1928年,即便卧病在床,董秋斯先生但凡体力稍微好转,就开始一头扎进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中,并以高度热情阅读所能找到的苏联文学作品,尽力从中汲取营养,从中汲取力量。在读鲜明地刻画苏联结束内战向社会主义建设过渡中一连串重要问题的《士敏土》一书过程中,董秋斯先生为其人物情节所深深。该书描绘了那些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的艰苦历程。于是,董秋斯先生决心将该书翻译介绍给中国。当然,鲁迅先生在和物质上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为本书作了《代序》和《图序》。从此,他便和翻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本书也是他所翻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123。在中国上海宣传部的挚友张采真的大力举荐下,病中的董秋斯先生接办了《世界月刊》,这是的一个外围刊物。在该刊刊载了“田中奏折”一文之后,董秋斯先生便与史沫特莱及其国际反战友建立了情谊。在1931年,经史沫特莱的推荐以及地下党的批准,董秋斯先生与国际共运中隐秘战线的杰出人物、第二国际东方局领导佐尔格直接建立起联系,并积极参加该局的工作。

尽管中国翻译实践历史源远流长,但中国翻译理论的体系性却显得相对薄弱,往往只是个别翻对实践的总结,常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早在1950年,董秋斯先生就在其《翻译的标准和重点》中特别强调,反观中国,翻译史虽有几千年,翻也以千计,但专门研究翻译的人却奇缺,翻译多为片断的经验之谈与供临时参考的条例。尽管这些名贵的经验有很大功效,但是终究不能自成体系,不是广泛调查研究之大成。由此可见中国翻译理论问题之所在。在1934年,董秋斯先生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其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导致了本身的右肺完全被压缩,截去八根肋骨。自此之后,在上海生活的11年中,除下治病与开展地下工作之外,董秋斯先生将本身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翻译引介外国文学作品的事业上来了,开始不分昼夜地为中国奉献本身用生命换来的名贵财富。在这一过程中,对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翻译是费时最多的,要原着的语言风貌,130多万字的巨大翻译工程是从1938年就开始翻译的,1949年该书的上半部得以出版,再到1958年最终完成。这是一项多么需要坚韧的毅力与扎实翻译功底的工程。后来,茅盾先生也指出,与旧译本相比,董秋斯的英文转译本更好。董秋斯先生还翻译了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索溪》,向中国人民译介了该书中描绘的上世纪30年代在索溪原始森林的苏联人民如何与大自然作斗争并最终建起一座大型造纸厂的动人故事

董秋斯先生一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并且做事总是特别强调要全心全意,其对翻译的态度也正好像他的为人处世。此外,董秋斯先生还翻译过其他的诸多优秀作品,如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奥茨本的《分析学与辩论》(再版时恢复原名《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美国着名作家爱尔文?斯通的《杰克?伦敦传》、加德维尔的《跪在上升的太阳下》与《美国黑人生活》、多丽兹?莱辛的《高原牛的家》、保加利亚着名作家艾林?彼林的《安德列希科》、斯坦培克的《红马驹》与《相持》、以色列着名作家罗兹?吴尔的《安静的森林》等。在1945年底,董秋斯先生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促进会,并当选为兼宣传部长与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此后,董秋斯先生在《》周刊发表了不少反对美帝国主义与的文章,还翻译了一些进步作者撰写的向世界关于我解放区状况的优秀文章,如《外火与中国内战》等。在1949年,董秋斯先生主编《翻译》月刊,专门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成就,广泛传达党在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之后不久,董秋斯先生出任“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负责发现和培养新中国的翻译人才,团结国内外各种翻译人才,大力提升中国翻译界的翻译水平。在1950年,董秋斯先生被调至,主编《翻译通报》,负责联系全国翻译工作者、调查研究、交流翻译经验等。在1953年初,董秋斯先生亲自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创办的月刊《》(1959年更名为《世界文学》)的副主编[2]78。测试我的另一半

总而言之,董秋斯先生十分重视翻译的理论建设与组织工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提出要着力建立中国本身的翻译学的宏伟构想,其翻译思想对其翻译实践具有重要影响。董秋斯先生毕生十分重视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并一直亲力亲为地从事着这项伟大翻译工作。董秋斯先生认为,翻译工作并非不学就会的,翻译的价值不在创作的价值之下,也是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的,文学翻译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再创作艺术。董秋斯先生指出,文学翻译可以凭借科学阐述与研究找出规律性东西,因而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应该依靠集体之力搜集、整理、提炼翻译移植之,并从中总结出体系化的翻译理论。来源青年导网)

相关文章:

酒类B2B粗暴破局,如同乞丐碗里抢饭吃04-26

【原创信息图】2015年度中国B2B网站投融资情况一览表04-26

淘金地助推传统企业走向B2B营销大市场04-26

B2B时代,经销商的核心价值如何升级?【B2B三篇之三】04-26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04-26

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04-26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04-26

药品质量与标准愈发受临床关注 专家探讨构建质量管理04-26

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年度报布 数字综合体将成发展趋势04-26

“申杯”首届全国质量管理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征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