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表扬孩子的负面影响切入,深入探讨了不恰当的表扬方式可能带来的问题。同时,文章也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肯定方式,旨在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和内驱力。
对于想要科学育儿、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们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借鉴,非常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你在生活中会常常表扬孩子吗?
你是不是希望通过表扬,强化孩子那些看起来好的、正确的、合适的行为?
你的表扬达到了你期待的效果了吗?这种效果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我们的认可和赞美,但是,如果表扬不当,却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
我常常听家长说,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总是时不时地就会回头问妈妈:“妈妈,我做得对吗?”“妈妈,我放这里可以吗?”“妈妈,你喜欢我画的画吗?”
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种孩子,他们玩积木时,会聚精会神地选择不同的零件进行组装,他们完全投入,也会因为不断尝试、组装成功的过程,获取内心的满足感。
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为了获得表扬做事,而后者则是为了内在的满足感做事。
过多的表扬,会让孩子更注重外在的评价,削弱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无法享受发自内心的愉悦。这种表扬会让孩子上瘾,但却会破坏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能力和自尊的自我激励。
过多的表扬也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创造力、失去自我。一个经常被表扬的孩子,总是会去考虑自己的选择是否可以取悦父母,他们会刻意避开那些不能取悦家长的选择。他们学会的是如何做让他人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创新,他们希望达到成人的要求并获得表扬,而不是尝试新鲜事物。
2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平常表现很好、总是得到表扬的小朋友,会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变得非常消沉,不再积极。
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习惯于接受频繁的表扬,在没有得到表扬时反而会产生焦虑——“老师今天没有表扬我,是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
一些孩子会因为没有得到表扬而不开心甚至大发脾气,并且不再努力。
一些孩子则一整天心不在焉,总是惦记着被表扬。
所以,对于经常得到表扬的孩子,没有表扬就意味着惩罚。
3
在我们的表扬中,大部分都藏着“要改变孩子”的动机。
比如我们跟孩子说:“你今天真乖啊,吃得又多又快!”,背后想要传达的信息可能是:“我希望你可以一直吃得这么多这么快!”而且这样的表扬通常隐藏着批评。“你今天真乖啊,因为你吃得又多又快”看上去是句表扬的话,但却隐藏着批评:“如果你不能吃得又多又快,你就是不乖”。
敏感的孩子会捕捉到我们的表达,他们十分清楚我们接纳的是什么、不能接纳的是什么。
小龄的小朋友为了得到成人的关注和爱,就会尽量去做那些被成人接纳的事情。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狼吞虎咽”,就是因为老师常常会去表扬那些吃得多、吃的快的孩子。
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就会尽量吃得更多、更快,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感受。
每个孩子的食量是不同的,细嚼慢咽也会对身体更有利,当孩子一味追求老师的接纳时,甚至会伤害到他们的身体。
而大一些的孩子,能够迅速听出家长的批评以及想要操控自己的意味,他们会迅速树立起心理防御,和父母处于敌对状态,到最后可能根本不记得表扬,只记住了批评。
而且表扬通常是“你表现地怎么样、你看起来怎么样”,这样的语言,更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和评判,这会让对方觉得你更聪明、懂得更多、更有经验,而自己则远远不够聪明、做得不够好。
所以,过多地表扬孩子,带着“想要改变孩子”的目的去表扬孩子,都不能如我们所愿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会使孩子过于依赖外在评价,甚至会强化孩子的自卑感。
相信各位家长在不同的书籍和文章中已经学到了很多表扬孩子的方式,比如表扬要具体、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等等。
这些都可以避免孩子过度重视外在评价。不过我发现,当孩子兴冲冲地跟我们分享喜悦,我们却用这些固定的话术回复时,总是过于理性,就像给欢呼雀跃的孩子头上倒了一盆冷水。
所以,比起说什么,我们的状态和情绪更重要。比如孩子搭好了一个积木兴冲冲展示给你的时候,比起你冷静地告诉他:“你刚刚很认真地把积木搭好了,我觉得你很棒!”不如和孩子兴奋地击个掌,一起跳个舞;或者很真诚地请教:“你快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比起表扬,我们还有更好的肯定方式——
1. 传递我—信息
传递“我-信息”会让孩子具体知道自己的行为带给我们具体的影响是什么,这种信息是我们感受和情绪的自然流露,并没有批评和操控孩子的意味。
一个完整的我-信息是:孩子的具体行为+这个行为带给我们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 。
比如,孩子今天没有像以前一样起床碰碰这个、碰碰那个,迟迟不洗漱。
我们常见的表扬可能是:“你今天早上起来就洗漱了,真是太棒了!”我-信息:“你今天早上起来就去洗漱了,这让我感觉很好,因为不需要担心我们会不会迟到。”
当孩子做的一些事情让我们觉得感动、温暖、有爱时,不带评价和试图改变他们地表达出来,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很好。
2. 发自内心的赞赏
当然也不必时刻想着自己是不是表达恰当,只要我们不是试图改变或者控制孩子,而是发自内心地“赞赏”孩子,即使没有很具体地进行描述也没有关系。
3. 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表达关注、喜爱
当得到夸奖和表扬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感受都是好的,所以希望得到更多这样好的感受。
但是如果我们只在孩子“听话”、“取得好成绩”等特定情况表扬孩子时,孩子就会觉得:只有我......(听话、成绩好等等)时,我才能得到肯定和表扬。
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某方面过度依赖外部评价。所以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和欣赏。
比如每天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当孩子和我们说话时,很耐心地听他说;睡前给孩子做简单的按摩等等。直接向孩子表达我们的喜爱:“我特别喜欢你,喜欢你笑起来的样子、喜欢你走路的样子,喜欢和你一起玩.....”
表扬不当,会让孩子过度依赖外在评价,也会使孩子更自卑。比表扬更好的肯定方式,你get了吗?
相关文章:
管得太严不是爱,是阻碍!如何正确引导,让孩子思维“活”起06-19
《纽约时报》:孤立、抑郁、挫败,留学生跳出中国教育体系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