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茶文化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发展中兼蓄了包括中国茶文化在内的他国茶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本文以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对欧美主要国家的茶文化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并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本文认为英国茶文化作为西方茶文化典型,影响了世界茶习俗、茶文化和茶产业。籍此研究,也望对中国茶产业升级和茶文化 走出去 开拓思路。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 饮茶大国; 中国茶文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British tea culture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it has taken in other countries 39; tea cultures, including Chinese tea culture, and formed a unique British tea cultur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tea culture and its impact on the tea culture of major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and summarizes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holds that British tea culture, as a typical Western tea culture, has influenced the world tea customs, tea culture and tea industry.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author also hopes to open up ideas for the upgrading of Chinese tea industry and the going-out of tea culture.
Keyword:British tea culture; Great tea-drinking countries; Chinese tea culture;
作为世界茶叶消费大国之一,英国十人中八人有饮茶习惯,每天茶饮量为19.56亿杯,日均消费茶叶数吨,可见英国人对茶的喜爱。17世纪中期中国茶叶经欧洲传到英国,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茶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其吸收和借鉴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茶文化,并对他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1 英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1 茶叶的传入及早期饮茶习俗
英国饮茶始于17世纪早期,最早由葡萄牙通过贸易引入。马晓俐[1](2008)认为:作为欧洲一份子,英国应该早于17世纪就接触过茶,对饮茶有所了解。随着国际贸易兴起和中西方直接交易增多,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等国开始大规模地将中国绿茶和红茶贩运至欧洲。此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南亚进行茶叶种植和炮制,并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茶叶价格下降,随之茶叶开始在街头咖啡馆售卖,普通阶层也开始接触到来自东方的饮料。而英国红茶消费始于17世纪中期,因其独特的发酵香味而使贵族和民众沉迷。
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凯瑟琳公主因为嗜茶、崇茶而被称为 饮茶皇后 .她不仅倡导饮茶,并对英国的饮茶习俗进行了变革,将欧洲饮茶习俗同英国的相结合,摒弃了一些繁文缛节,倡导简洁的风俗,很快在王公贵族之间流行开来。克拉伦登(Clarendon)伯爵在日记中写道: 拉帕尔库培勒 (Le Pere Couplet)和我一起吃晚餐,他很健谈。吃过晚餐后我们一起喝茶,他称赞说这种茶和他在中国喝的一样好 [2]
与茶叶一起来到英国的还有精美的中国茶具(砂壶、锡罐和红木茶案等)。英国贵族将中国的茶具和瓷器视为最为珍贵的物品,只有高贵的客人到访时才会拿出来招待和欣赏,瓷器的精美程度及其高贵价值在当时成为贵族们攀比的对象,拥有全套精美的茶具总是能为主人带来无上荣光[3].
民间饮茶习俗从街头咖啡馆开始,消费群体主要是中层人士,包括记者、律师和学者等,饮茶逐渐代替了人们饮咖啡的习惯。早期茶文化受到葡萄牙、荷兰甚至中国等饮茶习俗的影响,英国人会选择一间专门的茶室供主人和客人享用。因为茶叶味道微苦,有的家庭在烹制时,开始给里面加一些糖一同烹制,以改变茶叶的原味。
