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和答案200501

时间:2024-04-27 20:51:38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117l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 科学与技术 试题
  
2005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 和 。
2.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其中利用最多是 。
3.分于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
4'宇宙中景主要天体类型是 和 。
5.世界上第一个徽处理器是 ,它诞生于 年。
6.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 和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的使用.
A、电动机 B、蒸汽机
C、电磁波 D.原于论
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
A、塑料 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B、纳米材料 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
C、晶态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
  D、半导体陶瓷 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
3.多利羊的墙育主要采用了( )技术。
A、细胞培养 B、细胞融合
C、细胞核移植 D、细胞膜修复
4.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 )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采的.
A、大气圈 B.大陆扩张
C、海底扩张 D、大气扩张
5.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 ).
A、资潭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轻
B、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
C、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已基本扭转
D.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校力
2.基因工程
3.计算机病毒
4.星系
5.物质生产力表达式
四、简答矗(每后15分,共30分)
1.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论述题(共30分)
你如何理解"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试卷代号:117l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 科学与技术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科学进化论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2.核裂变
3.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4.恒星 星云
5.Intel 4004 1971
6.酸雨 臭氧层破坏 海洋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答对其中两个即可得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 2.A 3.B 4、C 5.B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原子按中核于之间存在的作用力.
2、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上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
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晶系,井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
一组计算机指令.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5.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费料+劳动对象+管理十....)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要点一,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存庄于科学内09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它们构成了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仁的需要曾经是,丽且愈来意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而经济上的需要,主要是通过生产实践来解决的,所以科学的发展与杜会生产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技术的进步。再促进科学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技术一科学,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而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理论处在了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一技术'生产的发展顺序.这种变化并不是意味着"决定作用"已经由实践转向了理论,由生产和技术转向了科学,科学在今天之所以超前于技术和生产的发晨.它正是以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其条件的.不难理解,如果缺少现代生产技术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实验手段,科学理想的实现,以及科学认识向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深入推进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人类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继续成为科学发展进步的动力或最终原闪.
要点二,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还有其自:野的体系结构,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 累关系,这就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科学发展的这种内部矛盾运动就是其动力.
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科学酌活动方式是科学实验、理沦研究,科学实验一科学理论一科学实验的无限循环构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新的观察发琉可以对流行的理论提出挑战.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归根到底都是理论和实践不断矛盾斗争的结果.
(2)各种观点、假说、理论之间的矛盾.科学理论中经常充满着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
的矛盾,在同一学科中,由于彼此观点和理论的不同,还会形成不同的学派.随着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这就使那些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屑隈性酉产生的错误的或片面的理论.不断被更完兽的学说所代替,所以对科学的发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点一,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患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忘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理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探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瞥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擘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
要点二: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 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枝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丁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五、论述疆(共30分)
要点一:
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oe一场所,人类自身不仅是在适应地球环境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成长的.而且为了求得更美好的生活,又不断地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改造、利用地珍环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另一方面,人又要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地球环境是唯一适合人类活动和生存的插所.早期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必须适应于自然界先定的条件.首先必须保iR自己生存,解决衣、食,住等问题,才可能谈得上从事社会活动。此时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地域性的自然条件。
因此,依鞍自然界,甚至对自然顶礼膜拜是人类的唯一的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依赖自然界的基础上,逐渐萌发肘自然界的相对独立性。人类不断试图对抗自然界的统治地位,表现出一种独立性,仿佛必须墨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然而,人类表现出来的对抗自然的欲望,以及人类社会肘自然界独立性的增长,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加强.例如,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掠夺.只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赣的一种历史变化,而并不能完全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如果人类愚蠢地认为自己可以脱离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而可以不依辕自然界,即不承认自己行动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那么,人和自然的矛盾就会加6C,现代生态危机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要点二: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产生丁环境问题。说到底,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虽然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要建立起一种既协调、又演进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要点三:
   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过着健康面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擞害、削弱子孙后代的生活权力,这种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摩的。公正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营造"合理、优化、有序、文明"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泽及后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1255电大《计算机网络(本)》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1255电大《计算机网络(本)》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1254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1253电大《C语言程序设计A》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1253电大《C语言程序设计A》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1254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A》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1254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1252电大《数据结构(本)》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2001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和答案20060704-27

1252电大《数据结构(本)》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