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论文第七篇:《体育与健康》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确立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手段相统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工作的共同特点,也是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该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改过程中尚存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化。
关键词:体育教学;研究;素质教育;转化;
由于国家政策提出的 健康第一 的体育指导思想,下设的各类院校都开设了体育健康课程。课程的开设,并不等于学校的决策者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认识上存在的严重误区,对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新课程理念的实质并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该文章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讨论,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概念的界定
1.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世界卫生保健领域提出的一项新的战略措施,也是干预措施。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保健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健康教育在我国长期被称为 卫生教育 卫生宣传教育 ,由于历史原因, 卫生教育 经历了一段坎坷的道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逐步恢复起来。
1988年和1991年召开的第13届、14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100多个国家的健康教育专家和代表再次探讨了健康教育的含义,着重指出: 健康教育绝不是一般卫生教育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是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国内外学者对健康教育的定义: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总体战略,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传播一定的健康知识,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1.2体育教育
2002年8月12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体育课的性质:在第一条中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第二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 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和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确定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 。
2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区别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两者的教育方式不同。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以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理性的培养为主,而体育教育则是以学生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的培训为主。其二,两者的体现方式不同。健康教育侧重于对身体的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而体育教育是对身体体能的增强。其三,两者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同 。
3目前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只不过是提法上的不同,较之以前的体育课没有多大区别;另有教师认为以前的体育课完全错了,现在体育与健康课提倡 以学生为本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只要学生愿意玩,感到快乐,在体育课上干什么都行,不用拘泥于常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淡化技能教学。以上两种认识,都是从单方面进行的理解,没有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从思想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两种说法给体育工作者造成了思想上的误区:首先,他们认为两者的教育内容相对一致;其次,体育教师与健康教育两者之间根本不沾边, 联系不到一起。
3.2体育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正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差别,导致体育课的五花八门。有的学校尽管也在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但却流于形式,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改革, 换汤不换药 ,并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有的学校则片面追求 以学生为本 ,搞快乐体育,任学生 我行我素 ,课堂秩序杂乱无章,致使体育教学内容无法传授、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3.3教学效果及学习成绩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和可操作的评定体系
体育课改之前,各学校学生成绩基本是以体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为评定标准,相对统一。但明显缺少健康教育因素,没有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课改后,有些学校提出学生体育成绩应注重体育学习过程的评定,注重学生个体的纵向评价;有些学校甚至提出让学生自我评价,给自己打分。这种评价缺少科学根据, 亦缺少理论依据;还有些学校课改后,仍然以单一的技术技能为成绩评定标准,显然不符合体育健康课的改革需求。据调查,没有一个适合体育与健康教改下针对学生学习成绩而制定的成文的评价体系。处于 各自为政 状态 。
4对策与建议
4.1确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指导思想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接受体育内容,也是他们在接受体育系统教育的最高学府,这一时期的学习同时也是体育健康理念形成的重要过程,大学体育内容中,对运动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将会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所以在确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针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同时要对大学体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思想进行深化和改革,将影响大学生一生的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变成学生注重运动健康与健康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彻底改变学生的体育学习思想,真正引导学生享受健康运动的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接受体育课程带来的运动和健康生活理念。鉴于此,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体育保健运动为主,教授学生真正体会运动的价值,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并能严格遵守体育运动的规章制度,使其乐于锻炼,崇尚健康,最终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4.2深入进行教学研究,确立新型教学模式
体育课改内容要包含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从几个方面入手,系统综合性地确立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新课改内容虽然崇尚运动健康,也要体现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性,将 体育运动时第一大健康运动 作为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中通过室外体育课、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学校运动队等多方面的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教授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教授学生如何科学的锻炼、健康的锻炼,通过以上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爱好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晨练、课外练习、体育课上运动做成一个个的示范课件上传到校园互联网共享区域,在每一个示范的课件中我们将运动的详细步骤进行讲解,对练习的内容、要求、规则等都做出了详细的注释,同时对运动所产生的原理以及最终的运动结果等做备注。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可以将课件中适合自己运动模式的类似课件进行筛选和总结,从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真实的课件教学,以及身边同学的真实运动体验,更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运动中取其运动精华,去其糟粕,学生更有积极的运动热情和运动的方向,由此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取舍,进而变成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养成习惯,最终达到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4.3必须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提高
体育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的体育技能和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和体育领域相关的多方面知识内容。比如,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健康知识等,只有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能充分整合到一起,再结合体育教学模式的整改内容,全面系统地运用到教学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所以,大学中更应该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在体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要不定期地对体育教学进行体育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对继续教育内容要进行评定,实行奖罚机制,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4.4体育教学效果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我们要突出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最终,我们不能仅仅靠某一项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沾沾自喜,要能够突出健康教育及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考点,即:体育实践教学中应加强技评及量化指标的评定;将学生的体能测验成绩列入评定范围;增加健康理论知识的评定;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质的评定。
相关文章:
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04-26
论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04-26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04-26
略谈当代散文的发展走向04-26
基于新课改的高质量高中英语课堂构建04-26
对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探讨04-26
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04-26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