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倾心奉献最好的经典美文资料,查找经典美文,经典美文大全,从这里开始。

经典美文最新文章
  • 叶灵凤:他2017-11-04

      叶灵凤:他  《她们》之一  早晨的太阳从青纱的窗帏中射了进来。  他,一个二十一岁的美好的少年,一个走进跳舞场中能使许多女太太和小姐们都回首的少年——太太们是敢公开的指着他谈论,缄默的小姐却只好在心里向他微笑——正裹着一条洁白的被单在沉睡着。睡中恬静的脸上闪耀着青春的美丽和幸福的花儿。他没有受过艰难,也没有受过社会的冷待。艰难是不忍临到他这样美好的人的身上的,艰难不忍临到的人,社会也是不肯冷待的。...

  • 叶灵凤:闲居2017-11-04

      叶灵凤:闲居  《双凤楼随笔》之八  下雨时关上窗子,天晴了重行打开,这是谁都能理会的事。但是窗子在下雨时依旧开着,天晴了仍然被关着的也是很多。  至于我,见了太阳出来,早一刻因雨而关上的窗子此刻又打开了。这样,你们该不能再说我是不识时务的吧?我不仅是识时务,我还能追随而适应时务哩!  孩子被母亲打着的哭声,从对面矮屋门口越过小池传进我初开的窗子来了。孩子,你太不识时务,你的哭声阻碍了我窗口空气的流通。...

  • 叶灵凤:霉的素描2017-11-04

      叶灵凤:霉的素描  《双凤楼随笔》之七  梅雨期内。什么东西都发了霉,心境似乎也一样的蒙上了一层绿菌。  拈起了笔,蘸上墨水,想在摊在面前已经许久了的原稿纸上写一点东西,但是除了笔尖上饱含的墨水外,什么都是空洞,什么也写不下。  窗外是骤雨初晴的灰白色厚绵绵的天空,靶子场射击练习的枪声像啄木鸟声一样的从低湿的空气里传来。听了这脱脱的枪声,像睡在鼓里听着鼓声一样,使人分外感到沉滞。  墙头上斑驳的雨痕,给云隙透下来的阳光渐渐晒干了,但是狭长的水点还未完全从墙上消灭之先,软弱的阳光中又夹着毛一样的细雨了。

  • 叶灵凤:画2017-11-04

      叶灵凤:画  《双凤楼随笔》之六  宿雨初晴,灰白色厚密的天空下,横着一带墨绿的丛林,树的下面掩映着几间纵横的瓦屋,一条赭黄色蜿蜒的小路,路的前面便是一派铺满了油绿色浮萍的池塘,一两方突出的草丛疏疏的散落在池面。  这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题材。坐在窗下对望着,我不觉起了画意。  想到画,像一位久别的故人突然浮上了记忆一般,真是感慨系之。  差不多自第一次知道“画”这个名词以来,我对于它就深挚的有了恋情。不消说,小学时代对于图画自然视为一周中最有兴趣的一课,就是后来进了中学,在繁重

  • 叶灵凤:河2017-11-04

      叶灵凤:河  《双凤楼随笔》之五  巴黎有一条莱茵河,河的两岸除了一些伟大的建筑外,河里有碧绿的流水,水面上有往来不绝的Bateaux Parisiens,另一面更有一排光怪陆离的旧书店。在这晴暖的秋日下午,踏着黄叶,晒着软洋洋的阳光,在这河岸两旁闲步一会,随意翻几册在那里陈列着的旧书,这是多么想像起来也觉得是愉快的事。  至于伦敦,那有名的泰姆士河雾中的风景,昏黄的瓦斯灯,灰白的水蒸气,朦胧的人影,那更是不消说的了。...

  • 叶灵凤:黄瓜2017-11-04

      叶灵凤:黄瓜  《双凤楼随笔》之四  蓄意要去了许久的西湖,终于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实现了。于是在一个晴暖的上午,一座吐煤烟的怪物便将几条不甚肥壮的黄瓜从沪杭道上运到了杭州。  几年不见的杭州市,一切都与杭州人的说话一般,似乎仍是重温旧梦,不见有怎样新鲜的气味。  小小的变迁原也是有的,这只要从电杆木和桥梁上便可以看出。每一根电杆木,每一座桥梁,上面总是“禁止招贴”,转过去便是粉蓝色的“今训”。...

