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等专业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合计30分)
1.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3.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面。
4.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分为--观察和抽样观察。
5.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记录。
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
7·----量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8.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学校、地区、班级等环境因素都可作为变量,即--变量。
9.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上。
10.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积差相关法计算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11. 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12.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两种。
13·--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
14·----设计指采用控制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或多个实验组的设计方法。
15.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方案,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
16.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法。
17.研究的--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18.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变量之间能做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运算。
19.同质性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项目分数之间的--性。 ·
20·--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 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 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性描述
C. 定量研究方法不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 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2.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编制态度问卷不必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在10±2之间最好
D. 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3.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区分度指标等于0.2时,题目评价为优良
B.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
C. 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内在效度的分析
D.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1时,难度越大
4.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 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 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 自己的建议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 。
A. 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 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三、简答题(每题7分,合计35分)
1.简答观察的标准
2.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3.写出4种随机取样的方法。
4.简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
5.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合计20分)
1.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
2.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l、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30,0.3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l=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z=88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82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试卷代号:204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等专业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合计30分)
1.零次 2.干涉
3.主观 4.全面
5.图形 6.互联网
7.因变 8.环境
9.问卷 10.正态
1L编制 ' 12.检索
13.狭义 14.组间
15.收集 16.配对
17.效度 18.乘除
19.一致 20.次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A 2.A 3.B 4.A 5.C
三、简答题(每题7分,合计35分)
1.观察的标准:(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2.拉丁方没计的特点是:①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②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③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故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3.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注:其中4个即可)
4。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5.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合计20分)
L要点: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合适。
(2)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
(3)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并设法避免三类问题: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语意不清的措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
(4)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或者是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
(5)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
(6)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7)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
2.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l;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88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82分;代人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3X90十0.3X88+0.4X82=86.2(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19电大《统计学原理(A)》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011电大《中国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