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生参与规律的休闲体力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自主选择权、生活条件、社交网络发生了较大地改变。高中时期,高中生的首要任务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因此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高考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且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长时间地远离父母独自生活,社交网络以高中同学为主。进入大学后,课程安排的紧凑程度明显降低,大学生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从家庭生活转变为校园集体生活,社交网络也以大学同学为主。然而,大学生并没有因此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休闲体力活动在大学期间迅速下降。休闲体力活动是体力活动中能量消耗最显著的部分,该部分的快速下降,必然会导致总体力活动的下降1。同时,体力活动的益处,休闲体力活动也全部满足。大学生进行规律的休闲体力活动,可以增加幸福感,减少患 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反之,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缺乏体力活动,不仅在大学期间会引起体质健康问题,还会导致生命后期的健康风险增加2。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等居高不下的问题3,与之相对应的是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在体质测试中不合格的人数也持续增加。为了促进大学生规律地参与休闲体力活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院在1995 年提议成年人 每天参与超过 30min 的中等强度的休闲体力活动 4。
1.1.2 锻炼社会支持是大学生进行休闲体力活动的重要外生因素
锻炼属于体力活动,大学生获取一定的锻炼社会支持后,可以从外部为锻炼习惯的保持提供动力,同时也能够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锻炼的社会支持不足是制约大学生锻炼的最大阻碍因素,例如,难以找到其他人一起参与锻炼,从而放弃锻炼6。国外学者认为相比解决诸如体力活动设备、空间等问题,增加锻炼社会支持是一种低成本、可持续、更直接的促进方法7。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给予准备开始锻炼或已经参与锻炼的人群各种支持能够有效地促进体力活动1。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来自于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促进体力活动水平的提升。梁森的研究指出,随着大学生的人际支持增多,体育锻炼量也随之增加。2李先雄等人发现,家庭支持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3。何倩贤发现大学生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能够促进体力活动的提升4。刘尚礼的实验肯定了教师在大学生课外体育自主锻炼中的效果5。Belanger 发现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和体力活动呈正相关6。Cavallo 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的尊重支持能够直接影响体力活动7。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休闲体力活动和职业、交通、家务体力活动相比,是体力活动中能量消耗效益最显著的部分。锻炼社会支持是促进休闲体力活动直接、低成本、可持续的重要外部因素。本研究重点聚焦上海市大学生重要他人提供的锻炼社会支持的功能与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首先,了解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量和四种不同功能社会支持(情感性、信息性、工具性、同伴性)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大学生不同性别、年级、体质指数分类在休闲体力活动量和锻炼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不同锻炼社会支持程度与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最后分析,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量的关系,以及锻炼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量的影响。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社会支持是针对锻炼情境下社会支持,而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一般社会支持,即对于所有情境都包括的社会支持。此外,本研究的社会支持是从社会支持的功能来探索的,没有对重要他人进行区分,能够更深层次的对社会支持的实质内容进行全面探索和解释。本研究在了解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水平和四种不同功能(情感性、信息性、工具性、同伴性)的基本情况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探索了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并且深入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体质指数分类的大学生在休闲体力活动水平和锻炼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不同社会支持程度与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丰富了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体力活动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我国大学生体力活动促进研究领域的理论内容。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对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的促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通过锻炼社会支持促进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奠定实证研究基础。本研究聚焦重要他人对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参与的作用,重点探究了不同功能(情感性、信息性、工具性、同伴性)的锻炼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并讨论不同性别、年级、体质指数分类、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差异,通过实证依据,引导家长、研究者、教师等相关人员重视锻炼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锻炼社会支持
锻炼社会支持是社会支持的分支,在学界,社会支持的出现要早于锻炼社会支持。国外对社会支持的关注,始于美国二战后社会动荡,频繁发生的自杀事件1,社会支持的概念在学术界被引用,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心理学领域。之后,社会学、体育学等领域也开始研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不同领域对社会支持的界定各不相同。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经常从心理应激的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从家庭成员、亲友、同事以及社区、组织、团体等社交网络中获取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可以减轻接受社会支持的一方的应激反应,缓解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提升社会适应的能力2、3。在社会学领域,社会支持的研究人群常以社会弱势群体为核心,弱势群体是资源配置处于劣势地位,存在困难的各类群体。例如,学者丘海雄对下岗工人的社会支持进行研究4。陈成文将社会支持的接受者的范围限定为社会弱者1。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强调无偿帮助。在体育学领域,社会支持概念存在两种使用情况。第一种是一般性的社会支持,强调对人们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张莉、徐卫华、董宝林等人仅对一般性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测量2、3、4。第二种是锻炼社会支持,仅针对锻炼情境下的社会支持,不包括对生活、学习等其他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陈善平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个体感受重要他人对自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直接帮助或精神的鼓励支持5。周热娜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促进居民进行身体活动而获得的运动支持6。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虽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概念不同,但是具有三个共同点,第一,社会支持是一种帮助和支持行为。第二,社会支持是来自外界的人际网络,不是个人内部产生的支持。第三,社会支持既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质上的支持。因此,本研究借鉴陈善平的观点将锻炼社会支持定义为: 大学生感知来自重要他人对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直接帮助或精神的鼓励支持 。
..........................