1.2 近代时期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19世纪初,英国人饮茶习惯开始流行开来。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及东印度公司的开发,红茶销量开始大幅提升,价格迅速降低,普通阶层有了消费茶叶能力,人们也开始理性消费茶叶。《女士与绅士的茶桌》(The Lady and Gentleman 39;s Tea Table)(1818年)一书中介绍了饮茶:在晚餐之后喝茶,会帮助消化,并且消除因为肚子饱胀而带来的不舒服。英国茶叶联盟(UK Tea Council)介绍了茶叶的功效:每一种茶叶都含有黄酮素及抗氧化的混合物,这些因素对身体的健康有正面的好处。这些黄酮素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许多威胁我们的疾病,例如癌症及心脏疾病。
19世纪中期,早餐茶习俗开始形成。此前,人们一天中只有两餐,早餐大约在10点左右,而晚餐则在下午8点左右。为了能够有精力充沛的一天,人们在早饭时开始用红茶取代了酒和咖啡,并伴有不同的配料,一份早餐茶不仅能够提供一天工作所需要的全部食物,也为身体带来必须的营养。杂志《旁观者》[4](Spectator)上曾刊登了这样一篇贵妇人的日记: 星期三,早上8点到10点:在床上喝了两杯巧克力后又睡着;10点到11点:吃了一片奶油面包,喝了杯武夷茶,看了看杂志 该日记显示她已经形成每天上午10到11点喝茶的习惯。
而英国人最为看重的下午茶习俗也在同期形成。因为早、晚餐相隔时间比较长,为打发饥饿和百无聊赖的下午时光,贝特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用几片烤面包、奶油和茶来消磨漫长的午后时光。这一尝试令公爵夫人觉得茶和点心的搭配完美无比,她邀请知己朋友一同来参与下午茶活动。贵妇们在享用、聊天、炫耀和攀比中打发了这段难捱的时间。通常,下午茶要求选择家中最好的房间作为聚会场地,茶具和茶叶也必须是最高档的。就是点心也要求精致,盛点心的瓷盘一般为三层:最下面的一层放一些有夹心的味道比较重的咸点心,如三明治和牛角面包等;第二层放的是咸甜结合的点心,一般没有夹心,如英式Scone松饼和培根卷等传统点心;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以及几种小甜品[5].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下午茶在社会上也迅即流行开来,即便现在,许多工作场合都会开辟专门的下午茶场地和时间给员工们,工作中间的饮茶和聊天,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交流彼此对社会认知等等。
1.3 英国现代茶文化雏形形成
二战期间,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各个阶层固定的习俗,英国的饮食与公共娱乐场所都供应下午茶。在英国人眼中,不管有何公事,都须等喝完下午茶再说。即使战争也不能改变英国人饮下午茶的习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军对垒时,每到四点钟,英军就会喝下午茶,而德军也停止袭击,休息片刻[6].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也从战争的创伤中逐渐恢复。工作环境、饮食结构和社会交流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英国的饮茶习惯也随着饮食习惯而发生了变迁,饮茶已不再局限于早餐茶和下午茶。日常生活中,只要条件允许,英国人就会泡一杯茶迎接新的一天或者工作之余来消除疲惫,增添生活乐趣,加强社会交流,可以说正是英国的茶文化塑造了英国现在的社会格局,影响着英国社会各个方面,也为其在世界茶文化中独树一帜。
2 英国茶文化的特点
2.1 彰显了其独有的人文气质
因为英国茶文化是由上层社会向底层社会传播,因此,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皇室贵族的气质,彰显着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范。具体表现为在茶文化形成早期,主要由女性主导,男士无处不体现出对女士们的尊敬,女士优雅大方,男士风度翩翩;品茶前后,主人和客人注重礼仪和着装打扮,主人会精心选择和布置茶会,客人也按参加正式集会的礼仪来赴约,整个过程中到处是融洽的社会关系。茶会是英国人最重要的社交场合,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民众,都会通过茶会来会晤老友,结识新友,增进友谊。学者对茶的喜爱融入到其作品中,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其作品中都表现出对茶的赞美。茶会精神无处不体现,不管是邀请者还是受邀者,都对茶会非常重视,彼此之间也相互尊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处。
2.2 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
不同于中国有多种茶叶种类的生产与消费,因为受到产地和口味的偏好,英国茶叶消费主要以红茶为主。中国红茶在17世纪末开始向欧洲出口,因为生产地区有限,产量低,制作工序复杂,加上其高昂的价格,使其无法在欧洲国家流行开来。将中国种茶技术引入南亚地区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学习了红茶制作技术,将此地区所产茶叶大量地加工成红茶。在巨额利润刺激下,英国垄断了东西方茶叶贸易,并将绿茶贸易向红茶贸易转变,这也导致了欧洲和英国本土茶叶市场以红茶消费为主。与绿茶清苦的味道相比,红茶味道醇厚,香味怡人,使其迅速在英国和欧洲市场大行其道,受到各阶层消费者的追捧。时至今日,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红茶消费第一大国。
