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句话出自《墨子·修身》。意思是说: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不会高;说话不可信的人,做事不会有成果。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创始人墨翟的思想和主张。墨翟(约公元前479年—前381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出身于工匠家庭,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创立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汉代有71篇,流传至今仅剩53篇,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阐述了墨子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想。
《墨子》中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思想,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这一思想在《大取》中得到了更为详尽的阐述。该篇提出:“仁之事者,必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认为凡是利于天下人的事就应当去做,不利于天下人的事就应当停止。《大取》中还提出了“杀一人以存天下”和“杀己以存天下”的问题,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墨子》中的《非攻》上中下三篇对“非攻”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非攻》上篇指出,攻伐别国是不义行为。因为“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同时指出,发动战争是损人而不利己的行为,“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所以,攻伐他国是没有道理的。《非攻》中篇从攻伐别国既不义又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方面,攻伐别国违背了古圣王的治国之道,“若使中兴师,君子废,小人劝,庶人力于农亩,竭财以奉军费,此皆空民之道也”;另一方面,攻伐别国最终会导致自食恶果。
《墨子》中的《尚贤》《尚同》等十论诸篇主要讨论国家政治问题。这些篇章中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尚贤”是为政的根本措施之一,主张选拔贤能之士进入国家管理层,打破血统界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同时认为“尚同”是为政的根本措施之一。所谓“尚同”,就是统一思想和是非标准,要求人们逐级上同于天子,做到“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这样就能“一同天下之义”,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在认识论方面,《墨子》中提出判断事物的标准有三条:本、原、用。其中“本”指根据,“原”指推论,“用”指实践。这三条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分割。
《墨子》中还包含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经上》《经下》等六篇合称为《墨经》,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墨经》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论、逻辑学和科学技术,其中尤以逻辑学成就最高。《墨经》的逻辑体系建立在“类”和“故”两个概念基础上。“类”相当于事物的概念或性质,“故”是指原因或理由。
《墨子》一书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经典。
相关文章: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06-13
人生啊只有一次,就该疯狂一次06-13
一句话,不提遗憾,心中千言万语06-13
韩非子: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06-12
杜甫:怀抱焦虑,煎熬于心06-12
我问青山何日老,自己何时闲?06-12
世间难两全,不负如来不负卿何以兼顾?06-12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06-12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