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粮店
戚玉珠
长春第一场冰雨过后,我给小鸟买食粮,看到市场卖粮的想起了昔日的粮店。对粮店有印象,那时候我应该有五六岁,妈妈带我去买粮,粮店离我家不远,在胡同里边一个小二楼的楼下,木头门有点变形,门框边上订着板条,屋子不大,进屋里一个挨一个摆满了装米面以及各种杂粮的木箱子,箱子前边摆一个秤,最里边有一个漆黑的大油桶,油桶的盖儿上有一个用手揺能往上抽油的家伙,旁边有一个不太大的白色搪瓷油桶,油桶的边上挂一个漏斗和一个提娄,提娄上刻有尺度,这是卖豆油用的工具。拿着粮证到窗口,窗口很小,粮证记录着家庭人口,供应粮的数量,购买的细粮每个月是固定的,粗粮不限量,但总数不能超出,开票的工作人员根据你要买的品种给开一个小纸条,卖粮人员照着小纸条一样一样给称出来装进面袋子。小学生每月供应二十七斤半,中学生三十五斤,参加工作以后,一般是三十五斤,特殊工种四十二斤。我记得我家人口多,粮食经常不够吃,不到月底粮食就快没了,每个月25号开始供应下一个月的粮食,到25号这一天,粮店还没开门,外边早早地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快过年了,粮店贴出通知,供应的品种多了几样,瓜子和花生在其中,每户还给半斤香油,大米和白面比平常每人多了二斤,豆油每人多一两。还有一件印象最深的是粮票,姥姥家在哈尔滨,因为是跨省,出门要用全国粮票,那时候起全国粮票需要单位介绍信,并且要扣豆油,每个月每人四两豆油,起十斤粮票就要扣一两,有点舍不得,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妈妈是粮店的,我找到她说放寒假我要和妈妈去姥姥家,要起点全国粮票,同学很爽快就答应了我,第二天告诉我,你去吧什么也别说,找我妈就行,我第一次走“后门”起了五十斤全国粮票,省了半斤豆油,粮票拿到手,别提有多高兴了,很有成就感。www.5a.net
还有一件事儿记忆犹新。那是一九七二年,我家走五?七道路返回长春,当时爸爸单位分配的房子还没下来,户口暂时落在爸爸所在单位,地点在孟家屯,我家暂时住在火车站附近,距离爸爸单位正好是火车的一站地。那时候买粮必须到户口所在地的粮店才可以购买,买一次粮就成了大问题,我在上中学,哥哥下乡,姐姐上班,买粮的重任就落在了我肩上,每个月去一次,无论春夏秋冬。一个周日的早上,爸爸为我准备好装米装面装杂粮的袋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注意安全,我壮着胆子出发了,爸爸一直目送我很远很远,我骑自行车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上坡下坡,左拐右拐,还要过一个火车道才能到达粮店,到了粮店需要排队,买完以后,一样一样装好,系好袋口,绑在车座后边的货架子上,一路上小心翼翼,一个是累,一个是紧张,骑了一段时间,身上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快到家的时候,远远看见爸爸在路口等着我,直到看见了我才把心放下。回想起来,我胆子也够大的,那么远的路也不熟悉,竟敢一个人去,车座后面的货架子上有几十斤重的粮食,还是年轻啊。一年以后爸爸单位分了房子,把户口迁了过来,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去买粮了。
几十年过去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留在记忆里。虽然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买什么限量,副食都凭票供应,但也很快乐,因为有期盼,有追求,期待着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改革开放以后,日子越来越好,商品琳琅满目,购买粮食不再限量,品种齐全,以前没听说过的品种数不胜数,粮证和粮店都取消了,多少年沿用的粮证也成为历史,再后来粮票也退出历史舞台,粮票成为收藏家的珍品。
我们出生在五十年代,小时候吃了一些苦,庆幸的是如今赶上了好时代,苦尽甘来,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不再为吃不饱而发愁,而是为不知道吃什么好而绞尽脑汁,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各种食品生的熟的,半成品,成品应有尽有,我们沉浸在幸福之中,好好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吧。
相关文章:
相遇,是命运的安排 情感短文05-25
蓝色微语:爱在心头,却似海洋 情感短文05-25
忧郁的蔷薇,无声地诉说 情感短文05-25
情感漩涡:那些触动心灵的句子05-25
秋雨轻柔,等待归来 情感短文05-25
晴空如洗,我心如絮 情感短文05-25
花开花落,期待偶遇与幸福 情感短文05-25
深秋希望 情感短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