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时间:2024-04-26 02:39:4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现实路径,为创新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崭新方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应对人类发展和世界治理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引领下,积极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在创新全球治理机制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球治理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挑战; 实践;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一直以来,社会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借鉴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不断借鉴吸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凭借独特的发展路径与现代化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理论借鉴。未来中国实现更好的发展,要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大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综合考量世界各国的发展诉求,共同制定人类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新时代,面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与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将 未来世界走向何方 作为推进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问题来思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将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结合起来,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审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篇章,对如何推进世界繁荣发展作出了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将使中国更好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使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对于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

  (一)为全球共治贡献了中国智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迈入了新的征程,这种日益密切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而且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日益显示出其共生性特点。 全球化首先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已经被纳入一个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 风险共同体 [1]。当今的世界格局面临着重大变革,尤其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无形中增加了全球治理的难度,加之霸权主义、强权思维、气候变暖、恐怖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单个国家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全球治理的紧迫要求。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尽管不同国家生产力发展程度各异,现代化模式千差万别,文明呈现多样化趋势,在面对共同的发展难题时,仍然需要培育荣辱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可见,尽管当今世界仍以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为主导,但是面对全球性问题,国与国之间必须超越地域界限、共同协作处理国际问题,各国亟须通过构建共同体的方式,围绕全球治理建立一系列能够引领世界经济、政治、生态等共同发展的规则和组织机构,以此来摆脱单个国家的认识与发展的局限性,突破 西方中心主义 ,变革全球治理模式,构建新的世界秩序。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纷繁芜杂的国际权力变动,国际力量呈现出 东升西落 的趋势,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促使以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日益朝着 去中心化 方向转变。面对世界新的发展态势,已不能依旧沿用旧的秩序来应对新的国际社会问题,要勇于开创新方式来应对新问题。为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各国纷纷建言献策。例如,俄罗斯倡导建立基于制度合作的多极世界秩序;发展中国家旨在建立平等化地参与国际事务管理的新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性问题在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日益显现,任何国家作为单个的行为体都无法独善其身,国与国之间要在尊重彼此多样性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全面发挥自身优势,在团结协作中完善全球治理。

  纵观整个国际局势,在世界普遍交往的进程中,全球性问题始终是各国谋求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问题,如何实现人类共同发展,人类未来该向何处发展,积极构建能够促进世界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必然[2]。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超越国家和意识形态的 全球观 ,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 中国方略 [3]。

  (二)开辟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在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引领下逐步崛起,中国自身的综合实力决定了中国要承担更多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基于这样的国际地位和由此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呼吁在统筹世界整体性发展的视域下应对全球治理问题,谋求人类的永续发展。

  随着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在科技、经济、社会、外交等多个领域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中国全方位走向世界开辟新的路径,中国将把自身的繁荣发展惠及世界各国,在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强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将推进世界发展、繁荣人类文明作为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发挥和运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积极参与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众多全球性组织的管理创新,同时推动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新发展银行等新兴国际机构,致力于在共赢发展中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彰显了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实力担当,提高了自身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未来,中国将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持之以恒地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满足世界发展中的多样化需求,致力于探索能够将人类成功引向可持续发展的和平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4]539

  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多层次的利益交汇,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实践中使中国的和平共赢的发展理念得到了有效表达,中国不仅成为世界发展的获益者,而且成为重要的贡献者和推动者。面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方向问题,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为持续推进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与世界结成了多形式的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之路也充满了争议与质疑,西方有些势力大肆鼓吹 中国威胁论 和 中国崩溃论 来唱衰中国。中国亟须在扩大与世界的联系中传递中国声音,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使中国的真实想法与愿望得到全面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伟大构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外交理念的升华,中国将在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 充分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5]。崛起的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将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在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中国将始终坚持 达则兼济天下 的中华传统责任观,坚持共同协商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应对经济政治等层面的众多难题;中国将共建美好世界作为自身的最大价值追求,以破解经济、安全、环境等层面的治理难题;中国始终将实现全球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落脚点,将中国智慧贯穿于全球治理实践中,力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参与全球治理的主导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磨难与挫折,中国要在坚定自身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坚持居安思危,秉持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做好有效应对实践中不断出现新问题的各项准备。

