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重、细心、持之以恒
同济大学的他
以第一通讯作者的身份
发表高水平论文17篇
多数在综合能源工程领域
TOP期刊
公开发明专利23项
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知名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
参与2项团体标准编写
此外
他以总评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两次
还获得同济大学-潍柴动力奖学金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奖学金等荣誉
连续三年获评同济大学优秀学生
这位科研“大佬”是同济大学
汽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陈思琦
想要看到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
不断精进
更多电动车用户
更科学、安全地使用电池
是他为之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
陈思琦的研究主要聚焦
电池安全机制/建模及安全防护
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课题
往往需要无数次探索
实验通常在
密闭的金属舱内进行
要穿上工作服、
戴上口罩和防毒面罩
再戴上医用防护手套
……
早上9点到实验室
往往凌晨1点才离开
在实验的基础上
陈思琦提出针对其热气灾害的
被动安全防护方法
从而有助于排除电池系统
引起的安全事故隐患
他习惯用便签和备忘录
记录注意事项
科研上想到什么新点子
就会拿出手机备忘录
马上记下来
有一次中午打盹没睡着
脑袋里一刻不停思索着问题
突然灵光一闪
陈思琦立刻写下了灵感
想到就去尝试
没过多久
他便完成了相关研究
成为率先探索这类电池系统结构的研究
此外
有关电池全温域安全研究的成果
发表在综合/能源工程领域
TOP期刊Innovation
(Cell Partner Journal)
实验不顺利或者模型报错
在所难免
痛苦、怀疑和疲惫也会随之而来
但只要一想到
新能源动力系统安全的未来
陈思琦便有了咬牙坚持的动力
以积极平和的心态
有条不紊地解决一个个bug
倦怠情绪出现的时候
陈思琦会让自己放空一会儿
读书、运动、绘画、音乐
是他的调节方式
无论是团队运动的合作
还是独处时的
一卷书、一张画纸、一把吉他
都让他感到满足
平日里
陈思琦还会带着硕士研究生
走出实验室
用科研反哺社会
向居民普及电池方面的安全知识
帮忙检测电瓶车的电池状态
及时发现地下停车场、充电设施
存在的安全隐患
博士毕业后
陈思琦将继续在同济
做博士后研究
在电池安全领域继续探索
一路走来
陈思琦对自己够狠
“贵在坚持、没有放弃,
有一种傻傻的、死磕的感觉。”
编辑:吴百欣
资料:同济大学
相关文章:
励志故事!!!08-27
从相遇到离别,爱情的故事总是充满了遗憾08-26
现代版的经典爱情故事:一段关于岁月的回忆08-26
错过青春,却迎来真爱!晚恋者的浪漫爱情故事,你一定要看!08-26
白天邻居,晚上夫妻:22 岁男子与 30 岁少妇的爱情故事08-26
山东日照10个男人的故事,非常的感人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