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A )
A.宗教祭奠仪式 B.政治组织原则 C.普遍行为准则 D.国家根本大法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D)
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礼记》
4.《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D )
A.三晋法家 B.鲁国儒家 C.楚国道家 D.齐国法家
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C)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张
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B )
A.道法自然 B.社会和谐 C.社会混乱 D.无为而治
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
A.兼爱 B.尚贤 C.尚同 D.尚刑
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A)
A.庄子 B.老子 C.文子 D.韩非
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B )
A.无为 B.道 C.自然 D.法
1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C)
A.韩非 B.李斯 C.商鞅 D.管仲
1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C )
A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B法者,国之权衡也C不法古,不修今D法令者,民之命也
12.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C )
A.权力制衡说 B.三权分立说 C.五德终始说 D.天命天罚说
1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D )
A.《新语》 B.《九章律》 C.《白虎通义》 D.《春秋繁露》
1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D )
A.《律表》 B.《泰始律》 C.《唐律疏议》 D.《律本》
1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C )
A.任性而为 B.无为而治 C.文治 D.武功
1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A )
A.《武德律》 B.《大业律》 C.《便宜一十八事》 D.《法经》
1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B )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夫之 D.龚自珍
1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 B )
A.韩愈 B.李翱 C.周敦颐 D.邵雍
1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C )
A.刑 B.政 C.德 D.义
2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拓跋宏
2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B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董仲舒 D.墨子
2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B )
A.无为而治 B.变法改革 C.重典治国 D.君主专制
2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D )
A.《资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2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 D )
A.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 B.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C.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 D.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
2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A)
A.曾国藩 B.孙中山 C.章太炎 D.魏源
2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B)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B.《孔子改制考》C.《上清帝第六书》 D.《上清帝第五书》
2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D )
A.人民民主 B.民主共和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
2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C )
A.志田钾太郎 B.小河滋次郎 C.冈田朝太郎 D.松冈义正
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C )
A.《建国大纲》 B.《建国方略》 C.《民报》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B )
A.孙中山 B.章太炎 C.梁启超 D.黄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人物中,公开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AC )
A.叔向 B.子产 C.孔子 D.赵鞅 E.邓析
3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ABCDE )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 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
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 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
3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ABE)
A.恢复肉刑 B.限制赎刑 C.推行社仓 D.以口数占田 E.严惩奸凶
34.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ABC )
A<原道觉世训>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劝世良言> E<太平天国起义记>
3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BC )
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 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
C.取消了六律总目 D.采用缓刑制度 E.分总则、分则两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周公制礼37.竹刑 38.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9.《唐律疏议》40.恢廓民权,限制元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42.简述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43.简述龚自珍"更法改图"的法律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论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思想。
45.试论沈家本的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C)
A.禹刑 B.吕刑 C.汤刑D.五刑
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A)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B )
A.族诛连坐 B.罪上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
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D )
A.教化作用 B.宗教作用 C.社交作用 D.强制作用
5.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A )
A.子产 B.叔向 C.慎到 D.商鞅
6.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 A )
A.邓析 B.公孙侨 C.申不害 D.管仲
7.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 C)
A.刑罚手段 B.禁制手段 C.教育手段 D.惩罚手段
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B)
A.性善论 B.性恶论 C.双性论 D.无性论
9.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D)
A.名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庄 子 D.孙子
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A )
A.李悝 B.子产 C.邓析D. 商鞅
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B )
A."法者,国之权衡" B."不法古,不修今"C."抱法处势则治" 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
1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
A.商鞅 B.李斯 C.韩非 D.申不害
14.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D)
A.《新书》 B.《论衡》 C.《新序》 D.《白虎通义》
15.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 )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 B."治国以礼义为先"
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
16.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 B)
A.儒家学说 B.黄老学说
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
