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劫案影评(一)
本来还小有期待的,冲着宁浩导演——《疯狂的石头》虽说有点“参考”《两杆大烟枪》,不过如论如何还是本土化得比较好,故事荒诞还逻辑严密,总算有点耐看性,而市井小人物的刻画也比较到位,算得上鲜活。但看完了《黄金大劫案》,真的是小有失望。因为,我尝试着找点什么可以记忆的,可以触动自己的东西,可惜,没有找到。
好好讲一个故事,有那么难吗
其实,电影的故事不一定要有多么惊世骇俗,有多么诡谲巧妙,只要是接着地气,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故事,能说到你心里就可以了。可是,故事不好好讲,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的曲折而胡编乱造,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本来一开始还以为《黄金大劫案》是一部发生在我们都不太熟悉的一段历史中的一个银行金库盗劫故事,后来发现原来不是技术流;再接着发现要套上革命的战车,加上父子亲情还有屌丝与白富美的童话爱情,故事已不堪重负,撑不起来,然后就没没有然后了。讲故事缺乏诚意,那么破碎不堪的细节和层出不穷的BUG就不那么令人遗憾了——注定的杯具,有什么值得叹息的呢。再说到人物的塑造,那就更是一塌糊涂了,基本上没什么个性,那些个革命者和土匪都脸谱化得太严重,日本人则都是木偶。本来一开始还对开头的神父有所期待,可惜失望了,其他的,唉,不说也罢。
情啊,非要来点惊悚的感觉吗
小东北的父爱觉醒,让人唏嘘,更让人觉得有点惊悚。父爱的表达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中有千千万万的方式,无论哪一种,只要表达到位,传达到了观众心里,都是成功的。当然,如果更进一步,与观众的经验、心里活动产生同构效应的话,那就更美了。在《黄金大劫案》中,小东北父亲的父爱表现形式,貌似有点太那个啥了……唉,这么说呢?姑且不去追究金镖十三郎装疯卖傻的苦衷,但作为身怀绝技,深明大义的父亲,对于儿子的爱,不应该是让出更好的食物、雨中的庇护和最后刀光血影中最后的惨烈相护(这里为了表示对这位伟大父亲的尊重,就不去质疑他如何能够在洋枪洋炮中用金镖大发神威了),而应该是让小东北可以避免那种悲惨的命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比如钱、亲情、爱情啥的),然后有一一失去失去。如果说,小东北快速成长起来了的话,那一定不是来自于他父亲金镖十三郎的成功教育。有句话真的很难说出口,叫什么来着,子不那个啥,父之过啊。金镖十三郎的爱,从浅浅的生活琐事一下子过渡到血与火规模,让人有点难于适应。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没有忘了自己替儿子担当责任,而不是让儿子自己有所担待。
爱啊,咱们考虑点人世间的情与理,冷与暖行不
屌丝的爱情大概不太会有人关注,因为要么平淡如水,大伙儿都难得理会,要么他们根本就没有爱情。但如果一定要屌丝进入观众的法眼,通常的做法就是让屌丝遇到白富美,而且一定要死来活去地爱上,最后再搞点悲惨的结局,就更来劲儿了,当然如果可以上点档次,能和家国情仇搞在一起的话,可能更有噱头。本来这么安排也无可厚非,只要把故事讲清楚了,人物交代到位了,大伙也不苛刻一定要创新啥的,不久图一个要么心里畅快,要么心里添堵么?可是,如果心里畅快不起来,堵了没有添上,这就有点不应该了。人世间的爱情故事触动你我的,有千种万种,平平淡淡也好,惊天动地也罢,但总是要循着人性中最恒常的部分——异性相惜,总要有那么一种东西触动了当事人之后,并且能够让旁观者感知到,才算一个爱情故事吧。上来就演化生死,这个……也太粗糙了一些。小东北和顾小姐之间,怎么也要铺就点过程吧,可没有什么足以触动观众或者说服观众就安排人家生死相托,这也有点太心急了吧,交待得也太懒了。我们常常所童话般的爱情,那是因为虽然飘渺,但也是能够仰望到美好的可能性才行哈。
唯一的光鲜,是伪满洲国的街景
我不了解伪满洲国的历史,所以对现实中的情形不加评判和猜测。电影中伪满洲国的街景,真的是光鲜的不得了:看到的就像和今天上海南京路一样,中西方建筑的完美结合等等不一而足。但总觉得像是漂浮的空中的楼阁,或者像一个架空的地域,一点尘土气息也没有,一点市井气息也无。小东北的蜗居居然也有点像上海的石库门,看着还挺不错。我不知道这种布景是不是有我没有领悟到的深意。不管狗日的日本鬼子怎么蹂躏我们的国土和百姓,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味儿,有江湖气——不管那些人是可怜的百姓,还是万恶的法西斯。坏人再怎么脸谱化,总也要留点空间给市井表演吧。唉,不说了。我都有点怀疑这是不是一部恶搞的电影,如果是,应该有点无厘头的笑料吧,像本山大叔的小品,咱图一个乐,看完抹嘴一笑拉倒,可是没有找到笑料;如果不是吧,也没有看出啥正经的东西,真的。
