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的概述与感受:有很多作者童年的回忆,这里面的一些小篇章我感觉似乎在一些自媒体上看到过,如今读来依旧为作者折服,似乎和他一起经历了一些趣事和感受一样。文字里力量在这些文章里有了画面感,作者说这是文学带给我们的想象力的长度,谁懂啊,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静静的思考了很久很久,阅读的魅力在这一刻尽显。
原文摘抄笔记:
这是我的童年往事,成长的过程有时候也是遗忘的过程,我在后来的生活中完全忘记了这个童年的经历,在夏天炎热的中午,躺在太平间象征着死亡的水泥床上,感受着活生生的凉爽。直到有一天我偶尔读到了海涅的诗句,他说:“死亡是凉爽的夜晚。”然后这个早已消失的童年记忆,瞬间回来了,而且像是刚刚被洗涤过一样地清晰。海涅写下的,就是我童年时在太平间睡午觉时的感受。然后我明白了:这就是文学。
我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文学就是这样地美妙,某一个段落、某一个意象、某一个比喻和某一段对话等,都会激活阅读者被记忆封锁的某一段往事,然后将它永久保存到记忆的“文档”和“图片”里。同样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激活某个时期的某个经历,也会激活更多时期的更多经历。而且,一个阅读还可以激活更多的阅读,唤醒过去阅读里的种种体验,这时候阅读就会诞生另外一个世界,出现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想象力的长度。
现在回想起来,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完成前曾经那么强烈,完成后突然觉得什么都没有了。
然后在一九九八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在一个名叫意大利的国家里,各自讲述了和一个德国人有关的故事。这时候我觉得文学真是无限美好,它在通过阅读被人们所铭记的时候,也在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被人们所铭记
我想到了另外的一个话题,别林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安娜·卡列尼娜》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说出了什么是人的内心,那地方不是为了安放隐私,那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地方。内心的宽广让托尔斯泰写下了这么多不同的人和这么多不同的命运。与此相反,那些热衷于描述自己隐私的,其实不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分泌。一个作家一生写下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可能都是他自己。当他离世而去后,“我们应该从他身上看到还在的人”。
#读书##今天读书了吗##阅读的温度##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读书笔记丨《自控力》09-14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书笔记 509-13
四月读书笔记-《人生》09-13
读书笔记怎么写?万能5大格式如话题+摘抄好词好句+亮点+09-12
《六项精进》读书笔记09-09
58页自控力读书笔记,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09-09
读书笔记——《母亲》09-08
读书笔记20:《儒林外史》王玉辉女儿殉夫死了,他却说死的09-05
读书笔记 《最后的耍猴人》09-03
读阿城的书——读书笔记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