17.下列说法中,与王充"寒温非政治所为"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C)
A.德主刑辅 B.以人为本 C.天命天罚D.无为而治
18.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 D )
A.医宗 B.律宗
C.法学 D.儒学
19.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B)
A.援引比附 B.罪刑法定
C.引经决狱 D.德主刑辅
20."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A)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C.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D.法家严刑重罚思想
21.集中体现隋文帝杨坚"以轻代重"立法思想的法律文本是( C)
A.《永徽律》 B.《泰始律》
C.《开皇律》 D.《九章律》
22.唐代思想家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 D)
A.礼 B.乐
C.兵 D.势
23.朱熹在法律上主张刑罚应该( B )
A.以宽为本 B.以严为本
C.大肆赦宥 D.以私去公
24.明清之际,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启蒙思想家是( D )
A.黄宗羲 B.张居正
C.顾炎武 D.王夫之
25."治法在人"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D )
A.王安石 B.王夫之
C.张居正 D.魏源
26.洪仁?"凡一切制度考文,无不革故鼎新"的主张出自( A)
A.《英杰归真》 B.《立法制喧谕》
C.《诛妖檄文》 D.《原道觉世训》
27.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提出的法律主张是(B )
A.一秉于礼 B.严刑以致义安
C.国家以法制为先 D.礼让为国
28.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A)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严复
29.沈家本确定清末修律的基本原则是( B )
A.罪刑法定 B.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C.冲决封建网罗 D.收回领事裁判权
30.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C)
A.间接民权 B.民生主义
C.直接民权 D.民族独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先秦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或产物的有( ABC )
A.嫡长继承制 B.王位世袭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E.君主立宪制
32.西汉初年,为恢复社会秩序,鼓励生产,采取的措施有( ABCD)
A."以有功劳行田宅" B."复从军吏卒"
C.招抚流亡 D.解放奴婢
E.存留养亲
3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ABCD)
A.儒家思想 B.阴阳五行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天命神权思想
E.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4.反映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 ABC)
A.《原君》 B.《原法》
C.《原臣》 D.《原道》
E.《宋论》
35.下列能够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民主性的有( BCE)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学习西方的分权学说和法治原则
C.宣传和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要求收回治外法权
E.建立保障人民主权和民主自由的新法制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无为而治"
37. "立天子以为天下"
38. 《春秋》决狱
39. "以礼率律"
40. 《资政新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42. 简述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的法律思想。
43. 简述章太炎"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评述先秦儒法两家思想的对立与得失。
45.试评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 D )
A.男女有别
B.长长
C.德主刑辅
D.亲亲尊尊
2.提出"为民制产"经济立法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 )
A.孟子
B.墨子
C.管子
D.荀子
3.战国时期主张"术治"的思想家是( C )
A.商鞅
B.申不害
C.韩非
D.李悝
4.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 C )
A.制竹刑
B.诛邓析
C.修旧法
D.铸刑书
5.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 B )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慎到
6.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学术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的思想家是( C )
A.慎到
B.李悝
C.韩非
D.董仲舒
7.在法家兴起以前,与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B )
A.道家
B.墨家
C.阴阳家
D.杂家
8.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D )
A.老庄的无为论
B.慎到的势治论
C.墨子的兼爱论
D.孟子的性善论
9."事皆决于法",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 A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法家的势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儒家的人治思想
10.西汉董仲舒"德主刑辅"的主张,所赖以引申的理论是( C )
A.天人合一
B.天气
C.人情
D.国法
11.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 A )
A.董仲舒
B.王充
C.仲长统
D.贾谊
12.东汉对"天刑"论提出激烈批判的思想家是( C )
A.刘秀
B.刘安
C.王充
D.郑玄
13.西晋律学家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D )
A.刑
B.理
C.实
D.礼
14.《唐律疏议》的根本精神在于( D )
A.崇尚轻刑
B.良贱异法
C.崇尚重刑
D.礼法结合
15.主张"理大罪,赦小过"的唐代思想家是( A )
A.白居易
B.王安石
C.范仲淹
D.李世民
16.提出"以公理而灭私情"说的思想家是( A )
A.丘?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张居正
17.把儒家经典哲理化,使儒家思想真正牢固地获得了独尊地位的思想家是( D )
A.王安石
B.朱熹
C.张居正
D.董仲舒
18.反映王夫之"趋时更新"法律思想的著作是( B )
A.《明夷待访录》
B.《读通鉴论》
C.《大学衍义补》
D.《四书章句集注》
19.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B )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
C.太平天国领袖
D.资产阶级改良派
2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 C )
A.升平世
B.据乱世
C.太平世
D.小康世
21.戊戌维新派政治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行( C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地方分治
22.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核心是( D )
A.一秉于礼
B.趋时更新
C.因势变法
D.中体西用
23.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 D )
A.杨秀清
B.洪仁?
C.李秀成
D.洪秀全
24.太平天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纲领之作是(B )
A.《立法制喧谕》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英杰归真》
25.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将变法的重点着眼于建立( A )
A.立法机构
B.司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 B )
A.良知和良心
B.良知和契约
C.心情和态度
D.良法和契约
27.清末主张"平恕"为审断之本的思想家是( A )
A.沈家本
B.张之洞
C.李鸿章
D.梁启超
28.在礼法之争中,为支持法理派的主张,杨度撰写了( A )
A.《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区别》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C.《法学盛衰说》
D.《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29.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 A )
A.《代议然否论》
B.《五朝法律索引》
C.《排满评议》
D.《非黄》
30.孙中山"五权宪法"所发展的西方政治学说是( C )
A.五权分立
B.权能分治
C.三权分立
D.天赋人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不属于荀子法律思想的是( ACE )
A.暴君放伐
B.明分使群
C.民贵君轻
D.有治人,无治法
E.有治法,然后有治人
32.下列先秦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成分的有(ABCE )
A.慎到
B.申不害
C.韩非
D.墨子
E.陆贾
33.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的性分为( ABD)
A.圣人之性
B.中民之性
C.贤人之性
D.斗筲之性
E.君子之性
34.下列内容,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有( BE )
A.君主立宪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太平之世不立刑
D.不拘一格降人才
