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学校班级规则思考——以L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时间:2024-04-26 02:47:0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这是一篇优秀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以L幼儿师范学校为例对幼儿师范学校班级规则进行深入的思考,文本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中职学校班级规则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各类中职学校班级规则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升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

摘要:基于本研究的调研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中职学校,对其班级规则进行追踪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对话法、课堂观察法、文本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中职学校班级规则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各类中职学校班级规则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升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选题主要来自三方面考虑,一是基于我国建设高质量幼儿教师队伍的时代要求;二是源于目前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幼师学校)班级管理面临诸多困难的现实需要;三是由于改善和提升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现状的迫切要求。因此,本研究聚焦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关注幼师学校的发展。
1.提升幼师教育质量的时代要求 2018 年 9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予以加强。11 月 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校。①2019 年 4 月 12 日,全国政协―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累计缺口达 65 万人,由于幼师专业设置门槛偏低,生源质量缺乏保证。中职招生已占每年学前教育招生的 60%,成为幼儿师资的供给主体,但中职培养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需求。因此,我国幼教师资面临的问题是既要补供给之需,又要着力提升幼教队伍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幼有所育‖,将学前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职幼师学校是培养未来幼儿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管理能力、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的幼儿师资还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优、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此外,生源质量差、学生管理难、办学水平低、管理能力不足等也是当前中职幼师学校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2.回应幼师班级管理特殊性的现实需要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生活的最重要单元。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是否高效,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中职幼师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主要在 300 分左右,入学门槛低,不可避免有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生源素质不高是限制中职幼师学校班级管理的现实问题。幼师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年龄在 16-19 岁之间的青春期女生,一方面学生喜于彰显个性,但思想尚不够成熟,追求崇高理想的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班级管理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幼师专业女生的比例高达 98%,纯女生班级的现象非常突出,这给幼师学校的班级管理带来进一步的困难。因此,幼师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的班级管理制度和模式。如何回应这种特殊性带来的挑战,是幼师学校班级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和访谈等研究工具对 L 市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案例学校班级规则的经验和特点,探讨当前中职学校班级规则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为幼师学校的班级规则提供一点建议和参考
2.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 L 市幼师学校为例来探讨班级规则现状及改进对策,力图通过调查,更加清晰地把握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现状和困境。基于详实的调查和访谈进行思考和分析,为幼师学校班级规则问题提供建议。
(1)理论意义
国内外关于班级规则的研究主要面向普通中小学,较少涉及中职学校,关于中职幼师学校的班级规则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研究希望在梳理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现状,分析班级规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师学校的班级规则提供现实依据,丰富相关研究。
(2)实践意义
首先,本研究通过分析幼师学校班级规则中的问题及原因,探索班级规则的有效提升途径,可以引起幼师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对班级规则的关注和重视,使幼师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将规则管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学校管理之中。其次,本研究对幼师学校班级规则改进措施的探索,也会成为探索幼师学校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引导幼师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幼师学校特殊性,探索并建构具有幼师学校自身特色的班级规则。 表 1.1 不同学者关于班级规则意义和价值的观点
表 1.1 不同学者关于班级规则意义和价值的观点 .....................

