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影评

时间:2014-08-09 11:31:00 5A范文网 浏览: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面纱影评(一)

  电影用回忆介绍了沃特医生和他可爱的妻子的相逢,严肃认真的他几乎是一见钟情的爱上了她,而性格活波、叛逆的她,为了逃离那个压力巨大的家庭和母亲轻蔑的眼光而嫁了他,并跟着他来到了上海。其实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不健康不平衡的,至始至终付出的只有沃特,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走向毁灭。

  一场京剧,她邂逅了英国驻上海的副领事,而在不久的将来,医生便开始独自承担他爱着的女人与领事副偷情而带给他的伤害……也许是他狠心,也许是他绝望,也许是他沉静的外表下再也隐藏不了对爱她的怨恨,也许是他的心受了太重的伤宁愿用死亡去证明,他把她带去了霍乱正肆虐的梅谭府——一个偏僻的乡村,除了秀丽的风光,这里只有破旧的小木屋和时时刻刻病毒的威胁……

  刚来到梅潭府,沃特和吉蒂是互相仇恨的,在外界看来,他们是自愿来灾区救助的恩爱夫妻,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这是一次自杀式的复仇行为。那个时候,两人的个性都存在着不能原谅的缺陷,吉蒂娇生惯养、轻浮无知,沃特心胸狭窄、冷漠刻板。随着剧情的发展,瘟疫的唯一建设性意义逐渐表现出来,那便是对心灵的洗涤。在时刻都有死亡发生的非常境地,虚荣、怨恨都变得不再重要,唯一可贵的便是生命本身,以及对生命的拯救。

  当吉蒂看到那个病死路边、瘦骨嶙峋的老人时,她的心第一次被震动了,她第一次认识到,除了浪漫爱情之外,世上还有许多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也第一次开始了解,沃特的所作所为才值得尊敬。她加入到了修女的队伍中。也是这种慢慢的接触和适应,让她看到了沃特的另一面。而他每天忙碌检查村里的水源、尽多于一个医生的责任而对沃特来说,当初他的选择很难说是真的出于某种高尚的理想,大概很大程度只是为了报复妻子的出轨,但是,在日复一日直面死亡的过程中,他对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工作也更加不遗余力了。而他也开始发现了她其实有一颗善良的心。于是,两个互相嫌恶的仇敌在死亡的威胁下重新走到了一起。

  于是,他爱过她,恨过她,之后在逐渐的了解中又爱上了爱上他的她,感情是一个游戏,藏在面纱下,有时,也许只是耐心、容忍,你就会了解身边的人。她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对方缺失的品质,太傻了。”然而在经历了那么多,当爱情终于变得成熟,他却在行医的过程中染上了霍乱,再死之前,他平静的请求她的谅解,而留下的人,总是要承受更多的痛苦。“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然后她回到了伦敦,她的儿子,无论父亲到底是谁,叫沃特,就像已故的沃特·费恩医生一样。

  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他并不能真的爱你,我们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揭开爱情的面纱,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和最真实的爱情,只是你是否愿意坚持,抑或是在受到挫折后选择放弃。爱就在面纱底下……


  面纱影评(二)

  电影《面纱》是一部看似很平静的爱情故事片,最大限度地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让爱情如茧抽丝,用细腻、舒缓的画面和空灵、悠扬的音乐,讲述了一个关于理解与宽容、忠诚与背叛的爱情故事。影片象很多爱情文艺片一样,有着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处理,但没有让观众成为陶醉在情感世界里的俘虏,而是更多的给予了观众许多理智思考的空间。

  对于男女主人公而言,爱情和婚姻在刚开始似乎就缺乏缘分的安排,更多的是刻意和混乱:吉蒂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她匆忙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费恩的求婚。费恩是位极为内敛、理智、古板的医生,在显微镜下他看不到现实尺寸大小的事物,也包括意识领域的爱情。类似娜拉对丈夫的感觉一样,婚后刻板的家庭生活使得吉蒂非常失望,无法感受到激情和幸福。婚后费恩把吉蒂带到上海,便迅速地投入到了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费恩还是发现了妻子的背叛,于是他选择让妻子陪他去霍乱流行的最前方来作为惩罚,而这个决定,无意中却成为了他们恢复关系的最好良方。夫妇二人虽然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但肉身终归还在一起,在霍乱肆虐的灾区相互慰籍和支撑,共同面对随时降临的死神。费恩和吉蒂在恶劣的环境中重新认识和了解了对方,但是当他们可以互相敞开心扉真正相爱时,费恩却不幸染上了霍乱导致死亡。

