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电大《简明经济学教程》试题和答案200807

时间:2024-04-27 20:43:15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21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简明经济学教程 试题
2008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边际效用
 2.拉弗曲线
 3.国内生产总值
 4.通货膨胀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2.需求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
C.垂线 D.水平线
3.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
A.产品大量积压
B.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产品
C. 黑市交易
  D.市场日益繁荣
  4.比较下列四钟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小( )
   A.食盐 B.衣服
   C.化妆晶 D.小汽车
  5.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
   A.总效用达到最大 B.总效用降至最小
   C.总效用为零 D.平均效用为零
  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 )
   A.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B.不考虑生产技术是否发生变化
   C.生产技术发生变化 D.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动
  7.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A.MR:MC B.AR=AC
   C.MR=MC=AR=AC D.MR=MC,AR=AC
  9.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
   A.等于一 B.等于零
   C.大于零小于一 D.大于一
  10.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 B.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 D.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
  11.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 )
   A.个人所得税 B.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1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任意实数
  13.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 储蓄增加 D.利率下降
   14.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 消灭了周期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磨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15.菲利蒲斯曲线表示( )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交替关系的曲线
三、判断改错题(正确判断1分,分析原因2分,15分)
   1.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
   2.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3.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
   4;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
   5.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 ( )
四、简述题(共20分)
   1.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10分)
   2.作图分析二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10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
   在美国,1963年,失业率似乎停顿在5.5%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高水平。10年前,失业率是2.8%;到了1959年,它是5.3%。肯尼迪政府果断采取减税政策使失业在1965年下降到4.4%,在60年代的其余各年中则保持在低于4%的水平。另外,从1964年到1966年,实际GDP以令人注目5.5%的平均速度增长。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功通常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伟大成就之一。试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肯尼迪的减税政策成功原因。
  
  
  
  
  
  
  
  
  
  
  
  试卷代号:21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简明经济学教程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边际效用--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拉弗曲线--表明税收与税率之间的一条曲线。
   3.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通货膨胀--物价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B 2.A 3.C 4.A 5.A
   6.A 7.B 8.C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D
   三、判断改错题(正确判断1分,分析原因2分,共15分)
   1.错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2.错 不符合规模经济规律。
   3.错 MR=MC时是利润最大化。
   4.对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5.对 符合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概念。
   四、简述题(共20分)
   1.说明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解题思路:(1)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分)
   (2)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着失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政府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商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减少个人所得税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噌加也刺激总需求。(4分)
   (3)在经济繁荣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4分)
   2.用图形说明两种不同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10分)
   解题思路:
  
   (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可以获得相同产出的--条曲线。(2分)
   (2)等成本线是表示厂商既定成本条件下所能获得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 (2分)
   (3)两种曲线放在同一坐标面中,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实现了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因为,这一切点是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出点,也是既定产出条件下的最低成本点。 (3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
   答题思路: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着失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地消费。
   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分)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量的增加而价格并不上升。这是因为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性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换句话说,当时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相对平坦的部位,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将主要地转换为产量的增加,而价格水平并不提高,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就业的增加。(8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142电大《审计学原理 》试题和答案20070104-27

2142电大《审计学原理 》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2142电大《审计学原理 》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2142电大《审计学原理 》试题和答案20060704-27

2142电大《审计学原理 》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41电大《商务英语写作》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141电大《商务英语写作》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141电大《商务英语写作》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2151电大《英语听力(3)》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51电大《英语听力(3)》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