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经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自贸区的设立普遍对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结果发现,在分批次实证研究时,上海自贸区进出口贸易效应为 0.949,第二批自贸区进出口贸易效应为 0.598,后续第三批设立的沿海自贸区的进出口贸易效应也显著为正,这与现状分析的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前文理论与现状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为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高水平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中国自贸区),并于 2013 年 9 月 29 日正式设立中国第一个自贸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 年 4 月 21 日,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2017 年 4 月 1 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2018 年 10 月 16 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2019 年 8月 30 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和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2020 年 9 月21 日,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至此,中国 21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铺开,形成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覆盖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的广大区域。新时代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倒逼经济改革、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目标,积极发挥试验田的作用,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自贸区已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自贸区战略自实施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由 2013 年的 41590 亿美元增长至2019 年的 45761 亿美元,增幅达 10%①。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否受到自贸区战略实施的影响,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实施能否促进当地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是否具有时间效应,这对中国自贸区战略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调整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有关中国自贸区的研究多集中于自贸区的发展现状(王瑗媛,2018;王丽霞,2019;张秋霞等,2020)、经济效应(洪爽,2018;郎丽华等,2020)、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李世杰等,2019;黎绍凯等,2019;聂飞,2019)等方面;相关实证研究也多是围绕自贸区总体经济效应展开(应望江等,2018;张军等,2018;叶霖莉,2020),其中从贸易效应层面进行的实证分析也基本是以单个或第一、第二批次设立的自贸区为研究对象(谭娜,2015;郑梦晨,2018)。但是中国自贸区战略实施至今,已设立六批次共 21个自贸区,若仅以前两批次设立的自贸区为研究对象,难以全面评估自贸区设立的贸易效应。因此,本文扩大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围,将已设立的前五批次自贸区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这不仅是对现有研究的延伸,也可以更好地考察不同发展阶段设立自贸区所带来的贸易效应是否有所不同。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自贸区概念的界定
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和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设立的目的虽然都是为了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商务的发展(陈倩冰,2014),但是自由贸易园区不同于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园区源自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的 自由区 (Free Zone)概念,是国家内部区域的一种制度安排。世界海关组织在《京都公约》中将其定义为: 自由贸易园区(FTZ)是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而言,通常视为关境之外 。而自由贸易区源自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Organization,WTO),最早出现在 1947 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当中,涉及的是两个或多个国家间的一种特别约定(徐晨,2013)。本文涉及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中国自贸区)属于自由贸易园区的范畴,即 FTZ 概念下的自贸区。
2.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相关研究
(1)国外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相关研究
就现有研究而言,更多文献集中于对跨国自贸区(FTA)的分析,而对一国国内设立的对外自贸区(FTZ)的研究相对较少。Johansson.et(1997)、Cernat(2001)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设立的贸易效应,发现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增加了地区的出口总额,促进了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出口加工区设立产生的贸易效应也有所不同,具有外向型贸易战略的国家的出口贸易促进效应更加明显。Sargent.et(2001)认为出口加工区和区域贸易协定的设定,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为提高当今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的财富创造效果而采用的两项共同举措,均能促进墨西哥对外贸易的发展。Seyoum&Ramirez(2012)以美国第 110 议会提案为例,指出自贸园区的建立会增加国内对国外商品的需求。Siroën JM Yücer A(2014)在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自贸区的设立之所以能够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它的设立能够减轻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自贸区通过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的增加,促进本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Picarelli(2016)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 1993 年至 2009年尼加拉瓜市级贸易数据,发现出口加工区能够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二章 中国自贸区贸易效应的机理分析
2.1 贸易促进效应
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自贸区的出现是自由贸易理论和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稳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自贸区利用试验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实验与探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关税同盟理论可知,自贸区的设立将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带来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此外,自贸区成员国内部的贸易创造效应会增加成员国间的贸易量(Viner,1950)。
自贸区通过实行降低或免征区内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等措施,使得区内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持续上升,为企业出口和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区内优惠的贸易政策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与投资,跨国公司从全球采购低价高质资源进行生产,又将制成品销往世界各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拉动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王利辉和刘志红,2017;成艳萍,2020)。
.......................