E.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35.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ABC )
A.《三民主义》
B.《建国方略》
C.《建国大纲》
D.《革命军》
E.《论立法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天志:"天志"是墨翟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天志"是最好的法律,"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
37.无为而治"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人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38.杜预 :杜预,字元凯,西晋军事家、政治家,学者,精通经学。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畿,魏尚书仆射;父亲恕,幽州刺史。从小博学多通,有立功、立言的志向。杜预不有生知,用之则习,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
39.严刑以致?安 :曾国藩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曾国藩进而论证对人民群众实行重刑镇压的必要性。曾国藩还主张用"严刑重责"来强迫人民交粮纳税。
40.罢黜百家 :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孔子有关"以礼治国"的主张。
答:孔子礼治论的内容主要有:
1.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通义";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
3.礼乐兴,刑罚中;④礼之用,和为贵。
42.简述丘?法律思想中关于司法的基本观点。
答:丘?重视法律的作用,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在司法问题上的反映就是慎刑恤狱,刑罚适中。
主张观点内容:
1.原情定罪;
2.注重证据;
3.限制赎刑;
4.控制复仇;慎行赦宥。
43.简述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性观点。
答:《仁学》是谭嗣同的名著。书中提出了"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激进口号。在这一口号下,他吸取和运用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重民轻君思想,深刻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暴虐,并从正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这标志着他从扬"中学"到扬"西学"的转变,从反对变法维新到积极参与变法维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答:法家"法治"与儒家"礼治"的对立:法治是法家的基本观点,礼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二者在内容、形成、性质以及理论基础方面,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对立。
1.此对立是两种制度的对立。礼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等级制度和习惯,儒家以礼为核心形成了家庭宗法为核心的法律观。而法主要是按照政治权力有从属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等级制度和规定,法家以法为核心形成了君主专制的法律观。
2.此对立表现了两种统治方法的对立。法治是针对礼治和德治提出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轻视法律的强制作用。法家主张以力服人,认为法治是最有效的治国方法。
3.两者的对立还表现在对君主作用的不同看法上。儒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放在统治者的个人道德上。法家则认为,有了好的法令,一般能力的中主或才能低下的庸主也能治理好国家。
45.试论述孙中山对西方宪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答: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有效部分;既是对中外政治制度批判吸收,又是对中外宪政学说和基本模。它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形成一种既超出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又带有鲜明中国特色宪政理论。五权宪法学说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法律思想上重大发展。当然,五权宪法学说也含有许多欠科学,甚至自相冲突方面。然而,瑕不掩瑜,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积极意义。孙中山对中西方政治文化所采取这种实事求是态度以及在理论探索中所体现出来这种精神和勇气,都是非常可贵,很值得我们在今天改革开放时期加以认真地学习和借鉴。
三、名词解释题
36、"道法自然":是指《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顺应自然,遵照自然法则办事。"道"是宇宙万物的主体。除人定法以外,还有一种来源于自然的自然法,它广大无私,"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它永恒存在,"天长地久"。
37、定分止争:所谓"定分",就是确定事物的权利名分,其实质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商鞅认为,没有法以前,人人争夺,毫无限制,于是造成了混乱的局面。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定分",权利名分定了,就可以止争,法就是"定分止争"的工具。这是法家对法的作用的论述,即法律具有确认和保护财产私有等级地位的作用,是法的等级性的表现。
38、原心论罪:是指在审理案件时,主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只要有动机,不管是否已经做出了行为,都要加以惩罚。"原心论罪"实际上是一种动机论,看重行为者的动机而不是效果。凡是符合《春秋》之义者就是"志善",即使犯法,也不定罪;反之,如果违反《春秋》的精神就是"志恶",即使犯罪未成,也要定罪。这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有一定的弊端,它容易导致执法者主观定罪,徇情枉法。
39、"国家以法制为先":洪仁?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将"立法制"作为治国之本,洪仁?认为整顿法制,为"万不容缓之急务",治国应"以法制为先"。主张"方法当"、"立法善"。一切制度应革故鼎新,因时制宜,"度势行法"。洪仁?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提出了二十八条改革措施(①政治方面。他要求"权归于一",加强中央的领导,王侯不得各自为政;②经济方面。发展交通,发展金融事业,发展工矿业,邮政事业既可公办,也可私办。③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主张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设学堂,办报纸,开医院奖励慈善事业,办育婴堂、养老院。④对外关系方面。国与国之间自由通,平等往来。),试图在农民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40、《新学伪经考》: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当时社会崇奉的《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伪经",湮没了孔子的"改制之圣法"。旨在破除士大夫对传统经学教条的迷信,为变法维新扫除思想障碍。
四、简答题
41、简述荀子的重法论。P61
答: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强调重法,其根据还是"性恶论"。
在先秦儒家中,荀子是较重视法的,他对法作了多方面的论述。
(1)法以礼为本。荀子生当乱世,认识到以法治国的重要,但他认为法必须以礼为本。
(2)论法的作用。荀子重视法的作用,强调统治者必须运用法律来赏功罚罪。
(3)先礼后法。荀子在强调法律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儒家重礼义教化的传统。
只有先礼后法,先教后诛,才能使"民归之于流水",得到人民的支持。
(4)罚当其罪。荀子主张,执法要公平,刑罚要相称,"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42、简述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P328
答:黄宗羲总结了前代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打破了正统儒学的"人治"传统,站在新的立场上给予"法治"以新的解释。他的"治法",是指与"一家之法"对立的"天下之法",即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平等的法律。黄宗羲的"法治"论,不仅要求君臣上下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强调法律的目的在于"天下之人"和法律的平等。正因为"天下之法"主张人人平等,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恪守法制,任何人也没有凌驾于法制之上的特权。显然,这种"法治"观点,已经超出了讨论法律作用的范围,深入到了法律本质的领域,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法治"理论的特征。
43、简述章太炎"抑富振贫"的经济立法主张。P443
答:章太炎为了"恢廓民权,限制元首",曾提出"置四法"。这四法是:均配土地;官办工厂;限制继承;公散议虽。公散议员就是解散议会,属政治方面,其余之法都是民事和经济方面的,加上他在其他地方论及的民事和经济立法主张,总合起来,其宗旨是"抑富强,振贫弱"具体内容为:
(1)"均配土地"。它含有土地国有之意。
(2)"官办工厂"。
(3)限制继承权,即上述的"限囊产之数"。
(4)统一货币。
(5)稳定赋税。
五、论述题
44、试论李世民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及其在立法、司法活动中的表现。P224
答::(1)以隋为鉴,"安人宁国"
李世民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少兴土木兵戈的政策,重视法制,力戒奢靡,从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立法公平,务求宽简
李世民君臣深深懂得,要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必须重视立法,加强法制建设,"安民立政,莫此为先"。他们对法律发表了许多看法,形成一种以"宽简"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①既制礼,又立刑;②立法必须公平;③''国家法令,惟须简约";(蓟法须稳定,"不可数变"。