2.3 饮茶器具较为讲究
早期英国人冲泡饮茶时更多的使用由中国进口来的瓷器,尤其是景德镇瓷器备受青睐。能够用一整套的中国茶具来招待贵客,是主家无上的光荣。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茶具已不仅仅是器皿,更是身份的象征,一件上好的景德镇瓷器甚至能换回一支军队,而收藏中国瓷器也一直是英国贵族的传统。但是由于运输不便,运输过程中瓷器保护不到位,能安全无损到达欧洲的瓷器就更少了。18世纪末,英国人发明了骨瓷,在制作瓷器的时候加入牛、羊等动物骨灰,烧制的瓷器几乎可以媲美中国瓷器,很快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喜爱。骨瓷以其艳丽的釉色、纤薄的胎壁和洁净的胎质闻名于世,其呈现出与普通瓷器不一样的质感和亮度,浑身散发着贵族的气质。骨瓷因使用了氧化钙的缘故,质地更薄更坚韧耐磨,不含对身体有害的铬和铅等重金属,保温性更好,泡茶时也有更多感受。
2.4 茶品和茶点丰富多样
早期饮用绿茶时,为减轻苦涩的味道,会给茶水中加入牛奶或糖来中和。红茶进入英国后,为了改变口味,提升口感,激发红茶固有的香味,英国人还在红茶中添加各类鲜花、水果及名贵香料,配置成当今非常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这些茶都非常受欢迎。比如玫瑰香茶色泽艳丽,香气四溢;樱桃梅子果茶、橘子柠檬茶果香浓郁,饮后令人回味无穷,十分惬意。自 下午茶 习俗形成之后,茶点的种类渐趋丰富。为了缓解饥饿,下午茶的搭配食品以甜点和蛋糕为主,还有果仁和果脯。早期贵族家庭聚会时会供应蛋糕及水果塔,在品茶享受美食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社交作用。随着社会变革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如今英国人在饮茶时搭配的食品就更多了,既可佐以正餐,亦可搭配快餐,成为英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饮品。
2.5 饮茶名目繁多,仪式感强
英国人的一天由一杯茶开始,由一杯茶结束,英国人对饮茶习惯的痴迷不亚于中国人。英国人对不同时间的饮茶行为有不同的命名,如起床前要喝 床前茶 (early morning tea),早餐时饮用 早餐茶 或者 开眼茶 (breakfast tea),搭配着早餐中的培根和煎蛋,是一种能去油解腻的饮食方式。在工作中,上午英国人有 公休茶 (tea break),下午工作期间,临近下班前,英国人会享受 下午茶 (afternoon tea)。而回到家中晚餐前会有high tea(搭配肉食冷盘的一种正式茶点),甚至在晚睡前还有 告别茶 (evening tea)。与不限饮用时间的咖啡相比,英国人对喝茶时间的安排近乎于对生活仪式感的重视,认为喝茶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权利,对这种权利的保护和利用贯穿于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6 创造了国际流行的茶叶品牌
之所以英国茶文化能够成为西方茶文化的佼佼者,除带给世界不同于东方的饮茶习俗外,英国还非常重视对茶的开发和推广,在产品开发上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类型。目前国际高端红茶消费市场上,最为受欢迎的品牌均来自英国,如川宁(Twining,由托马斯 川宁1706年成立,自1706年诞生以来,川宁茶引领着饮茶文化的新潮流。在全世界爱好茶文化的人眼中,川宁茶就是 英式饮茶 的代表)福特纳姆和玛森(Fortnum Mason,简称F M,创立于1707年,F M的茶叶也是英式茶的象征,是英国皇室御用品牌)、 惠塔德 (Whittard,创立于1886年)和 立顿 (Lipton,1890年由汤姆斯 立顿创立,其年产值为世界茶叶销量之最)。
3 英国茶文化对欧美主要国家的影响
英国茶文化早期的发展不仅影响了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欧洲及其殖民地茶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茶叶最早由葡萄牙和荷兰等国引入,并对英国早期茶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随着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增强,英国贵族和殖民者将英国本土的茶文化带至世界各地,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地的茶文化形成。英国茶文化对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是伴随着其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将其在殖民地种植并加工的红茶大量出口到欧洲主要国家之后。从英国茶文化影响西方国家的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贸易交往和殖民战争两种方式起作用的。
3.1 对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