  • 叶灵凤:牵牛2017-11-04

      叶灵凤:牵牛  《双凤楼随笔》之二  春天的时候,我们左近有一家人家搬了,园里遗下一些蓬蓬的野草,几丛美人娇,野草丛中还有一些牵牛花新生的幼芽。  去年未搬到这里之先,我们来看姊姊的时候,仿佛记得有几家在门前种了一排牵牛花,藤蔓一直牵到凉台上,绿荫荫的组成了一张绝妙的天幕。那时我们还住在听车楼,窗前虽也有几株绿荫满窗的洋梧桐,但决没有这牵牛花天幕的爱人,因此这过眼的一瞥,便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今年恰巧人家搬了,凤发现园里遗着有牵牛花,便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实现理想的机会。...

  • 叶灵凤:家园纪事2017-11-04

      叶灵凤:家园纪事  《双凤楼随笔》之一  花匠挑着一棵开满了白花的树,走过我们的门前,向我们说:  “先生,这是梅树,你们要么?过几个月可以结这样大的梅子。”花匠说着用手这样比了起来,我们仿佛看见像玛瑙一样的累累的梅子。  “真能结梅子那才有趣!”凤说。  “不结梅子看看梅花也是好的。”我说。  这样的结果,梅树便种到我们小园的中央,代价当然是很贱的。...

  • 叶灵凤:香港的野鸟2017-11-04

      叶灵凤:香港的野鸟  俗语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可是鸟类学家告诉我们,世上的乌鸦有二十多种。就是香港这样弹丸之地,也有三种以上不同的乌鸦。但是对于一般人是无须知道这样精密的分类的,我们只要知道那种全身是乌黑,叫起来呱呱讨人厌的东西是乌鸦就已经足够了。对于其他的鸟类,可说也是这样。  香港的野鸟,已经给鸟类学家纪录过的,有二百三十多种,常见的则有二百种左右。若是再加上偶然路过香港的候鸟,据说总数会有二百八十五种。即使包括新界在内,香港的面积并不算大,能有这样多种类的野鸟,对于爱鸟

  • 叶灵凤:猪屎渣2017-11-04

      叶灵凤:猪屎渣  猪屎渣,又名猪屎雀,是一种青黑色的白胸小鸟,尾巴很长,喜欢在垃圾堆、荒地、山沟水边,以及人家园地里觅食。行路时尾巴向上一翘一翘的。它们不很怕人,见人来了唧的一声飞走,人走开了又飞回原地。这是香港最常见的一种小鸟,并且,既名为猪屎渣,顾名思义,可知也是最被人瞧不起的一种小鸟。从前广东人最喜欢斗鸟,西关少爷和有闲阶级喜畜画眉百灵或是鹤鹑,没有钱的人只好养一只猪屎渣过过瘾。  其实,讲斗劲或是唱工,猪屎渣决不输过百灵画眉,并且它们还有一种长处,就是养起来容易养,一只鸟可以活到五六年,在鸟雀

  • 叶灵凤:中山陵所见2017-11-04

      叶灵凤:中山陵所见  去年秋天,路过故乡南京,我去了中山陵一次,同行的有许多是海外归国观光的华侨,人数相当多,扶老携幼,拖男带女,有不少都是不远万里,全家从非洲和加拿大回国来观光的。  海外华侨提到孙中山先生,总是感到十分亲切的,因此对于南京中山陵的现状特别关怀,尤其因为近年海外有人散播谣言,说中山陵因为没有人理会,早已荒凉破败不堪了,他们都想看看究竟已经荒凉破败到怎样程度了。哪知到了陵下一看,正如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所见到的名胜古迹一样,都收拾一新,打扫得干净整齐。仅是沿途所见的那一条由法国梧桐构成的

  • 叶灵凤:指甲2017-11-04

      叶灵凤:指甲  在时髦贵妇人的梳妆台上,有一种叫作Cutex的黑色红边的小盒,里面是盛着专门修饰指甲用的种种油膏的。  一般都市上的美容室,秘密卖淫的女子也用这种油膏兼营给顾客们修饰指甲的副业。  来修饰指甲的顾客不仅是女子,许多大裤脚管的男性也要来尝试这种类似按摩的滋味。  指甲是值得这样珍视的哟!  让我也来告诉你们一点关于指甲的故事罢。  这是真的事实,说这话的人的亲身的经历。...

