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观点和文字
材料是基础,观点是灵魂,文字是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内容,文字是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文字要自然流畅,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 文以载道 。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二、准备和动笔
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会写文章的人,一般总是三步过程。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腹稿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出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干锤百炼。
不会写文章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模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三个阶段。
1.近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腹稿,列出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 打腹稿 是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幄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2.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文章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文章。 题目 和 引言 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 材料和方法 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 实验结果 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 讨论 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结论 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文章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论文。这整个过程就是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远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文章,这就要看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水平又影响着作者作品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写论文主要是时间计划安排,还有执行力,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需要翻阅很多的文献资料。如果还想深入了解建筑论文的写作方法以及相关范文案例,可以查阅本站的建筑论文栏目。
相关文章: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的探讨04-26
网络视频系统在输油公司的应用04-26
投资项目财务综合评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04-26
一阶RC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04-26
AutoCAD应用的一些技巧及体会04-26
基于GIS 的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平台04-26
如何利用局域网恢复计算机系统04-26
无线通信系统通道校准算法研究04-26
用于英文字母识别的三种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04-26
浅论计算机虚拟实验室的建设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