  (一)世界面临着多重全球性安全因素的影响

  维护世界的共同安全是顺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全球共治的主要内容和根本落脚点。当今世界面临着多重全球性的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在安全层面面临严峻挑战。综合考量全球安全形势,以往旧的安全理念已不适应当前的全球安全发展要求。一个国家的安全往往是以维护和保障邻国的安全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世界各国要携手共进,勇于在思想观念层面开拓创新,树立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的新安全观,戒除一些国家在推进构建安全共同体中的 搭便车 心态,形成共享、共建的安全格局。

  综观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围绕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世界而展开。尽管世界各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进行过各种尝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全球安全仍面临各种威胁和众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全球安全工作、参与安全治理的主体国家之间的矛盾频出,如中美、中日、俄欧等大国之间的分歧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意愿强弱与利益冲突成为影响全球治理实践的重要影响性因素;二是全球性安全问题不断增加,安全问题的性质越来越趋向复杂化,传统安全领域对安全治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全球安全治理实践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三是全球安全治理的公正缺位问题,一些霸权国家缺乏大局意识,在参与全球安全的治理实践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某些国家凭借自身在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视联合国合法框架如无物,一味地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安全治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随着全球安全合作的不断深入,共建安全祥和的世界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全球安全的治理和维护,需要通过主权国家构成国际行为体以及通过共同治理的方式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体系,针对不同国家的安全问题,要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安全机制与保障措施,着力促进全球安全体系的构建,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世界繁荣进步提供发展前提和安全保障。

  (二)变革现存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 [4]481,开创了人类审视世界发展前景的新视角,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方向性的启示,是一个不断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变革和创新经济治理模式、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世界各国只有在相互协作中结成利益相关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全球性的利益共享与世界领域的发展共赢。全球经济治理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直接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进程。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世界各国谋求繁荣发展、各国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诉求,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下,变革现阶段的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利益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势在必行。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重创,改变了主权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加深了各国对经济共同体的认识,然而世界经济至今复苏乏力,增加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经济治理层面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体现为:一是在一些西方大国霸道强权的政策主导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中缺乏发言权和决策权,尽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其贡献与实际享有的权利却呈现出不对等状态,相当有限的权利致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法切实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方式与治理规则的制定;二是现存的经济发展与治理体系陈旧,需要随着国际形势与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与创新,变革以西方大国为核心所制定的治理规则,结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权力分布状态,充分保障所有主权国家的权利和利益,构建新型的经济发展与治理体系;三是由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体日益趋于多元化的特点,全球治理过程中跨国公司、全球公民、社会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经济存在 集体行动困境 和 公地悲剧 [7]。

  (三)全球环境治理成为治理主体利益角逐的重要领域

  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生态环境领域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生态层面面临着多重问题。生态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实践根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是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追求强国富民梦想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各国勇于担当、携手共进、付诸长时间的生态治理实践来解决。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解决全球环境及生态治理难题提出的新方案,通过倡议各国要建立共同体思想,协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体现了中国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决心,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协作提供了思想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将 全球环境治理 的思想作为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并以此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变革。中国在实践中鼓励支持绿色发展,重视科学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生命共同体的构建,让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传向世界,在共建美丽世界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经济繁荣发展背后的生态环境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全球环境治理虽然在不断推进,但是无法从根源上扭转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趋势,全球的环境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后,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到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致力于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但是,因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国家之间的发展程度与实践能力各异,对环境的诉求千差万别,导致各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预期目的和实践诉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二是各国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想法众多但缺乏切实的执行力,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教科文组织等与全球环境治理密切相关的组织在应对环境治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协作;三是近几年由于逆全球化的影响,加之现有的国际治理机制仍存在很多问题,增加了全球环境治理的难度。一些国家在国际上不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例如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严重阻碍了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加之,伴随新兴国家的不断崛起,全球环境治理演变为治理主体利益角逐的重要领域。