黄金大劫案影评(二)
不知从何时起,五一档期也变得如此激烈。十五年泰坦尼克余热未散,外国大片时时强势登场,国产《杀生》《匹夫》纠缠在一起,五一后上映的几部新片也实力不俗——之所以选择《黄金大劫案》,与其说是因为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的影院看电影就是宁浩的“疯狂”系列所以要怀念一下,不如说,是真的想看看,这位看上去洋的二正的痞子导演做出了怎样的改变与自我救赎。
我们松了一口气:痞子导演做的改变还是中规中矩。若真的就是与往常风格完全不同而靠向大众风格的一个劫案剧,那么《黄金大劫案》就真的沦为大陆挑剔口水片了。于是我们看到宁浩在改变的同时保留了一些有价值的自我。方言的运用再次登场,而身为东北人的我对于东北话自然是亲切不已,对于包袱的抖出也体会更深一些。笑点的铺陈依旧很随意,而演员更多的自我表现使观众觉得,这个角色非他莫属。在这方面,从主角雷佳音扮演的小东北到范伟式的酸菜神父都不可替代,带给观众更多角色本身的欢乐感受。而坐在前排的我实在要承认后面的观众的失禁大笑实在是对影片的另一种褒扬。从小人物的一举一动,到最后枪炮王水车的大混战,都似乎有那么一点“疯狂”系列的暗中蓄势与喷薄而出。
痞子总归要为人父,做表率。《黄金大劫案》不再是一个多路线交错纠缠的荒谬喜剧,剧情简单清晰,正剧元素,而戏中人物不再是完全奴役式地为故事的整体而服务,而是每个人物用自己的特点完成了故事的升华。爱国情操,亲情,爱情的掺入圆润了影片的情感脉搏,而小东北的自我救赎之路虽说有点跳,总体看上去似乎也有导演自己的一部分寄托。总结来说,《黄金大劫案》与之前感觉有点脏兮兮的的宁浩式痞子片相比,就是更多地“正常化”了一些。
东北的气息一定程度上让我有了偏爱的私人情感,不过影片的缺点同样明显。有自己的风格是件好事,被人定了型便成了囚笼,宁浩的困扰不仅如此。而改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伦不类的外在感觉。《黄金大劫案》在正剧的情怀与喜剧的混不吝中左右徘徊,以至于看到满洲国的鸟瞰图时你会惊叹从满洲国徽到小细节的下足功夫,同时却也感觉眼前一切虚无缥缈,更像是未来20某某年的城市气息。影片在小东北的爹死去之后情节似乎有了塌陷式的推进,以至于对于各个人物的命运安排都显得太过仓促。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不均衡的质量直至无感觉的结尾都让观众有了泄气一样的观影感受。或许是为了配合影片英文名《GunsN'Roses》,个人实在觉得影片后面的“崩盘”不是合理的设置。
如果说影片的中文名字一如既往宁浩的噱头式的表现欲,那么英文名字则有其渴望转变的文艺思考。但我们实在要将影片放在二者的中垂线上。经历了《无人区》的锁柜尴尬,宁浩需要中规中矩,而同时他也把自己对于电影的思考化作了真正的改变。优缺点同在,《黄金大劫案》总的来说仍然属于宁浩的满意答卷,至少,我们要为他的这份改变致敬。不为常规所束缚,这位鬼才导演在将来也许会为我们奉献更多疯狂。
黄金大劫案影评(三)
昨晚上临时和朋友去看了《黄金大劫案》,恕我孤陋寡闻,进入影院之前压根就不知道这是宁浩的电影,甚至都不清楚这是一部国产的以伪满洲国时期为社会背景的片子。随着剧情的深入,渐渐才明白过来这不是一个动作冒险故事。好在这片子尽管故事老套,剧情狗血,bug众多,但前半场能让大家笑声不断,后半场又让我边上的某同学哭的稀里哗啦,也算值得一看了。
刚在贴吧也看到了网友的一些谩骂,例举的一些故事情节的不合理,指出和宁浩以前的片子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诸如此类的言论。我想说的是故事情节确实很俗,甚至都能猜出剧情的发展,有些剧情过于牵强,至少在现实中很难发生,比如小东北大摇大摆的从牢里穿出了白慕容的衣服,真当日本人是傻子,那条子还如此明显的在皮鞋中,甚至俩地下党接头还用条子这么危险的东西,直接见面说句话不就完了么,何苦留下证据来着,当然或许没有这张条子,消息就不可能被小东北带出去,也就不存在后面的故事了。总之,感觉部分情节编的过于儿戏了,当然,作为一部划为喜剧的电影,你也可以说它的故事情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抛开剧情,该片的演员和配乐还是很赞的。范伟等几位大牌、老面孔基本都是龙套,主角却是由名不见经传的新人雷佳音担任,不得不佩服宁浩的大胆用人,好在从我等非专业的角度看,小东北一角饰演的很到位,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危难关
相关文章:
钢琴课影评08-13
高考1977影评08-13
遗落战境影评08-13
神探亨特张影评08-13
我在伊朗长大影评08-13
西雅图夜未眠影评08-13
超时空接触影评08-13
纽约黑帮影评08-13
大块头有大智慧影评08-13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