2.2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自贸区的设立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转型、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弗朗索瓦 佩鲁以及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中心总是开始集中在少部分条件较好的区位,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的增多,点点相连,形成轴线,吸引有利条件向轴线两侧聚集,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依据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自贸区设立利用其区位优势,发挥先行先试试验田的作用,以点到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促进外向型产业在自贸区及周边地区形成集聚,并逐渐成长为外向型经济增长极,与区内相配套的产业沿着轴线集聚,进而构成外向型经济空间结构体系,发挥自贸区 高端产业集群效应 ,成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力(叶修群,2018)。
中国前期建设的多为沿海自贸区,依托沿海港口设立,利用局部制度和地理经济优势参与到全球贸易,带动沿海城市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几批次设立的自贸区多位于内陆城市,战略目标也有所偏移,起着战略支点与连接点的作用,通过对以往粗放型产业架构的调整,加快内陆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进程。综上所述,自贸区战略通过以点到线、以线到面的方式,辐射带动自贸区周边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 3-1 中国 21 个自贸区布局图 ............................
第三章 中国自贸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13
3.1 中国自贸区的发展概况.....................................13
3.2 中国自贸区进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13
第四章 中国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31
4.1 模型设定.............................................31
4.2 数据说明........................................34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56
5.1 研究结论......................................56
5.2 对策建议.......................................57
第四章 中国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
4.1.1 模型介绍
自贸区的设立是国家推进的重要政策性试验,对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检验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刘秉镰,2018)。通过对以往有关贸易效应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实证研究模型一般包括事前模拟研究和事后研究两种,其中事前模拟研究主要包括 CGE 模型和 GTAP 模型;事后研究主要包括贸易引力模型、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等。国内学者对自贸区经济效应评估最常见的方法为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张军,2018;刘秉镰,2018)。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与合成控制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自贸区设立的贸易效应,分批次对比研究自贸区设立对当地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及出口贸易的影响,并结合合成控制法对上海自贸区的贸易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
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DID)是近年来估计政策效应的常见方法之一。该方法将自贸区视为一种 准自然试验 和随机试验(陈林、伍海军,2015)。本文将设立自贸区的地区作为处理组,其他未设立自贸区的地区列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比较分析。
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CM)由 Abadie 和 Gardeazabal(2003)首次提出,用以研究西班牙巴斯克地区恐怖活动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若干个控制地区进行加权组合得到一个最佳的 合成地区 ,通过将 真实地区 与 合成地区 的变量值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到政策的实施效应。本文通过对自贸区设立前的控制组进行拟合,得到合成控制组,从而预测出自贸区设立后处理组的反事实值,计算出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差值,即为合成控制法得到的自贸区设立的贸易效应。合成控制法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根据运算得出线性组合的最优权重,避免了主观选择控制组的随意性。
表 3-1 前五批次自贸区所在省市进出口贸易额增速对比(单位:%)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有关自贸区贸易效应的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其次从贸易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以及贸易便利化促进效应五个方面分析中国自贸区设立对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作用机制;然后分批次、分层次介绍中国自贸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最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与合成控制法分批次实证比较研究中国自贸区贸易效应,并以上海自贸区为例进行反事实检验。
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自贸区的设立普遍对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结果发现,在分批次实证研究时,上海自贸区进出口贸易效应为 0.949,第二批自贸区进出口贸易效应为 0.598,后续第三批设立的沿海自贸区的进出口贸易效应也显著为正,这与现状分析的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前文理论与现状分析。
2.沿海自贸区的贸易促进效应要大于内陆自贸区。第三批次设立的自贸区既包括辽宁、浙江沿海自贸区,也包括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内陆自贸区,将沿海和内陆自贸区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效应。沿海自贸区设立的进出口贸易效应为 0.370,内陆自贸区设立的进出口贸易效应为0.008,这表明第三批沿海自贸区产生的贸易促进作用要大于内陆自贸区。
3.不同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存在异质性。不同地区自贸区设立所产生的的贸易效应不同,本文研究发现,对同一自贸区而言,其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与出口贸易并不一致,比如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市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要大于出口贸易,而广东与福建自贸区对当地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要显著于进口贸易;对同一批次内的不同自贸区而言,自贸区贸易效应的作用程度也不相同,比如第三批设立的自贸区中,湖北自贸区的设立对湖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除湖北自贸区以外的其他六个自贸区,无论位于沿海还是内陆都显著促进了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超宽带无线通信的一种快速同步捕获算法04-26
GPRS通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端软件开发04-26
一种改进的移动Agent主动通信算法04-26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04-26
图像检索中的元数据分析04-26
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的研究04-26
多路温度巡检系统的硬件设计04-26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