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电大《教学设计》试题和答案200707

时间:2024-04-27 20:51:35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116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小教专业 教学设计 试题  
2007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教学活动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 ,因此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 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3.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 样式。
4.认知 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5· 参照法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6· 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7.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运用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
   抽象概念、原理。
   8.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 、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9.辛昔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七个层次:知觉; ;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10,威斯顿和格兰顿在他们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各类方法的特征》一文中,根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 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处什么?
   2.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哪6类内容?
   3.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包括哪几方面?
   4.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根据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他们是指( )。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C.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2.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 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 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D.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3.普遍性目标的有2个基本特点,分别是( )。
   A. 普遍性和模糊性
   B.原则性和直观性
   C. 直观性和普遍性
   D.明确性和实用性
   4.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具体层次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A. 具体层次 B.高层次
   c. 低层次 D. 中间层次
   5.教师针对一个比较完整的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概括与评论,并做出科学的结论。这是( )。
   A. 讲演教学方法 B.讲读教学方法
   C. 讲解教学方法 D.谈话教学方法
   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B.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c. 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D. 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7.(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 数学 B.语文
   c. 美术 D.体育
   8.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
   A. 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情境认知理论
   9.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建构主义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10.(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 情境认知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 信息加工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四、实践题(22分)
  应用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课外活动的方案
     
  试卷代号:116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小教专业 教学设计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途径 2.阶段 3.操作 4.发展
   5.内部 6.外部 7.使用 8.反应
   9.定势 lo.教师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
   (1)确定学习者的需要;
   (2)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
   (3)建构评价过程;
   (4)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
   (5)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
   (6)安装和维持系统。
   2.
   (1)标准的需要,即个体或集体在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2)感到的需要,这是个人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的行为或某个对象行为的需要和渴望,它表达了一种现在行为或技能水平与所渴望的行为或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3)表达的需要,这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表达出来的要求。
   (4)比较的需要,即同类个体或或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5)预期的需要,这是指将来的可能的需要。
   (6)紧急事故的需要,是指通过分析潜在的、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后果的问题所引起的培训的需要。
   3.
   (1)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
   (2)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
   (3)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已有的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发现学习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放任活动,也不是一种全新的发明与创造活动,而应该是一种"再探究、再发现"的活动过程。因此,合理有序的组织,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是保证探究发现学习效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4)教师要帮助学生独立能动地跨越探究发现过程中的障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的联想、分析、研究,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A 2.C 3.A 4.B 5.A
   6.D 7.A 8.A 9.C 10.A
   四、实践题(22分)
   一般,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有;(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实例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01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2001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1999电大《统计法规概论》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001电大《邓小平理论》试题和答案综合整理(新)04-27

1999电大《统计法规概论》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1999电大《统计法规概论》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1999电大《统计法规概论》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1998会计学本科电大《投资分析》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1999电大《统计法规概论》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1998会计学本科电大《投资分析》试题和答案200201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