  • 叶灵凤:煤烟2017-11-04

      叶灵凤:煤烟  在北方,客人来了的时候,主人在请坐倒茶之先,还有一种不可少的款待,便是倒水请客人洗脸。据说这是因为北方风多,灰沙厚,路政又不良,一出门便是满身满脸的灰沙,连耳朵和鼻孔里都是,所以进了门非洗脸不可,但是江南向来是十里春风,山明水秀,除了天热满头大汗时要请你洗脸以外,这种规矩是很少有的。  可是,在现在的江南,尤其在上海,随着太平洋的高潮冲进来的近代物质文明,经济侵略的工具摇撼了江南明媚静谧空气中的诗意,天边矗起了黑寂寂的怪物,从此江南的客人来时也非洗脸不可了。...

  • 叶灵凤作品_叶灵凤散文2017-11-04

      叶灵凤作品_叶灵凤散文  

  • 林海音:我的童玩(2)2017-11-04

      林海音:我的童玩(2)  挝子儿  北方的天气,四季分明。孩子们的游戏,也略有季节的和室内外的分别。当然大部分动态的在室外,静态的在室内。女孩子以女红兼游戏是在室内多,但也有动作的游戏,是在室内举行的,那就是“挝子儿”。  挝子儿的用具有多种,白果、桃核、布袋、玻璃球,都可以。但玩起来,他们的感觉不一样。白果和桃核,其硬度、弹性差不多。布袋里装的是绿豆,不是圆形固体,不能滚动,所以玩法也略有不同。玻璃球又硬、又滑,还可以跳起来,所以可以多一种玩法。...

  • 林海音:蔡家老屋2017-11-03

      林海音:蔡家老屋  夏天的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听叔叔、婶婶、舅妈们讲故事,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了。  在各式各样的故事里,鬼故事最好听,无论重复多少次,我们都不嫌多。  我知道,你也喜欢听鬼故事。  有一个最好听的鬼故事,是发生在蔡公公的家里。  在镇的尽头,通到田里的路上,有一栋红砖的楼房,据说那是蔡公公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盖的。样式虽然古老而陈旧,但是院子里有几棵老榕树,一个丝瓜架和一口古井,房子四周用竹篱笆围着,倒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小田庄。...

  • 林海音:虎坊桥2017-11-03

    林海音:虎坊桥   常常想起虎坊大街上的那个老乞丐,也常想总有一天把他写进我的小说里。他很脏、很胖。脏,是当然的,可是胖子做了乞丐,却是在他以前和以后,我都没有见过的事;觉得和他的身份很不衬,所以才有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吧!常在冬天的早上看见他,穿着空心大棉袄坐在我家的门前,晒着早晨的太阳在拿虱子。

  • 林海音:念远方的沉樱2017-11-03

      林海音:念远方的沉樱  回想我和沉樱女士的结识,是在1956年的夏天,我随母亲带着三岁的女儿阿葳,到老家头份去参加堂弟的婚礼。上午新妇娶进门,下午有一段空时间,我便要求我的堂的、表的兄弟姊妹们,看有谁愿意陪我到斗焕坪去一趟。我是想做个不速客,去拜访在大成中学教书的陈(沉樱)老师,不知她是否在校。大家一听全都愿意陪我去,因为大成中学是头份着名的私立中学,陈老师又是那儿着名的老师,吾家子弟也有多人在该校读书的。于是我们一群就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成中学。...

  • 林海音:秋游狮头山2017-11-03

      林海音:秋游狮头山  到了我的家乡头份,狮头山已经近在眼前。几次还乡堂兄弟们都邀我上山一游,可是每次都因为家事羁身,不得不匆匆赶回台北,去狮头山的心愿已经许下三年了。  这次因为星期日后面跟着国父诞辰,难得两个假日连在一起,我们正在盘算如何打发时,恰好今春阿里山的游伴蔡先生夫妇来进游狮头山,同行还有朱先生夫妇。还愿的机会从天而降,自然欣然应允。  早晨八点坐轻便的旅行汽车出发,由台北到狮头山山口,有平坦宽阔的公路可通。尤其是从台北大桥到桃园的一段,完全是沥青路面,两旁是整齐的树木,汽车以每小时三十五公