二、理论基础

(一)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思想是近代以来最具影响的教育思想之一。主体教育理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启发性教育思想,它的形成也吸收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教育论、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哲学研究、教学认识论以及教学实验论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主体教育理论以哲学中的主体和主体性概念为理论武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①随着主体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又出现了主体间性、类主体等概念,并开展一系列主体教育实验。我国的主体教育理论研究先后提出了―三体论‖到―二体论‖、从―师生主体论‖到―教育主体论‖等观点,但在教育理念上,学者们基本已达成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共识,主体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②主体教育理论坚持以生为本,期望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在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互动交往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主体性水平。
根据主体教育理论,班级规则的价值取向,首先应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级规则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学生的班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班级规则不仅反映班级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而且也影响着学生民主意识的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班级规则发挥着管理的功能,但其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由成长与发展。在班级规则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规则内容,更要培养态度,塑造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教育的目标来看,中职幼师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规则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之后的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从个体发展来看,中职幼师学生年龄逐渐成熟,自主意识不断发展,渴望民主平等地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从社会的层面而言,当今世界的发展变革要求中职学生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适应社会。因此,在班级规则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肯定她们的主人翁地位,这样既有利于实现有序的班级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二)社会系统理论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是西方当代管理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活动协作的系统,组织中的成员都是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在协作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人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是拥有有限理性、具有自由意志和决策能力的个体。①组织协作系统包括三方面的基本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其中协作意愿的前提是要有组织共同的目标,之后通过交流沟通与共同努力形成合作行动,而维持合作系统平衡需要从有效诱因、维持组织的权力和民主决策三方面进行。
在系统交流视角下,班级规则是学生和教师在交往中,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互动模式。根据社会系统理论,班级规则应坚持系统交流的原则,加强师生互动合作。传统管理思想之下,班级的互动模式往往是单向的,教师处于发号施令者的地位,是班级规则的发布者和执行者;除了班干部承担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责外,大多数普通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规则、服从管理,很少作为主人翁参与到班级规则的执行和实施中,也鲜有机会和途径表达意见,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少。社会系统理论对中职幼师班级规则的启示是应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信任与交流,实现共同管理。班级规则的实践,首先要基于班级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激发班级内部每个成员的协助意愿;其次,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协作制定有益于实现集体目标的班级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处罚措施,当规则落实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民主建议,可以组织班级内部的讨论,让学生协商沟通去调试冲突、解决矛盾、完善规则。系统交流的理念之下的班级规则,不仅可以达成共识实现管理目标,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 表 3.1 预测问卷问题分布
表 3.1 预测问卷问题分布

.............................

三、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现状审视 ............................ 19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19
1.研究对象的选取 ..................................... 19
2.研究工具的设计 ................................ 19
四、幼师学校班级规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
(一)幼师学校班级规则问题分析 ............................... 34
1.不同主体的班规认知总体水平有待提升 .................................... 34
2.班规制定主体单一,缺乏民主性,内容形式千篇一律囿于量化 ............. 35
五、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提升策略 ............................................ 45
(一)教师转变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提升班规认知 ......................... 45
(二)坚持民主协商,结合班级实情,创新班规制定 ..................... 46

五、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提升策略

(一)教师转变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提升班规认知
幼师学校不同主体对班规认知存在差异,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未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升幼师学校班级规则建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从根本上说,班级规则最终是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提升对班级规则的认知。
教师从生本理念出发转变对班级规则的认知,要意识到班级规则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班级管理和维护秩序,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应看到班级规则的深层价值,充分利用好班级规则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规则,法制社会有法律条款,玩游戏有游戏规则,工作有职场法则,学校有规章制度,班级有班级公约。建立一个真正有序的社会,不可能没有规则,一个人要想好好生活,就必须遵守规则。教师要意识到规则既是约束,又是保护,没有约束就没有保护,要挖掘班级规则深层次意义,让学生明白规则的意义,树立规则意识。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利用班级规则进行管理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班级规则不能强制,而要更加具体、细化、人性化。班主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要思考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班级规则不仅实现规范学生行为、维护班级秩序的作用,更要推动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正如 C7 教师总结十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
许多事情要推给学生,让她们自己去想解决的办法。因为幼师的学生处在这个年龄,她会约束不住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会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但同时她们也会有自尊,有班级荣誉感,她们也会反思的,教师就是要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成长,要允许她们犯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她们是主人翁嘛,班规一定要先民主再集中。班主任肯定想的比学生要更多更细,让她们先去讨论,然后补充完善和调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和教育。(摘自 C7 的访谈录)
............................

结语


班级规则属于班级管理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研究从班级规则的认知、制定、执行和评价四个维度,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幼师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中开展研究,探求幼师学校班级规则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研究样本较为单一化。本研究选取 287 名幼师在校学生实施问卷调查,7 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研究对象的样本量较少。
其次,受时间精力限制,研究者收集的数据资料来源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如果现实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观察法收集一手资料,例如:可以走进幼师班级,深入观察学生常规表现,通过参与班会或者课下互动交流,了解师生对于班级规则更多的想法,增加资料的丰富性。
班级规则对幼师学校的班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将班规作为有力的工具开展管理活动和育人实践,值得进一步应用到后续的中职幼师班级管理研究中。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班级规则对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的影响,基于本研究的调研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中职学校,对其班级规则进行追踪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对话法、课堂观察法、文本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中职学校班级规则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各类中职学校班级规则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升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0rign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04-26

图像检索中的元数据分析04-26

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的研究04-26

多路温度巡检系统的硬件设计04-26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04-26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国际核心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04-26

谈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04-26

计算机数显辅助摆位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04-26

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探讨04-26

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