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1)
简洁的装扮,是你;厚重的内涵,是你;纯朴的外形,是你;热情的本质,是你!
走进你,就走进了农耕文化;拥抱你,就拥抱了农耕文明。
题记
近期,“农家书屋”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叔叔的话语里,伴着叔叔的事业蒸蒸日上。我对“书屋”好奇极了,得了空闲,赶紧去看看。
漫步在父亲当年劳作过的土地上,看着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蓦地,心里涌出浓浓的自豪虽然离开老家进城念书已有多年,但那份嵌入骨髓的乡情是割舍不掉了。
记得儿时的家乡,土墙青瓦、炊烟缭绕、笑语飘扬,是质朴是无华是真实,是我的童年我的家。忽而,有淳朴的声音亲近了我的耳朵:
“老哥啊,我照书上说的去配肥料,今年的苗比去年长得好多了。”“这算啥?我今年的收成全靠那些书呢!”
“爷爷爷爷,我刚刚背了一首诗,书屋的阿姨说是写给像爷爷一样的人的!”“囡囡都会背诗了?真厉害!”
“你家的新房真漂亮,怎么办到的?”“书屋里都有呢!除了建筑设计的,还有穿衣打扮的,烧菜烧饭的,啥都有!”“真的?我也要去看看。”
……
显然,这些是和叔叔一样,从书屋里汲取了“财富”的人。
随着这些声音的到来,我在巷道里遇见了黝黑脸庞上闪着光的眸子,生动的眉毛上、眼角的皱纹里,仿佛都盛满了喜悦。这样的脸庞是我陌生的,又是我所期盼的。还记得爷爷嘟囔着“下点雨吧,庄稼渴死了”之时,眼里满满的担忧;和爷爷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群可爱的叔伯们紧皱的眉眼里,盛满了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现在,改变得太多了,我加快了步伐,去拜访他们嘴里的书屋!
这是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子,靠墙放了四架子各色各样的书刊,有时政新闻、文学名著、少儿故事等,更多的是各种科技致富类的,几乎涵盖了农林、养殖、加工等所有领域。角落的凳子上有三两人手捧新书,看到我进来,微笑着抬头与我打招呼。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正安静地整理着架子上的书,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这便是书屋的阿姨了,她朝我点点头,示意我随意。当中稍空的地方挤着七八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席地而坐,抢着一本小人书。你翻一页,他翻一页,这个捏着嗓子学两句对白,那个直接表演起了动作,毫不在意裤子是否沾惹了灰尘、手脚是否侵犯了同伴。
这样干净整洁、安详宁静而又朝气蓬勃、红红火火的场景,让我的热情也激荡起来,鬼使神差的抽出一本书,开始招呼起小朋友们大姐姐讲故事喽!
正要开工呢,一个小女孩突然急了:“姐姐,能不能等一下,我去把妹妹带来,她可爱听故事了。”说完,转身跑出了书屋,脑袋上一颤一颤的两根小麻花,似是不断催促着她快一点,再快一点。我收回了视线,不期然又撞进了一群的渴盼。耐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一则小小的伊索寓言很快接近了尾声。但是,我被打断了
小女孩带着妹妹气喘吁吁地站定。
我想,我再难忘记这个小妹妹了。
她不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手中的书。是错觉吗?我竟从那个仅够到我大腿的小小身影上看到了失落。没有过多的埋怨,没有任性的吵闹,是真的如大人一般的失落。是因为错过了一则故事吗?我不知道。
只是,在那双盛满了渴望、被泪光洗得晶亮的眸子面前,我讲故事的声音里多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我安安静静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此时的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姐姐,我的心回家了。
恍惚间,一位伯伯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本书,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眼里有撞不开的欣喜。
终于,缕缕炊烟召唤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他们暂时回家了。
踏着夕阳的余晖,我也暂时离开了。
回过头,贪恋地看着这家书屋,感慨万千!叔伯们眉眼间的笑意、婶姨们闲适的家居、弟妹们与文字最初的拥抱,都有你,在推波助澜!
你,是农耕文明的摇篮!
