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影评(一)
科幻片历来是美国大导演们钟爱的题材,从多年来较著名的《星球大战》三部曲、《世界大战》、《天煞》,到《阿凡达》、《天际浩劫》、《变形金刚》、《洛杉矶之战》、《异星战场》和《超级战舰》等,情节宏大,人物众多,令人眼花缭乱,大有美国作为地球领袖,作为人类的救世主,引领人类抗御外星人称霸银河的趋势。
而同样是美国人拍的影片,《地心引力》却反其道而行之,主要讲述在美国太空站,宇航员马特和瑞安博士出舱修复哈勃望远镜时,卫星碎片撞毁了太空站,漂浮在外太空的两人想方设法要回到地球的故事。
这部科幻片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情节简单,没有一波三折的叙事、没有外星人、没有太空战争、没有人类爱情,人物设计更是简单,绝大多数场景只有一位演员完成——这对中国某些观众而言有些不适应,不大符合主流科幻观众的观赏口味。但是据新闻报称,在中国上映一周累计票房达2个多亿,这又是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除了本片在技术层面的出色表现、在3D科技视听效果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之外,中国文化元素的大量出现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君不见,影片女主人公最后必须要到中国的空间站“天宫一号”,乘坐“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我们在“天宫一号”的舱内看到,因为失重而穿梭飘浮的古铜钱、乒乓球拍、弥勒佛、回力鞋等,以及“神舟”操控仪表板上的汉字,都使中国观众倍感亲切和自豪。在这部科幻片中,中国飞船成为了美国人的大救星,一向在外太空称王称霸的美国人,最后依靠着中国的科技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电影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据报道,继201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之后,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全国票房正大步向200亿挺进,这些喜人的变化使全球的电影业非常重视中国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庞大市场,好莱坞巨资制作的科幻大片也一改历史的套路,放低身段,开始向中国“俯首称臣”。
所以,近年来美国制作的科幻片也有中国演员参与,《钢铁侠》中挤进了中国面孔;《阿凡达》、《变形金刚4》大量在中国取景,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重要。
中国的文化元素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早将那些落后的文明成果糟粕淘汰,被保留下来的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比如:书法、国画、脸谱、京剧、印章、剪纸、皮影、戏剧、雕刻;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唐装、旗袍、中山装等,这些都可以对未来的科幻电影提供一种创意和思考。
中国文化元素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无论对于现代还是未来,它们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世界艺术文化宝库中,它都以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无论中外,优秀的电影作品,应该美观、新颖,具有欣赏价值和内涵,触发思考,感动人们。好的设计更是一种突破,引领潮流,承前启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给中国文化元素赋予时代的气息。因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思想在转变。另外,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必须找到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是我们新一代文化工作者、设计师们所要关注的话题。
笔者以为,在国际一体化的今天,传承和创新的融合并不是简单上的视觉图腾的驾驭,而是文明精神上的赋予和蕴含。放眼未来,我们要制作中国自己的科幻大片,就要立足本国文化,汲取外来精华,经过深层的化解和吸收,才能自然地将文化与电影设计融合在一起,使中国元素真正地变成中国制造。
地心引力影评(二)
影片从遥远的声音开始,是地面指挥中心和宇航员间的对话,一边说工作一边开着玩笑,氛围看似轻松。这些对话也间接地介绍了影片主角的身份背景以及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为了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镜头从头到尾几乎一致在旋转颠簸中,加上imax的效果,整个电影看下来,胃里有些翻腾不休。影片所营造的视觉体验可以用amazing来形容。
