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再出发
有人认为世路不平,坎坷所在皆是,有的人甚至认为,连作为高度测量基准的海平面都不平。
确实如此。可是仔细思量,高低起伏、崎岖坎坷似乎是世界的常态,处处一马平川、毫无波澜才是奇乎怪哉呢。
万物参差不齐,因此连一碗水都难以端平。自然世界和人生也就难以万事顺利、尽如人意了。然而物不平、事不顺,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努力、悲观厌世的理由。
就是孔子也大概率没料到自己会成为“至圣先师”。虽然他“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但那恐怕是长期焦虑的结果。他幼年丧父、“少也贱”,全靠自学成才;政治上也不顺遂,见弃于鲁国,所以才周游列邦,依然郁郁不得志;在陈绝粮,在卫险死于匡人之手,晚年又丧子、失爱徒。人生之路可谓极度不平,但他矢志不渝,传道授业、编纂典籍、更新儒家思想,流风遗被华夏,最终卓然挺立于世界文化巨人之列。
司马迁遭受不白之冤,苏轼险些死于御史们罗织的文字狱,杜甫颠沛流离,谈迁《国榷》稿被盗,爱迪生屡遭实验失败之苦,乔布斯数次被逐出自己开创的公司……他们几乎没有时间抱怨不公平,便各自投入著述、实验、技术革新之中,终于有所成立。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深知功不唐捐,而叹息惋伤都无大用,为错失星星而悲伤,可能终不免和太阳、月亮擦肩而过。
大概孔子在川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时,已经抱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倘若用来描述孔子踏平坎坷的不悔之志,也许最适合不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逻辑地看,无论你如何看,不管平与不平,人生之路已在眼前蜿蜒。我们唯一能着力的,是走好它,或者像愚公一样搬掉横亘的高山,铲除不平,筑成大道。
而往深处想,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经历“不平吗”?倘若一帆风顺,处处都是铺满鲜花和赞美的坦途,没有丝毫对比的话,幸福感恐怕也就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话再说回来,追求绝对的“平”,杜绝努力、逃避困难,恐怕只是我们的执念,只能沦为一厢情愿。在战胜困难、移除障碍、踏平坎坷的过程中,我们丰富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也深刻体察到自我的力量和价值,逐步建立起自信。还有什么比这种自我奋进的成长,更令人欣慰呢?
当然,我们不歌颂苦难,也断不自会找苦吃。但我们依然会在遇到困难和不平时,不疑不惧,“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何况我们走过之后也许会发现,风雨成就了彩虹,险阻不平,反而强健了我们的心胸?
相关文章:
无愧天地,快乐之枕05-08
乐观与悲观05-08
理越辩越明05-08
量变一定引起质变05-08
你,且美且独立05-08
没成功,只因为摔的跤还不够05-08
择最优之选,行人生之路05-08
践行真善美,求索真境界05-08
生活的无限可能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