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金融等专业 政治经济学(A) 试题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
2.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3.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4.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6.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7.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对更大利润和利息的追求--
8.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或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0.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属于第-二-产业。
11.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是-战略目标-·
12.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示的最终产品的总和是国民生产总值
13.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14.国际收支主要包括两类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往来-项目。
1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或经济规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汇率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
3.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4.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5.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就是货币供应和其周转次数的乘积所体现的购买力。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
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B.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
C. 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 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2.成本价格是指( A )
A. 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 生产商品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
C. 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D.资本家预付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
3.经济体制是指( D )
A. 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B.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
C. 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上层建筑
D.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4.下列措施中属于财政收入政策的是(D )
A.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B.增减社会福利开支
C,增减政府直接投资 D.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
5.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 B )
A.生产商品最少的国家的国别价值决定的
B. 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时间决定的
6.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C )
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入
C. 投入小,产出大 D. 投人大,产出小
7.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C. 劳动还主要是谋生手段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8.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D )
A.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不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然削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C.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立足点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立足点
9.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C )
A. 计划手段 B. 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
10.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B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C. 人们不能认识它
D.人们不能利用它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福利措施主要有三类,即( ADE )
A. 社会保障 B.保证充分就业
C.增加工资 D.福利补贴
E,社会救济
2.我国经济按所有制来划分有两大类型,即(AE )
A. 公有经济 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 D.国有经济
E. 非公有经济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BCDE )
A.利息 B.股息
C. 利润 D.租金
E,技术转让费
4.引进技术的原则是( DE )
A. 引进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B.引进价格最低的技术
C. 更多引进硬件
D.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E. 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5.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有(AB )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 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
E. 生产方式
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 √ )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本价值增殖没有影响。( X )
3.资产阶级政府的干预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可有可无的。(X )
4.一般来说,贸易逆差会造成一国国际支出增加,本国的产业发展受到打击。(√ )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
6.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必须采取适当的对策加以弥补和克服。( √ )
7.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
8.社会保险是一项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X )
9.宏观经济管理的性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同的。(X )
10.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
六、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1.(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分)
(2)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6分)
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促使生产者发生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2.金融寡头的统治是怎样实现的?
(1)金融寡头是指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
团。(2分)
(2)金融寡头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金融寡头首先掌握主要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再以同样的办法控制下一层公司。金融寡头就是通过这种层层控制的方法来实现其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的。(3分)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即他们通过收买高级官吏和国会议员,指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或者亲自出马占据国家领导要职等来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3分)
3.如何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实行税利分流的必要性是什么?
(1)国家与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主要是指国家从企业盈利中取得收入的方式,或者说企业向国家上交收入的方式;同时也包括国家向企业投入的方式。(2分)
(2)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3分)
(3)实行税利分流的必要性是;(3分)
第一,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的两种职能分离;
第二,实行税利分流,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
第三,税利分流的同时实行税后还贷,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保证完成国家税收。
七、论述题(共16分)
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怎样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2)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7分)
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和权力关系的组合。这三个不同利益和权力的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与本身利益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又要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实现这种要求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即出资者拥有所有权,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并相应建立组织机构,使三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贵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
(3)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分)
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政策环境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各种干预行为的总和。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的行为表现为富于创造性和进取性。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缓和,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外延型为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1201电大《英语综合实践》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1201电大《英语综合实践》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1201电大《英语综合实践》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1197电大《组织行为学(教育)》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1198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1197电大《组织行为学(教育)》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1196电大《桥梁工程(本)》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1196电大《桥梁工程(本)》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