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时间:2014-08-06 17:19:00 5A范文网 浏览: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一)

  我和橙子观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很精彩,3D立体效果不错,画面和音乐非常唯美,电影讲述的故事也很有内涵。影片内容是成年派向作家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中海难幸存者是少年派和动物们,鬣狗先后杀了断腿的斑马和母猩猩,老虎又杀了鬣狗,派和老虎共存并最后获救;第二个故事也是我认为的事实真相,幸存者是船上的几个人,凶残的厨师杀了并吃了断腿的水手,后来又杀了派的母亲,派杀了并吃了厨师并独自漂流直到获救。

  我觉得整部电影所探讨的是关于宗教和信仰的问题,这也是电影的主线,印度教毗湿奴神更是主线中的线索。派最开始信仰的是印度教,后来逐渐接受了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但他内心最深处的根应该还是印度教。影片开始,派介绍了躺着的三面神毗湿奴神,世间的一切只是他的梦境;在接受基督教后,他向毗湿奴神祈祷,感激毗湿奴神介绍基督教给他认识;他在海上把一条鱼杀了后非常悲伤,跪着感谢毗湿奴神化身成鱼来帮助他;中途给他希望、给他补给的海上食人浮岛是睡着的毗湿奴神形象;甚至于派讲述的第一个动物故事也是在模仿毗湿奴神,把原本发生的海难幸存者杀人、食人的残忍事实幻化成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如同毗湿奴神做了一梦,人世万物都来源于他这一梦。

  派在漂流中也曾质问神,已经失去一切,还要怎样。除了原始、本能、生存欲望的支撑,信仰如同一根救命稻草给他生存的希望。派故事里的老虎就代表了他另一个自己,脱离了文明世界后所剩下的原始、本能、凶残、兽性、欲望等等,派和老虎之间经历了从恐惧、对抗、试图驯服到共存、依赖、相依为命的过程,中间的转折点是在一场大风暴中,派和文明相连接的日记本被风刮走,生存工具尽失,派被折磨的精疲力尽,在这种绝境下和老虎形成了依存关系,在以后更加艰难的漂流生活中,支持他生存下去的就是这种最原始动物性的本能。无论漂流生活多么艰辛,有老虎与他为伴、神给他指引,他内心始终有生的希望。当他重回文明世界后,老虎也同时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或许人们在面对非人的痛苦和折磨时,即使有质疑,心里都会不自主地产生并跟随信仰。日本海难调查员尽管觉得动物的故事很傻,但听完第二个故事后,他们仍然在报告里写上第一个故事。作家回答派说他喜欢第一个故事,派说所以你跟随了上帝。到这里,派似乎扮演了毗湿奴神的角色,他幻化了一个带给人们希望,英雄的、传奇的精彩世界,听故事的人或许质疑哪一个故事是真相,但他们都喜欢第一个故事,并把第一个故事作为真相传递给别人。就像派说的,怀疑是信仰的一部分。信仰带给人们希望以及更多,人们理性的思考,使信仰更加有力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二)

  看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我触动很深,深深地为少年“派”的这次奇幻旅行感到敬佩和惊讶。影片用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童话般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凶残的现实,如此绚烂的奇幻之旅,色彩美得令人窒息,幻境变得奇妙无常。

  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他由最初的与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也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在他们历尽各种挑战和磨难后,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而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很有感触,老虎因为饥饿而跳下海中,准备攻击派,但派敏捷地爬上小船,而老虎挣扎着却无法爬上去。本来派可以乘机铲除这个隐患,但他做了一个令我震惊的决定,他选择救老虎,并把船留给老虎。或许,这就是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吧!派的善良让我很感动,特别是他为老虎的食物杀了一条鱼时流下的眼泪,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

  而最让我疑惑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派,让他有如此坚强的求生欲望?如果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或许我支持不了几天,但派却顽强地在海上漂泊了227天。但当看到派高呼“GOD”时,我或许明白了,那种力量就是信仰。就如西格里夫·萨松的那句诗说的:“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人性的两面,信仰,都是活下去的手段。”

  关于片末少年派给出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漂流故事”孰是孰非的激烈讨论更是引人思考。看完电影后,我问同学:两个故事你们更相信哪一个?当时同学略微迟疑了一下后回答是第一个,而另一个同学的答案也是第一个。的确,第一个故事是那么美好,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似乎又给人不太真实的感觉,特别是那个小岛上发光的树、莲花中的人牙、岛下涌起的酸潮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其实我相信无论是电影中的角色还是观众们内心深处都是知道第二个故事才更真实合理,但是这个故事却真实的过于残酷,让人觉得人类在某些情况下还不如野兽,这让身受文明社会教育长大的人们从内心感到抗拒。

  本片只有到最后才是高潮,而且只有最平淡才是高潮。如果影片只是普通的奇幻漂流,那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绚丽的冒险片,但是最后出现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过程无比残酷而又无比现实,由此,将普通的奇幻漂流升华到生命的挣扎。你是愿意选择相信神,还是选择相信现实?