  • 林海音:骑毛驴儿逛白云观2017-11-03

      林海音: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很久不去想北平了,因为回忆的味道有时很苦。我的朋友琦君却说:“如果不教我回忆,我宁可放下这枝笔!”因此编辑先生就趁年打劫,各处拉人写回忆稿。她知道我在北平住的时候,年年正月要骑毛驴儿逛一趟白云观,就以此为题,让我写写白云观。  白云观事实上没有什么可逛的,我每年去的主要的目的是过过骑毛驴儿的瘾。在北方常见的动物里,小毛驴儿和骆驼,是使我最有好感的。北方的乡下人,无论男女都会骑驴,因为它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弟弟的奶妈的丈夫,年年骑了小毛驴儿来我家,给我

  • 林海音:冬青树2017-11-03

      林海音:冬青树  为了舅母的六十整寿,我冒着酷暑到台北来。表哥表妹两对夫妇都早到了,只等迟到的我。  我进门放下手提箱高声喊:“阿妗,我到啦!”从厨房的甬道里发出一迭声的“啊,跟着拥出了表妹和表嫂,表哥和表妹夫也从舅舅的书房跑出来,舅母矮矮胖胖,又是放足,她擦着鼻尖的汗,拖着笨重的身躯,抢着跑出来。我见了舅母好高兴,赶忙迎上去,舅母握住我的手,把我上下一打量,红着眼圈叹口气:“瘦了!”...

  • 林海音:一张地图2017-11-03

      林海音:一张地图  瑞君、亦穆夫妇老远地跑来了,一进门瑞君就快乐而兴奋地说:  “猜,给你带什么来了?”  一边说着,她打开了手提包。  我无从猜起,她已经把一叠纸拿出来了:  “喏!”她递给了我。  打开来,啊!一张崭新的北平全图!  “希望你看了图,能把文津街,景山前街连起来,把东西南北方向也弄清楚。”...

  • 林海音:台上、台下2017-11-02

      林海音:台上、台下  礼拜六的下午,我常常被大人带到城南游艺园去。门票只要两毛(我是挤在大人的腋下进去的,不要票)。进去就可以有无数的玩处,唱京戏的大戏场,当然是最主要的,可是那里的文明戏,也一样的使我发生兴趣,小鸣钟,张笑影的“锯碗丁”“春阿氏”,都是我喜爱看的戏。  文明戏场的对面,仿佛就是魔术场,看着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的,随着音乐的旋律走着一额一跳前进后退的特殊台步,一面从空空的大礼帽中掏出那么多的东西:花手绢,万国旗,面包,活兔子,金鱼缸,这时乐

  • 林海音:卖冻儿2017-11-02

      林海音:卖冻儿  如果说北平样样我都喜欢,并不尽然。在这冬寒天气,不由得想起了很早便进入我的记忆中的一种人物,因为这种人物并非偶然见到的,而是很久以来就有的,便是北平的一些乞丐。  回忆应当是些美好的事情,乞丐未免令人扫兴,然而它毕竟是在我生活中所常见到的人物,也因为那些人物,曾给了我某些想法。  记得有一篇西洋小说,描写一个贫苦的小孩子,因为母亲害病不能工作,他便出来乞讨,当他向过路人讲出原委的时候,路人不信,他便带着人到他家里去看看,路人一见果然母病在床,便慷慨解囊了。小孩子的母亲从此便&ldqu

  • 林海音:挤老米2017-11-02

      林海音:挤老米  读了朱介凡先生的“晒暖”,说到北方话的“晒老爷儿”“挤老米”,又使我回了一次冬日北方的童年。  冬天在北方,并不一定是冷得让人就想在屋里烤火炉。天晴,早上的太阳光晒到墙边,再普照大地,不由得就想离开火炉,还是去接受大自然所给予的温暖吧!  通常是墙角边摆着几个小板凳,坐着弟弟妹妹们,穿着外罩蓝布大褂的棉袍,打着皮包头的毛窝,宋妈在哄他们玩儿。她手里不闲着,不是搓麻绳纳鞋底(想起她那针锥子要扎进鞋底子以前,先在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