英国茶文化对欧洲主要饮茶国家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交往,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绿茶转为红茶的消费。早期中国茶叶由荷兰商船引入欧洲,绿茶清苦的味道和高昂价格使茶叶消费只流行于皇家和贵族之间。17世纪中晚期,红茶开始进入欧洲,尤其是法国和德国消费者开始青睐发酵茶的醇厚味道。18、19世纪英国将其在南亚地区种植和加工的红茶大量进口至英国本土和欧洲大陆,进一步降低了茶叶价格,加速了红茶的普及,时至今日,欧洲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在这些国家中,法国茶文化的形成比英国要早,也只在贵族中流行。法国大革命后,来自英国的茶文化对法国本土茶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凡事都学英国人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包括喝茶的方法都是英国式的,特别是晚餐之后所喝的附有小馅饼点心的茶最为流行 (Jean-Francois Mariage)[7].
二是饮茶味改变,并在饮茶时辅以点心零食。在英国 下午茶 习俗和红茶传入欧洲诸国皇室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了红茶,并在饮茶时加入少量的糖、牛奶或香料,佐以果脯、糕点等小吃。法国工业化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晚餐逐渐取代午餐成为一天中的正餐,晚餐时间也被推迟,不少法国家庭晚上9时方举行晚餐。中餐与晚餐的时间间隔太长,需要在两餐之间进食点心充饥。供应点心的下午茶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因而逐渐在法国流行开来。二战期间,部分流亡英国的法国军官接受了英国茶文化熏陶,战后将饮茶习惯带回法国并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成为今天法国茶文化的基础。
三是泡制和饮茶方式上的改变。早期的欧洲贵族基本沿袭了中国的饮茶习惯,以早期饮茶最为流行的葡萄牙为例,人们在饮茶时将茶叶用沸水烹煮,饮用时倒入茶杯中享用,保持了其原始风味,茶叶也基本为绿茶,略带苦涩而香味清袭,饮茶时少有点心或者小吃佐配。红茶引入欧洲之后,在煮茶时将茶叶和水隔开,一般只取前四道(有时会倒掉第一道),然后一次性倒入茶杯中供人们享用[8].19世纪晚期,随着袋装碎茶的流行,这种快速冲泡的一次性包装茶叶迅速流行,尤其在中低层市民和工人阶层备受欢迎。
3.2 英国茶文化对美国茶文化的影响
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包括北美洲、大洋洲和南亚等地区,英国茶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殖民战争。这种影响因为伴随着暴力掠夺和殖民地的反抗,这些国家茶文化的形成除带有英国茶文化痕迹之外,还带有其鲜明的本地特色,使其更适合当地居民的消费。作为曾经殖民地的北美洲,英国茶文化对其早期饮茶习惯的影响可谓深远。早期的殖民生活中,茶和咖啡一直伴随着英国人,美国和加拿大的独立运动之后,英国势力在北美地区势渐衰微,茶叶也一度被美国抵制。后来,随着源源不断的欧洲殖民者到来,饮茶习俗又开始出现,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糅合来自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形成了美国自己的茶文化。英国茶文化对美国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饮茶口味被继承,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美国特有的饮茶文化。美国饮茶分清饮与调饮两种,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加入其它配料,比如给茶中加入冰块、柠檬片与糖等[9].有时美国人在喝鸡尾酒时,还喜欢在鸡尾酒里加上适量的烹煎好的浓酽红茶汤,就成了鸡尾茶酒。这种酒除了具有鸡尾酒的味道之外,还多了红茶的浓酽醇香,有助于解除疲劳,兴奋神经,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二是美国茶叶消费主要以快速冲饮茶为主。1890年汤姆斯 立顿正式在英国推出立顿红茶,并在1892年开始了全球化运动,最先在美国设厂。此后,多个英国品牌茶叶进入美国,是美国茶叶市场多样化的助推者。在袋装碎茶冲泡的基础上,美国人还创造性地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茶饮,发明了冰茶、袋泡茶、瓶茶和速溶茶等,并成为世界主要茶叶进口与消费国之一。
三是街头茶馆受到英国的茶文化影响。同早期英国茶叶消费习惯一样,美国人也会走进咖啡馆购买茶叶或在咖啡馆里饮用。在喝茶时,美国消费者会搭配零食点心,调制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不同于英国的是,美国人也会选择其他茶叶,如绿茶和花茶等,所以在街头专业茶馆中,除了华人消费者外,美国人最多,而饮茶已经成为美国人重要的的生活习惯,仅次于咖啡。
4 英国茶文化对中国茶产业升级的启迪
与英国作为西方茶文化代表一样,中国则代表了东方茶文化,几千年来形成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并与世界其他文明共同组成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英国相比,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英国茶品牌影响力、产品结构、生产和包装、国际推广等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4.1 茶文化 走出去 的思考
