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繁花》读后感
之所以说是“读后感”,因是我看了《繁花》(批注本,金宇澄著,沈宏非批注)这本书,并非看的《繁花》电视剧(王家卫导演)。读完这本《繁花》原著,我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每晚睡前半小时,书读到大半的时候,才搜来《繁花》电视剧开始看,仅仅看了两集,发现剧情和书中不一样,我原以为是叙事结构不一样,怕提前揭晓《繁花》原著故事最终结局,《繁花》电视剧仅仅看了两集就停下了。对《繁花》电视剧的了解仅仅是看了的那两集,及浏览了网上关于电视剧的人物简介和剧情介绍。
就我看来,《繁花》原著和《繁花》电视剧是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我估计,大概有70%乃至以上的情节是不一致的,某种意义上说,甚至《繁花》电视剧不能算作是《繁花》原著改变而来的。
他们的不一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男主人公。《繁花》原著的男主人公是阿宝、沪生、小毛、陶陶,四个主人公在原著中虽有主有次,但还算落墨相当,故事比例和出场次数的百分比基本是30%、30%、20%、20%。而在《繁花》电视剧中,沪生和小毛压根就没有了。阿宝的戏份陡增。观感基本上变成了从看《天龙八部》的天龙三兄弟,成了看《笑傲江湖》的令狐冲。《繁花》电视剧中,不知道爷叔算不算主人公,反正是出彩的人物之一,老戏骨在剧中演绎也很好,但在《繁花》的原著中,“二楼爷叔”这个人是何种人,但凡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吧。
二是女主人公。《繁花》的原著的女主人公是谁呢?很多,或者说没有女12345号之分,出场的女角色比男主人公多上1-2倍,因为每个男主人公都有几个相关的前女友、现女友、前妻、现妻、暧昧女子等等。哈哈哈。我想,《繁花》之书名之所以为“繁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众多女子恰恰就像是“繁花渐欲迷人眼”。有的人从开始出场,到书中情节一半时、半半时就“退场”了,有些人从书的“一半”“半半”时出场,甚至有的人从书“即将结束”时出场,有一种看《三国演义》等古代章回小说之感,你方唱罢我登场,或者车乱战那般的“走了一个,又来了一个”,到最后也似有结局而又似无结局。
三是故事的叙事结构。故事的叙事结构是我读《繁花》原著后最钦佩作者之初。《繁花》原著的单数章节讲的是阿宝、沪生、小毛等人小时候的故事,章节序号用的是繁体的“壹、叁、伍、柒……”;《繁花》原著的双数章节讲的是阿宝、沪生、陶陶等人青年之后的故事,章节序号用的是简体的“二、四、六、八……”。在最后的几个章节,小时候的故事情节似乎是“追赶”上青年之后的故事情节,进行最后的“尾声”讲述。像上一段说的“似有结局而又似无结局”,尾声也是“似有尾声而又似无尾声”
四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从剧情介绍看,《繁花》电视剧像是“商战片”,而《繁花》原著则是偏向于文艺爱情片,上世纪后期场景的文艺爱情片。可以说,《繁花》原著是上海版本的《红楼梦》,有诗文的引用,有上海方言俚语、上海20世纪后期建筑、街道、乃至生活方式的介绍。甚至加上点想象中《金瓶梅》的感觉,《金瓶梅》书没看过,对其了解仅仅是网上的介绍。不夸张的说,把《繁花》电视剧的阿宝、爷叔、汪小姐、玲子等名字换成张三、李四、王五,你压根就看不出是根据《繁花》原著改变而来的。
五是故事发生背景。从剧情介绍看,《繁花》电视剧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而《繁花》原著中,小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文革前和文革中,青年之后的故事发生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结合本文上文看,《繁花》电视剧几乎是砍掉了所有“小时候的故事”。令人唏嘘。
等等这些,电视剧与原著的种种不同,有兴趣的,还是自己去看吧。总之,《繁花》电视剧的改编真应了原著开篇那句“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繁花》原著作者金老“不响”,像一切全由《繁花》电视剧制片、导演、编剧来定。
之所以这么“改写”,或者说“重新编剧”,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些:
一是故事的主人公们都太市井,甚至是颓废了。《繁花》原著中,阿宝和沪生更像是文革中普通的青年,不论阿宝来自资本家家庭还是沪生来自革命者(地下党)家庭,都是那个时代场景下普通的大多数。小时候的小毛和青年之后的陶陶,都更偏向于社会闲散人员或个体工商业者(这里没有对职业的不尊重,仅仅是为了描述主人公身份)。而《繁花》原著中,众多女角色则也是形形色色的普罗大众,读罢原著,你能回想起一个个有特色的女性角色,但是你决不会认为任何一个她能在你心里占据独特的位置,仿佛她们就是你身边的那些人、那些大众女性加上了适当的、小说作品需要的虚构而已。
这种市井化的“小民”,也太不正能量了,也太没有商业剧那样的“卖点”了。于是要把阿宝改编为类似“企业家”,小毛和沪生等就彻底“不要了”。
二是《繁花》原著中有一些男女关系的情节和暗示,这就更没法在《繁花》电视剧中呈现了。
三是一些人物的“离场方式”太具有虚幻色彩。“小时候的故事”里面的重要角色——小女孩蓓蒂“不明不白地”失踪,在《繁花》原著中没有明确交代是阿婆带着她自杀还是出走外地,原著中还用“变成鱼”这种虚幻来假设她的结局。这没法拍成电视剧啊。
四是某些特定的历史无法《繁花》电视剧中呈现,于是“小时候的故事”就彻底删除了,这也是没办法啊。这一点,作者其实可以借鉴《平凡的世界》对那段历史的讲述方式。但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写法,“一切全由我定”在作者那里当然同样适用。
《繁花》原著还是有很多可读性的,我觉得主要是;
一是《繁花》原著作者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描写和很多上海方言的使用,代入感很强。这一点在《繁花》电视剧前两集的布景中也有很好的保留和“延续”。
二是《繁花》原著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几个文艺男女青年,借此引用、化用了不少古代诗文,增加了很多可读性。
三是《繁花》原著能将当代部分中年带回到上世纪末的青年时代。先要说明的是,《繁花》原著当然有文学创作成分,作品中任何一个主人公的经历不可能“高频”复制在现实中的某个人身上。《繁花》原著中,在“青年之后的故事”塑造的这些潮流男女青年就是那个时代里面活脱脱的“小资”。由于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这些“小资”的生活方式、某些经历在“现在中年人的青少年时代”可能都出现过(经历过或者目睹过)。
《繁花》读后感是《繁花》原著的读后感,不能算是《繁花》电视剧的观后感,观后感要在“观后”再“感”。我也是不自量力,对热播剧的原著进行胆大妄为的“读后感”。不过啊,我想就像《繁花》原著开篇那句话,以及像《繁花》(批注本)的批注者沈宏非的批注行为一样,就算作是“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吧。
相关文章: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10-01
“90后”王蒙:写作就是休息。(读后感)10-01
读后感(485)---《我的底层生活》09-29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09-29
《经济学原理》(张维迎)读后感09-29
读后感之《认知觉醒》09-28
世界读书日:《向毛泽东学习》读后感(一)09-25
世界读书日:《向毛泽东学习》读后感(二)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