2.2 锻炼社会支持的理论
2.2.1 锻炼社会支持的来源
通过表 1 的文献归纳发现,发现国内外大部分文献中锻炼社会支持的来源以家庭(父母)和朋友(同伴)为主,有些研究会将教师支持纳入社会支持的来源。这是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寒暑假时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因此,接触的人群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固定,所以,本研究中将社会支持的来源定义为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同伴等。
表 1 锻炼社会支持的来源归纳 2.2.2 锻炼社会支持的功能
Hohep(a2007)对参加体力活动的学生的鼓励支持进行调查1,Cavallo2(2013)、Belanger3(2017)将社会支持分为信息支持、尊重支持、陪伴支持。钟涛(2019)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同伴性支持4。何倩贤(2019)将社会支持分尊重支持、情绪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5。
通过表 2 的文献归纳,发现关于社会支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情感性支持:钟涛的研究中情感性支持的概念有两种含义6,一是指为大学生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例如,对大学生说 继续坚持锻炼,你肯定能变得更好的,加油。 在何倩贤的研究中将其称之为情绪性支持。二是对大学生参与休闲体力活动中的进步和努力提出表扬和肯定。例如,表扬大学生 你比第一次的练习进步很多,真棒。 在何倩贤的研究中将其称为尊重支持。钟涛、何倩贤、Cavallo、Belanger 等人的社会支持都包括情感性支持这一分类(2)信息性支持:大学生的信息性支持包括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获取物质上支持的方法。例如,告诉大学生 运动时饮水,要少量多次。 何倩贤、钟涛 Cavallo、Belanger 等研究的社会支持分类都包括信息支持。(3)工具性支持:可以理解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提供物质上的实际帮助,例如,为大学生提供运动所需的场地、器材以及监督大学生锻炼。何倩贤、钟涛等人的研究对社会支持的分类都包括工具性支持。(4)同伴性支持:同伴性支持是指陪伴大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帮助大学生制定体育锻炼的目标和计划等,例如,在一起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提供指导以及锻炼结束后互相放松。Cavallo、Belanger、钟涛对社会支持的分类中皆包括同伴性支持。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6
3.1 研究对象 .................................. 16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20
4.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基本情况 ..................... 20
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基本情况 ............................. 22
5 结论 ............................ 38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基本情况
表9 列出大学生学校、年级、年龄、性别描述,最终纳入的总样本量为 830人,(平均年龄 21.24±2.63,男生占比 45.9%),一共调查了八所学校,其中复旦大学 95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1.4%),上海大学 91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1.0%),上海体育学院 111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3.4%),上海师范大学 101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2.2%),上海财经大学 126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5.2%),上海理工大学 86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0.4%),上海海洋大学 131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5.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89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10.7%)。按年级划分,大一 203 人(占比 24.5%),大二 144 人(占比 17.3%),大三 100 人(占比12.0%),大四 102 人(占比 12。3%)、大四及以上 281 人(占比 33.9%)。
表 9 大学生学校、年级、性别描述(n=830)
................................
5 结论
(1)本研究中的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以步行为主,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最少。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满足休闲体力活动的推荐量。
(2)大学生在不同性别、体质指数分类、社会支持程度和休闲体力活动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的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优于女性,肥胖人群的休闲体力活动优于低体重人群,对于中等强度的休闲体力活动,中等和高社会支持人群的体力活动量都高于低社会支持人群。对于大强度的休闲体力活动,高社会支持人群的体力活动高于中等和低社会支持人群。因此,需要对女性的休闲体力活动参与采取措施,鼓励低体重人群进行休闲体力活动,对中等强度的休闲体力活动给予一定支持,对大强度休闲体力活动给予高社会支持。
(3)大学生获取的情感支持最多,工具性支持最少。不同性别、年级、体质分类指数的锻炼社会支持没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工具性支持。
(4)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同伴性支持都和大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呈正相关。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同伴性支持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正相关。四个功能中,只有同伴性支持可以预测大学生中等强度、大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量。锻炼社会支持能够促进休闲体力活动的提升,但只有同伴性支持可以预测休闲体力活动。
参考文献(略)
这是一篇电大作文网精选的社会学论文范文,如果想看更多关于社会学论文的范文,可以收藏本站也可以直接到本站的社会学论文栏目。
相关文章:
医学硕士论文写作经验总结04-26
行政管理论文: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面临的困境和创新措施04-26
企业管理论文选题方向04-26
软件工程论文精选题目80例「精选选题」04-26
管理论文: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财务人员问题和转型04-26
法学论文:疫情背景下国内外海事主管机关执法方式的创新04-26
管理学论文精选题目50例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