(3)慎狱恤刑,务求其"实"
李世民君臣不仅在立法方面强调宽简,而且在司法方面注重慎狱恤刑,务求其"实"。
①慎狱恤刑;②创立九卿议刑制度;③完善死刑的审批程序;④反对严讯,务求共"实"。
(4)明正赏罚,"一断以律"
李世民说:赏与罚是国家的大事,必须十分慎重。"赏当其功。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成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
(5)纳谏与执法相结合
李世民从谏如流,这在封建帝王中是首屈一指的。
①求谏纳谏,"以成治道";②各尽其言,群策群力;③纳谏与执法相结合,君臣共同守法。
李世民及其集团总结了历代统治经验,并将它们发展为更加缜密和精巧,使之更能适应时势的发展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45、清末围绕《大清新刑律草案》曾引发一场激烈的论争,试述其中各派之观点,并加以评论。P410
答: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完成后,由宪政编查馆咨交各省签注意见,从而触发了"礼教派"与"法理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前者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后者以沈家本为代表。
沈家本在《陈修订大旨折》中,明确地说明了"旧律之宜变通者"的五个方面,即更定刑名、酌减死罪、死刑惟一、删除比附、惩治教育,对旧律例作了全面的修改。两派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立法宗旨不同,即采取旧的纲常名教还是采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的问题。
当《新刑律草案》遭到张之洞和各省督府反对之后,清政府将它发回法部,要求重新修订。结果,在新刑律之后加《附则》五条,规定犯"十恶"、"亲属相隐"、"干名犯义"、"存留养亲"、"亲属相奸"、"亲属相盗"等罪,应按旧律惩办;卑幼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无夫奸"要处刑;等等。这实际上是肯定传统的封建法制原则,否定了新刑律中的资产阶级刑法原则。
礼法两派争论的实质,即要不要用资产阶级的法理原则来改良中国的封建法律,要不要用国家主义取代家族主义的问题。
这场礼法两派的论争,最后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不但新刑律中不断加入了有关纲常名教的条文,而且沈家本也不得不辞去修订法律大臣的职务。然而,这场论争对于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法理派所提出的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法理原则来改革中国封建法律,尽管没有得到完全的实施,但两千多年来以封建法制为中心的"中华法系",终因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介入而开始瓦解。
一、选择题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 B )是奴婢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教为核心的思想。
A.德治 B.礼治
2.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西周统治者提出了"( A )"的君权神授说。
A.以德配天 B.天人感应
3.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 )"。
A.亲亲,尊尊 B.长长,男女有别
4.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 )"。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5.周公的"明德慎罚"论是儒家"( B )"思想的渊源。
A.轻徭薄赋 B.德主刑辅
6.春秋时期,郑国( A )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鼎。
A.子产 B.邓析
7."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是( B )提出的治国主张。
A.墨子 B.孔子
8.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中最能反映"仁"的基本精神的一种解释是"( A )"
A.爱人 B.忠怒
9."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话出自( A )。
A.《礼记·中庸》 B.《论语·学而》
10.( B )即"隆礼"又重法,是儒法合流、礼法统一的先行者。
A.子产 B.荀子
11.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 B )学说。
A.性善 B.仁政
12. 《 B 》是道家的第一部经典。
A.庄子 B.老子
13.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A )。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14.老子的理想社会是( B )。
A."至德之世" B."小国寡民"社会
15."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是( B )的主张。
A.孔子 B.老子
16.管仲是( B )时期的法制改革家。
A.战国 B.春秋
17.管仲的立法思想具有( A )的特征。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18.( B )搜集整理了春秋末期以来各国所颁布的成文法,编撰成《法经》六篇。
A.吴起 B.李悝
19.( A )提出了"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变法理论。
A.商鞅 B.韩非
20、《汉书·刑法志》中说( A )"专任刑罚,躬操文墨"。
A.秦始皇 B.李斯
21、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尤其是对( B )的学识和著作赞不绝口。
A.李斯 B.韩非
22.秦朝二世亡国,经验惨痛,究其原因,在法制上有以下缺陷:( B )。
A.将法家思想没有用到极至,以至于老百姓敢于反抗人
B.将法家思想推崇得过分,繁法严刑,以至民怨沸腾
23.法家思想唯一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治国之根本是在( B )。
A.战国时期 B.秦朝
24.《淮南子》以( A )思想显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A.道家 B.墨家
25.( B )提出"大德而小刑"的主张。
A.仲长统 B.董仲舒
26.东汉时,以( A )注汉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叔权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十八家。
A.经义 B.法理
27.曹魏时明确规定司法中以( B )对律的注释为准。
A.马融 B. 郑玄
28.韩愈"道统论"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所提倡的( B )。
A.为国以礼 B. 仁义道德
29.柳宗元认为国家和法律不是天意的产物,而是( B )的产物。
A.理 B.势
30.刑、礼、道"迭相为用"是唐代思想家( A )提出的主张。
A.白居易 B.韩愈
31.( B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A.程颢、程颐 B.朱熹
32.朱熹以儒学为核心并融合佛教道教的学说,建立了较为完备的( B )理学体系。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33.《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是启蒙思想家,( B )的重要著作。
A.顾炎武 B.黄宗羲
34.《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是启蒙思想家( A )的重要著作。
A.王夫之 B. 唐甄
35.在黄宗羲看来,"( A )桎梏天下人之手足"。
A."非法之法" B."天下之法"
36.( B )是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
A.洪仁王干 B.龚自珍
37."不拘一格降人材",是( B )写的名言。
A.林则徐 B. 龚自珍
38."师夷长技以制夷"是( B )提出的著名的反侵略主张。
A.龚自珍 B.魏源
39.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 A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西方,变法自强
40.康有为所著《( B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佐莽篡汉"的伪经。
A.大同书 B.新学伪经考
41.康有为所说的"三世"是指( A )、( )、( )。
A.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B.上古、中古、下古
42.变法"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B )提出的主张。
A.谭嗣同 B.梁启超
43.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在西方"三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A )
A:考试和监察 B:立法和考试 C:行政和监察 D:行政和考试
44.孙中山赞扬"中国的( A )制度是世界最好的制度"。
A.考试 B.监察
45.( B )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主张。
A.黄兴 B. 章太炎
46.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 ( B )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47."省刑罚,薄税敛"的法律思想是( A )提出的。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48.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 ( B )
A:商鞅 B:韩非 C:慎到 D:申不害
49.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的是在 ( B )
A:夏朝 B:殷商 C:西周 D:春秋
50.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B )学说。
A:性善 B:仁政 C:性恶 D:德治
二,多选题
1.下列不属于法家代表人物的有 ( CD )
A:韩非 B:慎到 C:孟子 D:庄子
2.韩愈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B
A:圣人制刑和代天行罚说 B:德礼为先而辅之以政 C:秋冬行刑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3. 章太炎的分权理论包括 ABCD
A:立法 B:教育 C:行政 D:司法
4;清政府成立修订法律馆后任命的修律大臣有 AD