小小的书屋,小小的你,静静地立在暖暖的阳光中。
不,是整个村子都静立在暖暖的阳光中,被幸福环绕着。
农耕文化(2)
“远望一头马,近看无尾巴,肚中风轮转,屁股秕壳拉。”你能猜出这条谜语的谜底吗?猜不出的话,可以去请教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他们准会。你知道我是如何认识它的吗?那就跟着我们乾西小学的少先队员一起到湖头文化礼堂“结亲家”去吧。
一走进善美讲堂,室内横幅上“乾西小学与湖头村文化礼堂校村结对、双堂双进德育共建授牌仪式”一串大字映入眼帘。同学们顺次入座,我也摆放好本子和笔,坐得端端正正的,就像在学校教室的课堂上一样认真听讲。首先进行的是授牌仪式,仪式中雷副校长庄重地拿出荣誉牌匾交到湖头村支部副书记张路前伯伯的手中。我们的共同信念将在这一刻起航,同学们都激动极了,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授牌仪式后,导师张路前伯伯为我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农耕文化课。“这个木桶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位同学见过?”张路前伯伯一上讲台就拿出一个大大的木桶把大家给问倒了。台下立刻炸开了锅:“饭桶”、“水桶”、“米桶”、“火桶”……你猜我想,各种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连我们的大队长陈锦琳都说没见过,等着老师揭晓答案。“这是站桶,过去老一辈人没时间带孩子,干活时,把孩子放在田埂边的站桶里。”张路前伯伯说,“这个站桶里面还有一个夹层,冬天温度低,将火盆放底下,小孩站在夹层上方。”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是听得目瞪口呆,接着大家又议论开了,有的说:“爷爷奶奶们这么聪明的呀!”也有的说:“以前的孩子没有妈妈抱,真可怜。”
认识了站桶,知道了用处,张伯伯的手中又变换着各种农具:一个土制的陶罐原来是用来放盐的,叫做盐罐;一个用竹子编制的篓子居然叫鱼篓;一根木棍变成担拄后,不仅可以作为扁担中间的支撑点,方便临时歇脚,还能平衡扁担。张伯伯边介绍边演示着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生活中见不到了的各式各样的老旧农具,仿佛在向我们传递光阴的故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爷爷奶奶们生活劳动的场景,仿佛看到了爷爷奶奶们走过的艰苦岁月。
课后,同学们有序参观了文化礼堂内的民俗文化馆和书画创作室。在书画室里,我还为这次活动进行现场书法创作,自豪地写下了“校村结对,相互交流提高”,让此次活动的意义更加深远。
对了,前面的谜语猜出来了吗?我可就在这民俗文化馆里认识它的,那就是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风车。你若还想了解更多的农耕文化,欢迎你来到我们的湖头文化礼堂参观学习哦!
农耕文化(3)
星期五的晚上,妈妈告诉我余新镇将举办“农耕文化体验之割稻活动”!顿时我感到兴奋不已。
第二天, 我们起得很早,妈妈开着车带我和弟弟出发了。车子开着开着,开到了一条
乡间小路,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在忙着秋收。放眼望去,全是稻的海洋。一阵秋风吹
来,掀起了金色的波浪,送来了丰收的喜悦。割稻开始了,一人先拿一把镰刀去割。“现在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说完,我就用镰刀去割稻子,谁知稻子没断,我自己倒是差点儿摔跤了。之后有一位叔叔走过来,说:“小朋友我看你不会割稻,要不让我来教你吧。”说罢,他两腿张开,一手拿起镰刀,一手反握着一捆还未割的稻谷,镰刀前后刀刃与稻秆摩擦,不一会儿,就割好了。看了叔叔的示范,我也立刻拿起了镰刀,按他的方法,一步一步做下来,还真行!之后,我越割越熟练,地上我割下的稻谷越来越多,田中未割的稻谷越来越少。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头上冒出了珍珠般大小的汗珠,手臂也渐渐使不上劲了。我才割了这么一会儿就感觉疲惫不堪了,可想而知,农民伯伯平时是有多么的辛苦啊。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我第一次割稻,原来割稻并非我想象的那样轻松简单啊!
农耕文化(4)
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在秋日里飘扬,一声声铜铃般的欢笑在秋风里回荡。一年一度的秋游又来到我们身边,这次,我们来到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去领略江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到苏州江南农耕园,走过文化走廊。大片大片的金色稻子格外显眼,秋风一吹,稻田里漾一片金色的海洋;走近细看,粒粒稻谷都很饱满,杆子都快撑不动它们了,个个弯下了腰。稻田旁,茄子、萝卜、辣椒等蔬菜应有尽有,可谓丰富多彩。
拿到那有着古老建筑的地图,眼前一亮。我被那名叫江南作坊区的地方深深吸引,遐想连篇。和组员们商议后,便直奔江南作坊区。
来到江南作坊区,好像风格突变。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一条条蜿蜒起伏的小路,仿佛自己已经穿越到古代,身临其境。
走到一间房子跟前,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铁匠铺。走进一看,椅子上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朝左一看,是打铁用的机器,往右一瞧,嗬!菜刀、耙子、铲子样样都有,这大概打出来的器物。我走上前与老人家交谈,原来他是一名老铁匠,专门打铁,他干这一行来已有48年之久。要打好一件器物可要十几道工序,很复杂。他告诉我们:“学好打铁可不是两三年的工夫,想打好可不容易呢!”当我们说起墙上的器物时,他的脸上又露出几分自豪,这些可都是他的作品。看来打铁在人们眼中虽不起眼,但学好它也不容易。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织绣坊、糕团坊、烧酒坊、榨油坊等江南民间作坊,深入体验了江南地区精湛的民间技艺。 来到另一家民间作坊,迎面飘来阵阵的酒香,不用说是酒坊。只见酿酒师傅正把酿好的酒往瓶里装呢。他让我们尝尝他的酒。我轻轻倒了点儿在杯里,抿了一小口。米黄色的米酒进了我的肚子,舌间还觉得有些甜,肚里一股暖意就上来了,感觉心头一热,暖暖的,有滋有味。