  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与发展

  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以丰硕的成果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与理论优势,为解决全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以新的理念积极引领全球治理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 [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需要全新的理论予以指导。在跌宕起伏的全球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与和平发展的时代要求有机结合,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思想理论层面回答了 人类社会该向何处去 的时代之问,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的共同要求。

  一个新的理念从它的提出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需要经历 质疑 认同 的过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全球治理的框架内接受了实践的考验,借助于在国际组织中的大力倡导,不断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由少数国家垄断全球事务、独享全球治理成果的现状,保障了所有参与全球治理的利益方享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权利平等,为真正实现治理成果的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格局的形成与完善,中国的全球治理方略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增强了发展程度各异的国家为全球治理建言献策的决心与信心,保障了国际交往的顺利推进与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平台与机会,不断提升主权国家全球治理的能力,推动国际关系趋于民主化。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的新安全观作为国际安全合作的行动指南,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基础,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根本原则。它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为经济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建设提供理念引领。现阶段,世界的热点问题不断升温,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威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显现,很难单靠一个国家来应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维护世界安全急需各国将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拓展到政治、安全、生态等领域。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的新安全观的提出,摒弃了 零和游戏 的传统安全观,对构建和维护亚洲以及世界命运共同体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开展全球治理合作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始终坚持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的新安全观,在实践中致力于探索全球安全治理规律,力求通过增进政治互信来保障各国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为亚太安全合作树立合作共赢的新思维,为亚洲以及世界和平创建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安全观是中国作为实践的 先行者 就世界安全问题提出的新理念,同时将在构建全球安全体系中发挥方向性的指引功能,它的贯彻落实将在全球普遍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国家多样性的安全需求,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二)以 一带一路 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 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还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更是中国带动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带一路 建设,以保障周边国家利益、满足各国发展需求为根本价值追求,倡导周边各国在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中不断开展交流合作,引导和鼓励沿线国家积极应对经济治理领域中的挑战和问题,共同为全球经济治理建言献策,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

  多边合作机制的构建在 一带一路 的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随着世界普遍交往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在发展层面面临着众多共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的发展潮流,力求缩小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差距,改变沿线国家发展的相对不平衡状态,起到了联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近年来,中国在推进同 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开展双边、多边外交,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的推动下,多项双边及多边合作规划得以签署和实施,吸引了众多国家致力于 一带一路 的建设,促进了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共同富裕。此外,中国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中阿合作论坛等地区性多边合作组织,发挥联合国 作为协调各国利益冲突的共同体 [9]的作用,不断推动构建各类多边合作机制,旨在 建立起由中国主导并能够深入融入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位的合作平台与机制 [10]。同时,中国积极参与构建博鳌亚洲论坛、中国 南亚博览会、中国 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使 一带一路 建设在长期发展中渐进改革,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带一路 在理念与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了从 中国理念 到 国际合作 的飞跃,这些成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当代实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 一带一路 为核心推动共赢发展,促进互利共赢,结成资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为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路径。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诸多地缘政治热点此起彼伏,参与 一带一路 的众多沿线国家存在巨大的政治互信赤字。 一带一路 的提出,旨在增加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度,在政治互信的保障下,实现本国的发展,促进邻国的发展,带动世界的发展,在各国的发展实践中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利益共享。让 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在破除互信赤字后结成地域范围内的共同体,在合力谋求实现共同体利益的前提下,推进全球共同治理的国际合作实践,使发展更好地惠及全人类。

  2017年5月14日,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自该倡议提出以来,中方召开的规格最高、影响力巨大的国际性会议。中国将国际合作、共建、共赢作为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致力于促进国际合作平台区域更加开放与高效,国际关系网络日趋紧密,使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化、合理化方向发展。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共治理论下坚持共建共享、坚持驱动创新战略、追求多元主体基础上公平与民主的决心,标志着超国家共同体的治理理念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和赞同。这也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积极创造与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上平等对话机会的有力尝试。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把推进 一带一路 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大国治理模式,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推进国家间、区域间的共赢发展。