A:沈家本 B:张之洞 C:杨度 D:伍廷芳
三、填空题
1.夏、商、西周的 神权法 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2.《礼记》记载:"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
3.殷商统治者的刑罚观是和天命神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敬鬼神"是为了使民" 畏法令 "。
4."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是 周公 提出的只有有德才可承受天命的主张。
5.邓析除编制竹刑、聚众讲学外,还帮助人们打官司,类似现代社会中的 律师,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项首创。
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荀子 。
7.孟子的法律思想是以 仁政为核心。
8.荀子强调礼和法都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工具,"隆礼王至法则国有常。"
9."有治人,无治法"是 荀子提出的人治主张。
10."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是 庄子 的著名论断。
11.战国时期,"势治"派的代表人物是 慎到 。
12.战国时期,"术治"派的代表人物是 申不害 。
13.韩非主张法、势 、术相结合。
14."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是 韩非 法律平等的思想言论。
15.关于何谓"黄老",王充说:"黄者,黄帝也,老者, 老子 也"。
16.理学发展至明代,出现了王阳明的 心学 。它认为"心即理"。
17.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存天理。灭人欲 。
18.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 王夫之 、 顾炎武 、唐甄。
19.近代地主阶级开明派的代表人物有: 龚自珍 、 魏源 、 林则徐 等。
20.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部分封建地主官僚发起、组织的,以" 自强 "、" 求实"为号召,旨在挽救没落的封建统治的运动。
2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等。
2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等。
23.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有代表性的并最能自成一家之言的,应是 孙中山 和 章太炎 。
24.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造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 。
四。选择题
1.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别派。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末期的老子。此学派以"黄老之言"作为其指导思想,故被称为黄老学派。 正确
2. 2.理学又称道学,其认为"理"为万物之本,世上万物皆由"理"衍生出来。 正确
3. 3.道统论是指按传统世袭的道德教化来行事。儒家的仁义道德是"道统论"的中心思想。韩愈的道统论认为博爱就叫作仁,遵循封建纲常就叫作义,按仁义的道理去做就叫道。道统论能起到反对假借佛、道等外物来修炼德行的佛、道思想的作用。 正确
4. 东晋时期思想家鲍敬言首次明确提出了无君、无政府主张。正确
5.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指汉武帝时期所确立的,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兼采阴阳家、法家、道家等各家之说的法律思想。 正确
6. 理直刑正是由西晋时期律学家杜预提出的错误
7. 五权宪法理论是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 正确
五。简述题
1.简述礼治的基本特征。
答: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通行于贵族之中,规范各级贵族的行为,赋予他们某种特权,这是平民不得享有的;刑不上大夫是指,刑罚的锋芒主要不是指向大夫以上的贵族,而是指向平民。这鲜明地体现了礼治的等级性、差异性。但是,不能将其理解为平民的生活不受礼的约束、大夫以上的贵族违法犯罪不受刑罚制裁。礼治,既是西周时期治国的基本方略,又是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对于促进王朝的统一和发展曾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西周"以德配天"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 A )
A.神权的某种动摇 B.神权的更加稳固 C.神权已经被抛弃 D.神权根本没变化
2.宗法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B )
A.明德慎罚 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明分使群 D.令顺民心
3.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学派是( C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反对人定法,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是( B )
A.老子 B.庄子C.荀子 D.慎到
5.主张"与民分货"的先秦思想家是( D )
A.韩非 B.邓析 C.公孙侨D.管子
6.提出"暴君放伐"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 )
A.孟子 B.墨子C.管子D.荀子
7.法家认为,推行"法治"的前提是( B )
A.尚贤B.君主的权势C.人民的利益 D.法、术、势
8.先秦提出"好恶者,赏罚之本"的思想家是( D )
A.韩非 B.荀子 C.管子D.商鞅
9.韩非法律思想学说的核心是( C )
A.法与时转则治B.释法术而任心治C.以法治国D.重轻罪
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法家的法治思想,主要表现在( D )
A.礼法并用 B.五德终始 C.清静无为 D.事皆决于法
11."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的提出者是西汉的( B )
A.陆贾 B.贾谊 C.董仲舒 D.淮南子
12.西汉中期,提出"性三品"说的著名思想家是( D )
A.仲长统 B.王充 C.刘安 D.董仲舒
13.晋代杜预提出的立法原则是( C )
A.经义 B.崇礼 C.简直D.名分
14.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是( D )
A.改革官制,革故鼎新 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高度集权,以法令政令规范天下 D."三不足"的变法理论
15.唐代柳宗元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作品是( A )
A.断刑论B.天说C.天论D.天刑
16.反映丘?"经世致用"思想的著作是( C )
A.《明夷待访录》 B.《读通鉴论》 C.《大学衍义补》D.《四书章句集注》
17.宋明时期,提出"君臣共理天下"的改革家是( B )
A.王安石 B.范仲淹C.朱熹 D.张居正
18.提出"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的思想家是(C )
A.朱熹 B.陈亮 C.王安石 D.范仲淹
19."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提出者是( B )
A.完颜雍 B.张居正 C.范仲淹 D.耶律楚材
20.为了保证民主与平等,黄宗羲提出的设想是( D )
A.相扶成治 B.分权分治 C.君臣分治 D.学校议政
21.洪仁?"国家以法制为先"的主张出自( C )
A.《资政新篇》 B.《太平刑律》 C.《立法制喧谕》 D.《英杰归真》
22.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D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C.民权学说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3."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B )
A.求强求富B.救亡图存C.共和革命 D.改革旧律
24.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这个"由"就是( A )
A.私B.苦道C.欲 D.大同
25.清代后期,认为"管子、荀子、文中子之书,皆以严刑为是"的是( C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之洞D.左宗棠
26.认为法与礼"两者是异用而同体,异统而同源"的清末思想家是( B )
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 D.龚自珍
27.在沈家本看来,审断适当的根本存于( B )
A.得中 B.平恕 C.公平 D.宽恕
28.清末法律改革的指导方针是( C )
A.中体西用 B.权能分治 C.中外通行 D.应经合义
29.梁启超重要的政治法律思想著作是( B )
A.《新学伪经考》 B.《先秦政治思想史》 C.《大同书》D.《春秋董氏学》
30.中国近代曾对"国家为主体,人民为客体"的说法提出严厉批判的思想家是( A )
A.章太炎 B.孙中山 C.谭嗣同 D.杨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思想命题中,哪些属于荀子的命题?( ABCDE )
A.隆礼重法 B.明分使群C.平政爱民 D.有治人,无治法 E.贵贱有等
32.下列哪些人物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前期法家"?( BCE)
A.韩非 B.申不害 C.商鞅D.李斯E.慎到
33.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特点?( ABCDE )
A.官当B.八议C.准五服治罪 D.重罪十条 E.亲属相容隐
34.张之洞的法律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ABCE )
A.中体西用 B.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 D.严刑以致ㄨ安 E.宽猛相济,刚柔结合
35.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方案,在宪法思想上看,具有的特点是( ACD )
A.主张直接民权 B.抑强辅微 C.否定代议制 D.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E.抑富振贫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时期,使神权法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思想命题是( A )
A.天命无常 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 D.天下大同
