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端午

时间:2024-05-28 17:19:39 小编 浏览: 经典美文 我要投稿

古诗里的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佳节,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江南靖士在《端午》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而且表达了对楚王执迷不悟竟致国亡的憎恨和鞭挞。北宋诗人张耒《和端午》诗云:“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该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除此之外,无论是戴复古的“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还是高启的“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抑或是苏东坡的“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都表达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大文豪苏轼喜食粽子,品味了以蜜饯为馅的粽子,留下了“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而“水团冰浸砂糖裹”之句,则描写诗人吃冰镇粽子的情形。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尽了火腿肉粽的妙处。清代儒学大家谢墉笔下的粽子另有一种情调,在京城做官时,他念念不忘家乡的粽子:“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诗人借粽子倾吐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诗人的境遇不同,流露出来的情感自然也就各异。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中的“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表达了背井离乡的游子,重返故里时的拳拳之情。宋代诗人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中云:“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愁苦心境。与这些苦闷心情迥然不同的,要数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写下缅怀歌赞屈原的《七绝·屈原》,诗中写道:“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既是毛泽东毕生研究屈原其人其诗的深刻而独特感受的结晶。1953年,屈原和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马蒂一起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所决定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www.5a.net
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中国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共批准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如今,端午习俗已经伴随着中国的历史持续了两千余年,国人对于平安、健康、吉祥的向往,对于忠臣、孝子美好品格的推崇,也逐渐融入端午节的各种活动,端午仪式与精神血肉相连,化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变的基因,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相关文章:

端午节05-28

家乡的端午节05-28

家乡的端午节05-28

特殊的端午美好的回忆05-28

难忘的端午节05-28

端午节的一天05-28

说说端午节05-28

观端午节龙舟赛05-28

过端午节05-28

端午的味道05-28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