  (三)以机制创新构建全球治理新模式

  一个完善、高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全球治理面临着安全、经济、环境等多重难题,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促进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世界繁荣进步的共同体,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先例,只有不断在改革中破除全球治理机制弊端,在创新治理模式中实现发展。2017年,在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着重强调了打造公正合理治理模式的重要性,倡导在实践中通过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开展多边外交,转变中国的全球治理角色来创新全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国际治理机制,破解全球治理困境。

  1.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发展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为中国富强之路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作为新兴大国能否跨越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 陷阱 ,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借鉴世界发展历程中的国家治理经验,致力于构建稳定的大国关系,不断推进与主要大国建立稳定、友好的双边关系,对于推进世界一体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大国关系正面临新的调整。中国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积极有效地应对中美之间的分歧,拓展深化中美交流、合作的领域;在发展中俄关系方面,通过良好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推进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在中欧关系中,随着中欧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全面伙伴关系的持续推进,双方合作关系呈现出宽领域、多层次的特点,未来双方将致力于打造和平、发展、改革、文明等四大伙伴关系,为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注入了新的能量。

  2.以开展多边外交,消解治理主体的冲突与矛盾。

  注重多边主义,开展多边外交是构建新型国际体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国际冲突时有发生,时代呼唤全新的全球治理体制来维护世界和平, 而多边主义在化解大国经济政策冲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多边主义显着缓和了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之间经济政策冲突而引发的矛盾 [11]。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治理的主要主体,随着世界权力重心的转移,全球治理的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未来的全球治理不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场,将是新兴大国与西方大国的协同治理。近年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开展多边外交协调与各国利益关系,解决了全球治理机制中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积极参与推动IMF份额改革,推进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先后举办了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等多边峰会,展现了中国承担全球治理重任的担当与胸怀。此外,为了创新多边外交路径,中国创建了 一带一路 、亚投行等国际组织,保障了多边外交的顺利开展,创新了世界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

  3.践行新的发展思路以实现共同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等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准备,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指导理念。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全球治理问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世界各国要勇于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念,在合作交流中共同破解全球性的发展问题,不断创新全球治理模式。以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世界建设;以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全球治理机制;以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与共同繁荣,将世界建设成为真正休戚与共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

  4.以大国担当积极推进全球协同治理。

  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正在完成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国自加入IMF和世界银行以来,在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经济治理、环境治理的进程中,一直处于 被治理 地位。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在民族复兴之路上不断励精图治、砥砺前行,中国逐步走上了治理世界的舞台并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G20杭州峰会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尝试,标志着在全球治理转型的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将逐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使全球治理逐步走向多元协同治理。

  2020年,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人类敲响了在生物安全领域的警钟,是对我国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生物安全是人与生物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统筹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以此来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就要求我国今后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科研能力为生物安全提供坚实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传染病防治和生物安全重点专项中取得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其中,传染病预警监测实验室网络体系、病原体的快速识别鉴定体系以及针对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救治新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大大缩短了疫情发生之初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的确定,为疫情的防治、病患的救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向我们昭示了重大传染病以及生物安全风险对于国家的安全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影响程度,深刻揭示了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所在。

  当今世界,在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霸权政策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和国际地位尚未得到切实保障,在 世界政府 难以成为现实的前提下,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积极发挥大国引领作用,呼吁世界各国不断加强沟通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平衡增长。一直以来,中国致力于实现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力图以公正、合理为基准,摒弃国际秩序中的不合理因素,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不断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拓展世界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切实保障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和公正。
  原文出处:梁波,刘玮换.全球治理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理论探讨,2020(06):54-59.

相关文章:

小组工作方法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应用04-26

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意义探讨04-26

浅谈法制教育视野下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04-26

从社会认同理论角度分析粉丝群体现象04-26

新生儿湿肺治疗中呋塞米注射液的运用04-26

西方环境哲学的政策转向04-26

《韩非子》的环境美学思想04-26

航天地面测控系统的健康管理应用04-26

当前法律体系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建议04-26

上海地区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与对策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