2.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 C )
A.分封制 B.世卿世禄制C.嫡长继承制 D.君权神授制
3.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当时反对最为激烈的是晋国的( D )
A.韩非 B.邓析 C.公孙侨 D.叔向
4.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B )
A.礼 B.仁 C.政 D.德
5.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D )
A.天志 B.尚贤C.功利 D.兼爱
6.下列各项,不属于道家法律思想的是( C )
A.无为而治 B.道法自然C.提倡人定法 D.绝圣弃智
7.法家将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概括为( B )
A.法 B.术 C.势 D.道
8.东汉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清算和批判谶纬神学的思想家是( C )
A.仲长统 B.刘秀 C.王充 D.董仲舒
9.最早提出"礼法名教和君臣制度是一切祸乱的根源"的魏晋玄学家是( D )
A.阮籍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
10.在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思想家是( D )
A.韩愈 B.白居易C.魏征 D.柳宗元
11.宋代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C )
A.有治人,无治法 B.无为而治C.存天理,灭人欲 D.德礼政刑
12.在丘?看来,"明刑弼教"是刑罚的( D )
A.一般价值 B.普通价值C.特殊价值 D.根本价值
13.张居正提出"圣王杀以止杀,刑期无刑,不闻纵释有罪以为仁也,"因此宽容犯罪是( C )
A.王者之政 B.圣王之仁 C.姑息之爱 D.明刑弼教
14.元朝初年的立法指导原则是耶律楚材起草的( D )
A.《大扎撒》和《便宜十八事》B.《陈时务十策》和《大扎撒》C.《元史刑法志》和《大扎撒》D.《便宜十八事》和《陈时务十策》
15."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与下列先秦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正好是相对的?( C )
A.管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16.提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主张的思想家是( A )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张居正
17.魏源抵御西文列强侵略的思想是( B )
A.民主议政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更法,改图 D.广收人才
18."天下为天下之天下"的主张出自( D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曾国藩 D.魏源
19.太平天国最具发展资本主义倾向的纲领性文件是( C )
A.《天朝田亩制度》 B.《原道救世歌》 C.《资政新篇》 D.《十款天条》
20.在张之洞看来,经术中之"最著者"是( B )
A.禁止刑讯 B.亲亲之义、男女之别 C.改良监狱 D.刑罚平,结民心
21."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D )
A.求强求富 B.改革旧律 C.共和革命 D.救亡图存
22."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 C )
A.君主立宪 B.民主政治 C.三权分立 D.变法维新
23.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而使人犯罪致刑的根源正是( D )
A.大同 B.苦道 C.欲 D.私
24.《大同书》中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 C )
A.设议院 B.开国会 C.去九界 D.行立宪
25.在梁启超的观点中,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 B )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部分不同 D.部分相同
26.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完成后,触发了哪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 C )
A.改良派与礼教派 B.革命派与礼教派 C.礼教派与法理派 D.洋务派与法理派
27.在建立君主立宪 、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问题是建立(A )
A.代议机构 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8.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D )
A.孙中山 B.梁启超 C.张之洞 D.沈家本
29.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哪两大问题?( B )
A.土地和人力 B.资本和土地 C.人力和物力 D.资本和物力
30.章太炎系统阐述他对代议制的意见的文章是( C )
A.《革命之道德》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代议然否论》 D.《与马良书》
二、多项选择题
31.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有( BE )
A.男女有别 B.亲亲 C.长长 D.友友 E.尊尊
32.管仲提出的"国之四维"包括( ACDE )
A.义 B.信 C.耻 D.廉 E.礼
33.金世宗慎刑思想的内容包括( ABE )
A.断案当"以情求之",不以刑讯为然B.提高审判效率,勿使滞留
C.确立君主最高权威D.强调宗室与外戚的区别 E.根据犯罪具体情节,区别对待
34.在王夫之的思想中,"三代久安长治"的主要法度包括( ACD )
A.封建 B.郡县 C.井田 D.肉刑 E.君仁
35.在清末礼法之争中,沈家本为反驳礼教派,主要写了下列哪几篇文章?( BC )
A.《陈修订大旨折》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C.《答戴尚书书》 D.《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之区别》 E.《法学盛衰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 B )
A.西周 B.夏 C.东周 D.商
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 A )
A.荀子 B.孟子 C.管子 D.孔子
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 B )
A.农家 B.墨家 C.兵家 D.法家
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 C )
A.秦始皇 B.李斯 C.韩非 D.商鞅
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 D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阴阳家
6.东汉时期,将"谶纬"之说基本确定为"国宪"地位的著作是( A )
A.《白虎通德论》 B.《论衡》 C.《大戴礼记》 D.《仲长子》
7.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要符合( D )
A.心 B.法 C.情 D.理
8.《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 D )
A.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B.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C.无为而治 D.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9.提出"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建议的唐代思想家是( C )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长孙无忌
10."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提出者是(A )
A.朱熹 B.王安石 C.陈亮 D.王夫之
11."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入"所反映的是( C )
A.有治人无治法 B.有治法无治人 C.人治、法治统一论 D.有治法然后有治人
12.辽、金、元时期,对"八议"制度提出批评的皇帝是( D )
A.金熙宗 B.耶律楚材 C.耶律阿保机 D.金世宗
13.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 C )
A.私利说 B.功利说 C.公利说 D.托古说
14.清朝后期,曾相当深刻批判幕僚专擅司法权力的思想家是( B )
A.林则徐 B.龚自珍 C.曾国藩 D.洪仁?
15.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的思想家是( D )
A.张之洞 B.魏源 C.康有为 D.龚自珍
16.《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 )
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龚自珍
17."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反映了洪秀全的(C )
A.众生平等观念 B.轻罪重刑观念 C.等级特权观念 D.男女平等观念
18.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的政纲是( B )
A.严刑致安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C.国家以法制为先 D.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19.《劝学篇》所体现的法律思想派别是( D )
A.维新派 B.礼教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20.下列哪个社会演进次序符合戊戌维新派的"公羊三世说"理论?( C )
A.君主专制、民主、君主立宪 B.民主、君主专制、君主立宪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 D.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民主
21.清末法律改革的直接目的在于( D )
A.自强求富 B.改革大清律 C.共和革命 D.收回领事裁判权
22.曾国藩从维护纲常名教的立场出发,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合点是( D )
A.忠信笃敬 B.严刑重法 C.修齐治平 D.一秉于礼
23.清末曾直截了当提出"废君统,倡民主"主张的是( A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洪仁?