影片的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原因为其铺垫,每个危机来的都不突兀。在观影前看了一些对于影片的评价,观影后又看了一些,包括科学硬伤等的评价,但是我认为影片本来就是一个娱乐行为,有些科学的东西没有必要太较真,故事的背景是为了故事想要表达的精神服务的,整个电影将女主心理状态的转变表达的非常细致。我认为片名的gravity并不是物理上的地心引力,而是活下来的精神对于人的引力。浩瀚的宇宙,飘渺的星空,梦幻的地球都很美好,但是更美好的是能活着站在我们的地球上,能看见听到他人,不管是亲人还是陌生人。
影片中克鲁尼的角色描述的很平淡,但是烘托出的人格非常伟大,面对死亡的时候平静淡定,还能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引导女主走向地球。
女主独自逃生的路上简直是困难重重,但是决定死去的时候潜意识里的生存欲望彻底的改变了她,不光改变了当时的她,也改变了以后的她,“不再闷头开车”这句话表达了女主接受自己过去遭遇的不幸,积极走向未来的的心理转变。现在的很多影片基本逃离不了爱情,感觉没有你侬我侬就没有故事,也许是故事背景的需要,也许就是美国电影较国产电影的思想先进性。宇航员间对于生命的尊重比任何一个所谓的爱情拥吻都更令人悲伤和感动,女主作为渺小的人类回到地球mother的那一刻,手中握住的沙子就等于是最宝贵的礼物,重新感受地心引力的女主心中定是无比的幸福。
观影后,觉得宇航员真的非常伟大,不管影片是否有夸大或是不实,但是相信宇航员每一次的升空都是一次生死征程。也许死去并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孤独的死去。不管我们抱怨活着有多累多烦恼,但是潜意识当中对于生命的渴望程度可能真的只有到了生死边缘才能体会。虽然影片的负面评论不少,但是从我看来,神州天宫发射也没有这一部影片让我对航天事业和这些知识这么关心过。至少在我看来影片是成功的,引起了我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对于宇航员的崇敬,对于地球的热爱,以及对于这个领域知识的渴望。
地心引力影评(三)
年末收官,各类影片如雨后春笋,但是至今佳作不多。《地心引力》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一枚强心针,让人大呼过瘾。一种首次体验的观影模式,RealD6FL更是犹如让观影者身临其境,逼真的效果一度让人感觉好像置身其中。在科幻大片的领域中,佩上如此爽到爆的观影方式,绝对是珠联璧合,最终的结果就是美不胜收。
进入正题,赞美了《地心引力》的特效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影片传递的正能量,以及想要表达的一种人生观。换言之,女主角对生的欲望,感动天感动地。浩瀚宇宙,人类如此渺小,如同海中一叶扁舟。因此随便一点风浪,就可以掀翻扁舟,而太空中求生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面对不敢想象的孤寂,面对人生最大的挑战,面对就在面前的死神,面对一步差错就将永远离开人士,一切一切的困难,将片中女主角逼到了死亡的边缘线上。但临危不惧,在错乱之后,整理好心智,用不能完成的方式对自己进行了救赎,重新回到地球,可歌可泣。整个过程,你不得不惊叹,人类求生的本能究竟是有多么强烈。(www.5a.net)看过《地心历险记》等等一类的求生影片,每一次都会因为最后主角们的成功,而由衷的送上赞美。在生活种种困境中,保持一种正能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除了对《地心引力》女主角生的欲望感到赞叹之外,另外影片中的死亡更是可歌可泣。当宇航员方特乐观的心态突然迎来死神之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手,任自己漂浮在太空中,让自己的同伴有了生存的空间,而自己却最终尸骨无存。
这是一种怎样的魄力和决绝,在那一瞬间,需要做出最重要决定的一瞬间,方特几乎没有任何的考虑,他用他的死点燃了女主角求生的欲望,将电影想要渲染的人文情怀,达到了制高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出果断的决定,但是我们却往往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错过了最佳时机,以及转瞬即逝的机会。
但影片中的方特,不得不让人赞叹他的洒脱与精神。在那么短暂的时间里,他坐怀不乱,乐观的生活精神,即便说死神即将来临,他可以从容应对,更可以轻松决定自己的死亡。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宇航员,他深知自己在那种情形下,已经成为“拖油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撒手。
《地心引力》故事很简单,人物很简单。但是从生与死的两种极端,展现了人类的欲望,求生当中,必须有死的决绝的那种意志。换言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生的希望,但是危机时刻,也许你的洒脱就会成为一种他人生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