中国茶产地众多,尤其以东南、西南和华东地区为最,每个地区有着独特的区域茶文化,形色各异的区域茶文化又组成了魅力非凡的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因此,在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时,一是要萃取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以最能反映中国传统茶文化特色的方面对外推广。二是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考虑各国人民的思维认知和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既可使国际消费者了解中国茶文化,又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发展和升级茶文化产业,打造茶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茶文化核心产业层和外围层。
4.2 茶产业升级发展新思路
中国是产茶大国,却并非茶产大国,问题在于:国际品牌量少,国际声誉较低;茶叶品质良莠不齐,包装过度;茶叶有关文献和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不足,翻译成英文的材料寥寥无几;从业人员不能胜任中外茶文化交往,对外宣传上有很大的不足;对茶文化和茶产品制作工艺保护工作不到位,与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相比明显滞后。
中国政府制定了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举措,因此,茶产业升级和发展也应该有新的思路:第一,针对国际茶产品的消费趋势,迎面而上,在生产中要规范包装规格,保证茶叶品质;第二,整合国内品牌,打造国际名牌,将国内著名的茶叶品牌进行组合,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品牌共同体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第三,提升茶产品的附加值,将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和中国智慧赋予茶产品,使其既有物质享受,又有精神追求;第四,将茶产品的品牌推广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升中国茶叶品牌的国际形象,鼓励民族茶企走出国门,塑造国际品牌,助其做大做强;第五,发展海外茶文化、茶产品研究协会和社团等非政府组织,引导国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采用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国际广告途径来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第六,人才培养,着力培养高级茶艺人员和提高国民茶文化素养,尤其是通过高校和培训班的途径来提升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培养一批国际化的茶学专业人员。
[2] Anne-Marie Hardie. Single serve:shifting expectations in beveerages.[J] Tea. . Coffee Trade Journal. 2014:44.
[3]张玉宏。解读茶的多维魅力-英国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3):15.
[4]乌克斯(美),茶叶全书[M].东方出版社,2010.
[5]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37(02):121.
[6]卜小伟。英国茶文化探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06):331.
[7]刘朴兵。略论法国茶文化的演变[J].农业考古,2010(02):239.
[8]程启坤,庄雪岚。世界茶业100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9]盛敏,刘仲华,黄建安,等。论当代美国茶文化复兴[J].茶叶科学,2017,37(04):420.
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的卷烟营销模式变革04-26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营销策略探析04-26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研究04-26
浅析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战略成本管理04-26
东方的茶文化VS西方的咖啡文化的比较04-26
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04-26
贺瑞麟《女儿经》的成书、内容与德育价值04-26
互联网汽车融资租赁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04-26
新时期金融科技创新的审慎监管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