24.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 C )
A.设议院 B.开国会 C.去九界 D.行立宪
25.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 B )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部分不同 D.部分相同
26.在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是建立( A )
A.代议机构 B.司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7."法律之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提出者是( C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张之洞 D.曾国荃
28."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的主张反映了沈家本当时( B )
A.提倡援引比附 B.反对比附援引 C.反对罪刑法定 D.主张教化为先
29.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 )
A.直接民权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权力制衡
30.章太炎"限袭产之数"主张的实质是限制( B )
A.人身权 B.继承权 C.契约权 D.房产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先秦慎到是( ACE )
A.前期法家中的重要理论家 B.后期法家中的重要理论家
C.道家中分化出来的法家 D.法家中分化出来的道家E."势治"派的理论家
32.下列哪些人物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的成分?( ABDE )
A.慎到B.申不害 C.韩非D.墨子 E.陆贾
33.在晋代,标志律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的两部著作是( CD )
A.杜预《律表》 B.张斐《律本》 C.张斐《律表》 D.杜预《律本》 E.《泰始律》
34.宋明时期改革家中,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有( AB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张居正 D.丘?E.朱熹
35.下列内容,哪些属于魏源的主张?( ABCD )
A.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D.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E.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思想流派?( B )
A.名家 B.阴阳家 C.风水家 D.道家
2.提出"势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是( A )
A.慎到 B.申不害 C.管子 D.韩非
3.较为接近老子自然主义法律思想的思想家是( D )
A.孟子 B.申不害C.慎到 D.庄子
4.西周"以德配天"说的思想实质是( A )
A.君权神授 B.君主专制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
5.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A )
A.贤明君主制 B.寡头政治 C.君主立宪制 D.哲学王
6.提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思想家是( A )
A.韩非 B.商鞅 C.慎到 D.申不害
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B )
A.绝圣弃智 B.无讼 C.斗讼 D.健讼
8.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 C )
A.自然法 B.教会法 C.成文法 D.习惯法
9.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命题的是( B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10.秦汉时期,下诏废除"挟书律"的皇帝是( C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惠帝 D.汉武帝
11.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B )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12.晋代思想家中,主张"复肉刑"的是( A )
A.刘颂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
13.唐代柳宗元所著,反对复仇的作品是( C )
A.《复仇议》 B.《复仇论》 C.《驳复仇议》 D.《驳复仇说》
14.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并最终完成的学说是( A )
A.儒学 B.道学C.佛学 D.诸子学
15.元朝初年,在立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家是( C )
A.耶律大石 B.成吉思汗 C.耶律楚材 D.耶律阿保机
16.《淮南子》一书的政治法律思想基调是( D )
A.以德服人 B.轻罪重罚 C.天下一统 D.无为而治
17.宋明时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家是( C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朱熹 D.张居正
18.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观点出自( B )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读通鉴论》 D.《黄书》
19.提出"一祖之法无不敝",力主变法的近代改革派思想家是( D )
A.张之洞 B.魏源 C.康有为 D.龚自珍
20."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主张出自( D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曾国藩 D.魏源
21.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B )
A."大明法度" B."三不足" C."太平之世不立刑" D."君臣共理天下"
22.在康有为看来,《公羊春秋》的核心是( A )
A.三世说 B.伪经说 C.改制说 D.创教说
23.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前提是( B )
A.西体中用 B.不违反纲常名教 C.全盘西化 D.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24.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纲领,《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B )
A.洪秀全 B.洪仁? C.李秀成 D.冯云山
25.下列属于洋务派法律思想代表人物的是( D )
A.魏源 B.张之万C.章太炎 D.李鸿章
26.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主张是( A )
A.君主立宪 B.五权分立C.权能分立 D.君主专制
27.清末法律改革中法理派的代表是( A )
A.张之洞 B.劳乃宣C.沈家本 D.章炳麟
28.下列主张中不属于沈家本的是( D )
A.平恕为审断之本 B.变法图强C.会通中外 D.比附援引
29.下列属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的是( D )
A.民族主义 B.民众主义C.民生主义 D.五权宪法
30.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实质在于( C )
A.反对设立议院 B.实行间接民权 C.实行直接民权 D.反对民主人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说法中,符合西周"礼治"原则的有( ACE )
A.男女有别 B.礼不下庶人 C.亲亲` D.刑不上大夫 E.尊尊
32.春秋时期,对子产的革新措施持批评态度的有( DE)
A.周公 B.管仲 C.申不害 D.叔向 E.邓析
33.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有( CDE )
A.荀子 B.孟子 C.韩非 D.朱熹 E.商鞅
34.《大清新刑律草案》公布后,支持派的代表人物有( CD )
A.张之洞 B.伍廷芳 C.沈家本 D.杨度 E.劳乃宣
35.下列属于章太炎"抑强辅微"刑法主张的有(ACE )
A.轻盗贼之罪 B.发展工商业 C.轻谋反之罪 D.均配土地 E.宽平省刑
200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 D )
A.男女有别B.长长 C.德主刑辅 D.亲亲尊尊
2.提出"为民制产"经济立法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
A.孟子B.墨子C.管子 D.荀子
3.战国时期主张"术治"的思想家是( C )
A.商鞅B.申不害C.韩非 D.李悝
4.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 C)
A.制竹刑 B.诛邓析C.修旧法 D.铸刑书
5.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 B )
A.老子B.庄子 C.荀子 D.慎到
6.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学术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的思想家是( C)
A.慎到B.李悝 C.韩非 D.董仲舒
7.在法家兴起以前,与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B )
A.道家B.墨家C.阴阳家 D.杂家
8.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 D )
A.老庄的无为论 B.慎到的势治论 C.墨子的兼爱论 D.孟子的性善论
9."事皆决于法",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 A)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法家的势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儒家的人治思想
10.西汉董仲舒"德主刑辅"的主张,所赖以引申的理论是( C )
A.天人合一B.天气 C.人情 D.国法
11.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 A )
A.董仲舒 B.王充C.仲长统 D.贾谊
12.东汉对"天刑"论提出激烈批判的思想家是(C )
A.刘秀B.刘安C.王充 D.郑玄
13.西晋律学家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D )