  有时候,把故事说得太完整了反而不是一件津津乐道的事,让观众思考的空间已经被导演陈述完毕,口有余香但不持久。导演李安将争议留给观众,让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仍有无尽的遐想,这也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三)

  昨天半夜,和好友临时起兴去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除了让人惊叹的精美画面,本片更大的看点在于各种鲜明的意象、丰富的隐喻,可以猜想,每位观众们都能从影片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更有趣的是,本片花费了大量心思去勾勒一个少年的幻想、意象,最后才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抛出了一个简单、血腥的现实,少年派的主观世界成了本片的主角,这是一段真正的精神之路,也可以看成个体发展过程中的自性整合之旅。

  所谓自性,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指心灵的中心和整体;心灵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整合而成为独具特色的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人。影片中的少年派跟随父母要离开家乡和爱人,在驶向未知的旅途中发生了海难,失去了他的家人,这个内向、纤细的大男孩被彻底抛向了一个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在派的眼里正如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危险重重,随时可能被暴风雨吞没。也正是在这样的绝望与未知里,孕育着自性发展的可能,当鬣狗咬死了猩猩时,派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时,痛苦与绝望逼出了一只纵身跃出的孟加拉虎,这只老虎是派的另一面,它狂暴、凶猛、难以控制,可以象征着本能和欲望,也可以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兽性,它与那个敏感、纤细、笃信宗教、只肯吃素的少年派如此不一样,却又如此真实的共处在同一只小船上。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住着这样一只孟加拉虎,只是常规的生活无法让它一跃而出,而派在无常的绝境里真正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孟加拉虎。

  影片接下来更加惊悚,少年派与他内心的孟加拉虎展开了斗智斗勇,其中一段驯兽的画面尤其让人看到这激烈的内心冲突,驯服本我、驾驭兽性,与自己的对立面整合正是每个人想要完整的必由之路。当毁灭一切的暴风雨过后,派看到了神光,跪地长啸:“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而象征着兽性的老虎却在这样的暴风雨里瑟瑟发抖,遍体鳞伤。影片进行到这里,少年派第一次见到了他“心中的上帝”,也意味着他与自己的对立面达成了平衡与统一。暴风雨过后,少年派抱着受伤的老虎,他们在彼此的眼睛里归于了宁静,也重新获得了秩序。

  如果自性的整合之路只走到这里,也许,少年派将成为一个与自己妥协的普通成年人,也会获得暂时的宁静与满足。在影片里,少年派和他的孟加拉虎来到了一个类似仙境的岛上,白天有着无穷的食物,干净的淡水足以让他在这里生活下去,他也的确钟情于这个小岛,不想离开,甚至将女朋友送给他的红绳也系到了那棵树上。(www.5a.net)在岛上有无数狐獴便是这样生活着,他们警觉、弱小,生存力极强,却对同伴的死视而不见,对夜晚来临的危险只知道尽一切可能躲避。在这个岛上,你可以在白天尽可能享受物质的充裕,在夜晚尽可能躲避残忍的危险,苟延残喘的活着,这也正是大多数人类的生活。他们选择了逃避死亡,逃避痛苦,纵情享受生命短暂的欢愉,却忘记了这座岛本身正是吞噬生命的食人岛。

  少年派之所以能从这样短暂的欢愉中猛醒,得益于他看到了那个仿佛莲花的树叶,一层层剥开后看到了人类的牙齿。这里有许多可能的隐喻,甚至也与印度教的教义有关,但从自性的发展来说,一个人唯有敢于面对死亡的真相,才可能真正走向有意义的人生。岛上的狐獴其实来自沙漠,却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也许只是因为贪婪这里白天的富足,宁可忘记黑暗来临时的残酷。少年派看到了人生的终极真相后毅然决定离开这里,最终来到了彼岸,完成了艰难的自性整合之旅。这离开岛屿的一步隐喻着自性的成长在象征性的死亡中获得圆满。正如荣格所说,当一个人,经过了愚昧、无知、迷信,对自然的恐惧、盲目地崇拜,在无数无谓的抗争和追求中的迷失,获得了必要的对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认识之后,从而有能

相关文章:

被偷走的那五年影评08-07

天下无贼影评08-07

熔炉影评08-07

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08-07

东邪西毒影评08-07

重庆森林影评08-07

云图影评08-07

罗拉快跑影评08-07

赛德克巴莱影评08-07

胭脂扣影评08-0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