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男儿,生死不惧——观影片《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
古往今来,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对抗外侮,许多忠勇之士,不惜用生命的代价血战到底。外有斯巴达300勇士的英勇强悍,咱中华历史上也有“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浩然正气,与之相比也同样令人悲壮动容。
公元74年,耿恭率三百大汉将士,困守孤城,历经200余天,成功抵御两万漠北大军的进攻。最终仅13人生还。这段故事在史书上虽然仅寥寥数语,但是,却在中华民族抗争外侵史上,留下辉煌一幕。非院线影片《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还原了这段历史,用电影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中华儿女,不畏生死,捍卫国家的英雄气概。
300人对20000,实力太过悬殊的对战。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但是,耿恭不信邪,用坚定的信念,过人的胆量与高超的守城智慧,率领壮士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面对缺水断粮,援兵未至的艰苦条件下,他们凿山为井,煮铠弩食其筋革,誓不投降,战至最后一刻。
困守孤城,眼见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16岁的年轻士兵撑不下去了,要投降。为了稳定军心,耿恭不得不含泪斩杀。事后,他又为这位兵士刻名,在他灵位前跪拜。不得已杀生死兄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宰杀朝不保夕的马。这都是人性的炙烤。面对大义,大道,不得不这样做。
有人说此片是古代版的“拯救大兵瑞恩”与“战狼”。认同这一点,那是因为其“热血、家国、生死”等核心精神是相同的。面对敌主帅的最后一次劝降,最后一次活的机会,仅剩的耿恭等人坦然哈哈大笑,发出了“绝不投降”的铮铮誓言。面对敌首领还要卷土重来的宣战狂言,耿恭坚定地回道:“世世诛之”。没有比这话,更具有震慑力了。
决战前的三碗壮行酒,耿恭说的三段话,非常具有震撼力、感染力,也更能提升士气。“我祭这地,这是我大汉的土地,只要我等一息尚存,必寸步不让。众将士,大汉男儿,顶天立地,生死不惧……”不光是台词激情,更是那份坚定与热血让人热血沸腾。抱着必死决心迎战强敌,哀兵必胜。最终,迎来援兵,迎来胜利的曙光。
一边在浴血苦战,而另一边,皇宫里一场救与不救,值与值的辩论也在激烈进行中。关键时刻,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他说出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话。“倘若再不发兵救援,我大汉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百姓。朝廷又有何面目面对浴血将士。外虏在侵犯我大汉疆土,杀我大汉子民时,还有谁愿卫守疆土,为民捐躯?”最终,汉章帝发救援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这是一个大国的宣誓更是国家的责任。
在中华民族抵御外虏的战争中,从来不缺乏为国牺牲的英雄。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就是强化国家意识,彰显卫国情怀,耀我中华之威。正应了那句话“我中华,不好战,但是绝不惧战。”
相关文章:
一则沉重的寓言——评电影《鬼子来了》05-25
《声之形》影评:被刻意遗忘了的ta05-25
《找到你》:现代女性的不同人生际遇05-25
男人必看影片前三名,这部影片排名第二05-25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05-25
跌倒,请记得从另一个地方爬起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