A.刑 B.理 C.实 D.礼
14.《唐律疏议》的根本精神在于( D )
A.崇尚轻刑 B.良贱异法C.崇尚重刑 D.礼法结合
15.主张"理大罪,赦小过"的唐代思想家是( A )
A.白居易 B.王安石C.范仲淹 D.李世民
16.提出"以公理而灭私情"说的思想家是( A)
A.丘? B.顾炎武C.黄宗羲 D.张居正
17.把儒家经典哲理化,使儒家思想真正牢固地获得了独尊地位的思想家是(D )
A.王安石B.朱熹 C.张居正 D.董仲舒
18.反映王夫之"趋时更新"法律思想的著作是( B )
A.《明夷待访录》B.《读通鉴论》 C.《大学衍义补》 D.《四书章句集注》
19.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 B )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 D.资产阶级改良派
2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 C)
A.升平世B.据乱世C.太平世 D.小康世
21.戊戌维新派政治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行( C )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地方分治
22.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核心是( D )
A.一秉于礼 B.趋时更新 C.因势变法 D.中体西用
23.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 D )
A.杨秀清 B.洪仁? C.李秀成 D.洪秀全
24.太平天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纲领之作是( B )
A.《立法制喧谕》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英杰归真》
25.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将变法的重点着眼于建立( A )
A.立法机构 B.司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 B )
A.良知和良心B.良知和契约 C.心情和态度 D.良法和契约
27.清末主张"平恕"为审断之本的思想家是( A)
A.沈家本 B.张之洞 C.李鸿章 D.梁启超
28.在礼法之争中,为支持法理派的主张,杨度撰写了( A )
A.《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区别》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C.《法学盛衰说》 D.《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29.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 A)
A.《代议然否论》 B.《五朝法律索引》 C.《排满评议》 D.《非黄》
30.孙中山"五权宪法"所发展的西方政治学说是( C )
A.五权分立 B.权能分治 C.三权分立 D.天赋人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不属于荀子法律思想的是( ACE)
A.暴君放伐B.明分使群 C.民贵君轻 D.有治人,无治法 E.有治法,然后有治人
32.下列先秦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成分的有( ABCE )
A.慎到 B.申不害C.韩非 D.墨子 E.陆贾
33.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的性分为( ABD )
A.圣人之性B.中民之性 C.贤人之性 D.斗筲之性 E.君子之性
34.下列内容,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有( BE )
A.君主立宪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太平之世不立刑 D.不拘一格降人才 E.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35.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ABC )
A.《三民主义》 B.《建国方略》 C.《建国大纲》 D.《革命军》 E.《论立法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先秦神权法思想极盛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 D.东周
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
A.郡县制B.分封制C.侯国制 D.中央集权制
3.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
A.臣忠B.弟恭C.子孝 D.父慈
4.春秋时期主张"天道"与法律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
A.管子B.邓析C.商鞅 D.韩非
5.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周公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6.下列符合孔子礼治精神的行为是( )
A.臣弑君 B.见利忘义C.为亲者隐 D.子弑父
7.在法家兴起之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
A.道家 B.墨家C.阴阳家 D.兵家
8.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仁 B.礼C.德 D.道
9.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主张的思想本质在于( )
A.反对人定法 B.反对自然法C.提倡理性法 D.反对一切法
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成书于( )
A.春秋中期B.战国初期C.战国中期 D.战国晚期
11."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体现了法家主张( )
A.厚德省刑 B.以德治国 C.严刑重罚 D.道法自然
1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体现的政体本质是( )
A.君主立宪 B.中央集权C.分封制 D.三权分立
13."孝者,天之经也"出自董仲舒的( )
A.《天人三策》 B.《论衡》C.《举贤良对策》 D.《五行对》
14.曾经注解汉律,其律注成为曹魏时期司法标准的思想家是( )
A.杜预B.王弼C.张斐 D.郑玄
15.晋代否定"君权神授"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
A.刘颂B.张斐 C.鲍敬言 D.沈家本
16.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的法典是( )
A.《大清律例》B.《法经》C.《晋律》 D.《唐律疏议》
17.依据唐律规定,唐代贱民中,地位最低的是( )
A.奴婢 B.杂户 C.官户 D.部曲
18.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
A.王安石B.王阳明 C.程颐 D.朱熹
19.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 )
A.改革官制B.限制君权C.高度集权 D.审刑名
20.金世宗认为"议贤"过程中,"贤"的最低标准在于( )
A.仁德 B.礼让 C.守法 D.立言
21.《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 )
A.顾炎武B.王夫之C.黄宗羲 D.嵇康
22.近代提出"更法改图"命题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B.魏源 C.龚自珍 D.沈家本
23.启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从事革命的书籍是( )
A.《劝世金针》 B.《劝世良言》 C.《劝世歌》 D.《劝世箴》
24.清末洋务派法律观的指导思想是( )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B.反对君主专制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三民主义
25.《孔子改制考》的作者是( )
A.梁启超B.谭嗣同 C.张之洞 D.康有为
26.近代中国"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法律主张出自( )
A.谭嗣同B.梁启超 C.孙中山 D.康有为
27.清末思想家谭嗣同的代表作有( )
A.《仁学》B.《劝学篇》C.《大同书》 D.《三民主义》
28.清末法律改革中所制定的过渡性法典是( )
A.《大清律例》B.《大清新刑律》 C.《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律集解附例》
29.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主张( )
A.无夫奸不为罪 B.子孙违犯教令不为罪 C.犯罪不得存留养亲 D.子孙不得对家长实施正当防卫
30.近代思想家中,认为"中国考试制度是世界最好的制度"的是( )
A.章太炎B.龚自珍C.魏源 D.孙中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 )
A.放弑其君 B.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C.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D.公族无宫刑 E.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32.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
A.儒家B.法家C.道家 D.阴阳五行家 E.天命神权
33.唐律中体现"夫为妻纲"的代表性条款有( )
A.闻夫丧不举哀 B.居夫丧而嫁C.七出 D.妻妾擅自离去E.闻父母丧不举哀
34.丘?认为"王道之治具"包括( )
A.德 B.刑C.义 D.政 E.礼
35.下列符合"更法改图"法律思想的说法有( )
A.一祖之法无不敝 B.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C.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D.开捐例、加赋、加盐价E.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5电大《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试题和答案200607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607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701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2023电大《计算机电路基础(1)》试题和答案2006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