时间飞逝,还没体验完呢,太阳就偏西,我们手拉着手,载着满满的收获和喜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农耕文化(5)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农耕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见证了中国对全球农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肆意浪费粮食。
泱泱大国亲历了饥肠辘辘的百姓流离失所,也见证过劳动人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作,更见证了当代足不出户,尝遍天下美食的盛况。沧海桑田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我们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吃穿不愁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贡献,和数不清的普通但不平凡的人的努力。“中国蔬菜之父”王乐义,研发了冬暖式蔬菜棚技术,结束了北方人冬天只能吃白菜萝卜的历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开创了杂交水稻的先河,以其优秀的研究成果,为无数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还有许许多多曾经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奉献和正在路上做贡献的人。我们必须要尊重这许多人的付出,尊重粮食来之不易。
但仅仅口头宣传“节约粮食,人人有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投入其中。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契机,让我们了解中华农耕文化。而农耕文化实践,培养节约的风尚,更是一大进步。让学生不再停留在课本,而是身临其境,体会劳动人民的不易,增强我们的节约意识。做为时代青年,了解农耕的过程,稼穑之辛苦,才能更好地意识到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长此以往,我们的农耕文化教育才能在基础教育中站稳脚跟,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才能尽快向现代化农业国家迈进。
农耕文化(6)
前两天,我参加了我们学校“校村结合,双堂双进”的活动,体验农民用具,让我感触很深……
这一天,烈阳高照,我心里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看什么都很顺眼,大清早就从床上跳了起来,匆忙的梳妆了下,吃好早饭,就直向学校奔去。当然,我肯定是早到了,在校门口和一群跟我一样兴奋不已的伙伴等呀等!
几番波折后,我们顺利的乘上车,向翘首以盼的文化礼堂驶去……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很快的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文化礼堂的大舞台瞬间映入我们的眼帘。接着,文化礼堂的'张伯伯,带我们进入了文化礼堂,安排我们坐下,说文化礼堂建于2012年,又叫我们听一些关于农民用的物品,我们个个屏息凝神地听着……比如:装好剩饭挂在房顶防老鼠的饭篮,利用蒸汽的性质蒸饭的饭蒸(也叫“饭桶”张伯伯还形象的说:那个饭桶,可不是我们班上那些很会吃的饭桶),用陶瓷做的盐罐,(因为以前的人买东西不是用钱的,是用各种的票,人们都会一次买一年多的盐,储存在盐罐里,里面有一个“秘密”,要是盐遇到了水,就会自动流出……
让我记忆最深的,无非是扁担的“兄弟”了,它叫——担助,帮助扁担一起为人名服务。我们听了张伯伯生动有趣的课堂后,对农民深感敬佩,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活,绞尽脑汁的想出办法,发明了很多实用的生活工具,也才能让如今的我们欣赏到那么多在近代已经寥寥无几的农耕文化……
接着,我们参观了民俗文化馆,看见了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有用来磨稻谷的风车,把一些杂质去除,还有一些以前的粮票、竹箱。还参观了诗词创作,看见好多现代的“李白”、“杜甫”……
天空中看不见几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多大的风,一切树木似乎都无精打采的,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不过我们不同,大家神清气爽的绕着“小西湖”走了一圈,边走边听张伯伯介绍,张伯伯说,那片小西湖原来是一道泥浆,后来他们全村的村民,用自己的钱,开辟出了这个“小西湖”。但在70,80年代,人们并不爱护了,所以水才会那么浑浊……绕湖行走,我们还看见了婺城区最美街巷,墙上到处都是壁画,色彩鲜艳亮丽。棉花糖,吹糖人,老馄饨……一系列的农民风俗。乾西乡有一个特点,他们既然打造的那么好,那也得给村民一个自由的区域,也就是我们走过的沿湖1150米的健康步道,那里晚上路灯敞亮,还没有一辆车子,附近村民都会前来休闲……
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后来听老师说,给我们讲课的那个幽默风趣的张伯伯,还是电视节目《钱塘老娘舅》中的“老娘舅”呢!我觉得今天特别的有价值,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东西……希望大家能保护好农耕文化,让农耕文化世代相传。
相关文章:
一片天空(优质18篇)07-25
时间都去哪儿作文600字(推荐4篇)07-25
关于天涯(甄选5篇)07-25
关于大胆(精品4篇)07-25
理想600字作文(集锦18篇07-25
《我爱家乡的小河》作文600字(通用5篇07-25
弹钢琴作文600字(通用7篇)07-25
青春的回忆作文600字(合集3篇)07-25
青春的回忆作文600字作文(汇编3篇)07-25
走过 作文600(集合17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