  当吉蒂和费恩夫妇二人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激发出了心中最美好的的感恩之情与宽容之心。在死亡之神的见证之下进行了彼此灵与肉的真正的沟通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满和误解在此刻以都已经不再重要。在疫区他们开始了真正的爱情,而这迟来的爱情彻底照亮了他们的灵魂,让他们克服了人性中的冷漠和残忍。异国他乡的经历让他们重新获得了生命体验和自我救赎。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次用死亡重新关照生命的经历。丈夫临死前请求曾经背叛过自己的妻子原谅,而妻子悲痛欲绝地请求丈夫的宽恕,曾经罪孽深重,曾经恨之入骨,在这一刻似乎都已经烟消云散。这些如泣如诉的情节安排并没有使观众的心情无比的悲痛和哀伤,而是象影片背景中南中国的水墨画般的风景一样,寂寥而又空静。

  《面纱》中讨论婚姻的忠诚和背叛似乎是一个很老套的题材,但是它更多的是在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原谅和宽容的问题。在旧约和新约中都是对婚姻不忠的行为进行劝诫或责备的,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来讲,对于婚姻和伴侣的背叛是件应该受到惩罚的事情。虽然在李银河那里认为:“任何人都有和除了配偶之外的第三人发生性关系的权利。婚外情是错误的,只是因为它违反了婚姻法。”这种“性权”需要用历史观去理解,是关于在漫漫人类生存发展长河中作为有主体意识的人的自身权利的讨论,是学术层面的命题。北京《娱乐信报》和新浪网在06年2月份做过一次“中国婚姻忠诚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婚姻家庭中有76.22%的人认为生活过得不是很有意思;60%的人对于婚姻幸福缺乏很强烈的渴望;53.2%的人对于将来不抱希望;51.7%的人经常感到不安和忧虑。现实婚姻中的两性精神生态令人堪忧。

  婚姻中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婚姻的形成更多的是让彼此在精神方面的“依恋”与个体独立之间形成的有建设性的积极的动态平衡关系,更多地给双方彼此精神上和生理上的满足和安全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压力、个人性情差异以及价值观的偏离都会让我们对婚姻生活失去原有的信心而在盲目寻求感情补缺。对于婚姻中出现的“性错误”,我们往往靠离婚或者彼此折磨进行惩罚,其实“精神成本”也往往是巨大的。双方的斗争或者是分离都意味着失去一个极为重要的感情支持体系,从而导致情感的丧失和孤独,这似乎离我们向往的幸福更加遥远了。

  在婚姻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不是不爱对方了,而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无法在对方身上得到满足和回报。象《面纱》中的夫妇一样,缺乏出现一种特殊的外部环境,来逼迫我们迸发出心灵深处的“爱情”。烦琐的日常生活如同砥石一般,磨掉了并不太多的激情和幻想,这时寻求一个可以承载我们需求的容器似乎是让生命葆有浪漫底色的途径。但是这是以伤害对方为代价的,是自私和愚蠢的,更可怕的是它会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如果还在爱着,就不妨去包容和原谅已经犯下的错误,没有人能够承受背负一生十字架的惩罚。人性是复杂的,我们的价值标准也往往不只有黑和白那么简单,应该有更崇高的类似宗教一样的普世之爱来战胜和超越我们心里的爱情。这不是在为错误辩解或者开拓,我们可以试着去放爱一条生路。

  电影《面纱》的编剧、表演、节奏安排都非常成功,好莱坞制作的成熟和纯净比现在市场上的浮艳的大片要好得多。影片是根据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作品改编的,童年的毛姆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使他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毛姆在一战中受英国军事情报部驻法国总领之邀,作为特派人员往返于伦敦总部和欧洲大陆之间,为军情部在欧陆的其他情报人员穿针引线,他的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创作的一些间谍小说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面纱影评(三)

  《面纱》是部不错的电影,可惜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在同事的强烈推荐下,终于看完了这部影片,看过之后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什么呢?最先回现在眼前的是影片中那画卷一般美丽沉静的桂林山水。十年之前去过桂林,至今记忆犹新,因此对这样的画面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电影中的漓江弥漫着陈旧的色调,犹如晒黄的老照片,看上一眼就会勾起对陈年沧桑的无限回忆。

  我想整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觉就如这锈色覆盖下的江水,虽然波澜不惊却带给人无尽的回味。波澜不惊是指影片没有通过刻意夸大矛盾来推动剧情,一切都顺其自然,制作细腻而不铺张。

  首先男主角的一见钟情显得那样笨拙,甚至在女主角赏花的时候还大谈细菌,没有丝毫浪漫情调可言,接下来的求婚更见不到爱情电影中常现的手捧转运金珠跪拜在石榴裙下的情景。而女主角同意结婚是因为迫于家庭压力只是想嫁而不是相爱。就是这样一对被中国式包办婚姻拴绑在一起的

相关文章:

赵氏孤儿影评08-11

出租车司机影评08-11

1942电影影评08-11

七武士影评08-11

在云端影评08-11

机器人总动员影评08-11

守法公民影评08-11

泰国电影永恒影评08-11

消失在第七街影评08-11

刺猬的优雅影评08-11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