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电大《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试题和答案200407

时间:2024-04-27 20:42:40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220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试题
2004年7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和--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
2.会议纪要所应具备的两大特点是(1)--性;(2)--性。
3.机关编发的简报大都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4.产品说明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内容的--性;(2)表述的--性;(3)层次的--性。
5. 市场预测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通常写入以下几项内容:一是--;二是--和--;三是--·
  6.提要的写作要点有两个:一是--;二是--。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2分)
1。下行文(举例)
2。民事起诉状
3.学位论文
三、简要回答下述问题(10分)
合同主要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四、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面这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
(20分) ;
提示:(1)既可以从学术论文的特点、选题、取材以及结构程序等几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只从一个角度,就其一个方面,进行比较深人的分析;
(2)分析文章既要注意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又要注意结合文章实际;
(3)分析要有条理,要能自圆其说。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
吴国林
摘要:"确定"是指事物或过程本身的客观性.同时还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不具有"确定"那样的性质。20世纪以来.科学知识凸显出不确定性。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它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它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所导致。
关键词:确定性;不确定性;知识的不确定性
知识不仅是构成人的认识能力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生产要素,因此认识知识的性质极其重要。过去我们总是把知识看做是确定性的化身,但是由于20世纪的科学革命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知识凸显出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讨论的知识是指科学知识,因为人文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是显然的。
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涵义
近年来,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涵义并没有得到必要的说明。我们首先考察"确定"的涵义。从中文来看,"确定"主要有两个涵义,即固定和明确肯定。其中"固定"的涵义是,使不改变不移动,紧紧地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肯定"主要有两个涵义:(1)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2)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在英文中,表述"确定"与"确定性"的词都是certainty,其涵义是:确定,确定的事物,处于确定的(certain)状态即确定性。certainty是其形容词certain的名词形式。Certain的涵义是:超出所有的怀疑证明其存在或是真的,清楚地知道的;完全相信某事的真相(truth)或具有真理性,没有怀疑;一定要发生的,没有怀疑。Uncertainty则表示确定性的缺乏,不确定的事物,怀疑性。与其他同义词的区别在于:Uncertainty意味着只是绝对的肯定性的缺乏(如对某人生日的不确定),而不是指某种猜测性的东西。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也指出了同样的涵义:"现在正在出现的,是位于确定性世界与纯机遇的变幻无常世界这两个异化图景之间某处的一处'中间'描述。"
综合中、英文的涵义,不难看出"确定"有两层意思:一是从事物或过程本身存在或状态来看,它们的存在是不变的或是真(truth)的(具有真实性、真理性),人们对此没有怀疑;二是从人们对事物或过程的认识来看,事物的存在或真能够完全为人们所认识,能够运用其"真"或规律肯定地预见未来。因此,"确定"的涵义不仅是指事物或过程本身的客观性,而且还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知道、认识和理解程度。认识了"确定"的涵义,我们就容易定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就是指事物或过程具有"确定"的那样一种性质。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不具有"确定"那样的性质,或是确定性的缺乏。
上述分析表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以从存在论与认识论角度加以区分。从客观事物本身界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称之为存在论意义的确定性与存在论上的不确定性。如自然界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从事物或过程的客观性角度来看,不确定性大致可以用"随机性"、"不肯定性"、"不完备性"、"不稳定性"、"没有确定的真理性"来表达。从认识论角度界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称之为认识上的确定性与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说某事具有确定性是指该事物是清楚为人所知道和理解的,没有任何怀疑的,完全相信其正确性或真实性或真理性。反之,如果某事不为人们清楚知道,就是不确定的;即使被清楚知道,但不知道其真理性如何,真理性可疑,那么该事物也是不确定的。这里的"真理"是指符合事实(fact)或现实(reality)。用通俗的话讲,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真理性或完备性,但又同时具有一种不肯定性。例如,作为认识结果的牛顿力学本身具有内在随机性或内在不确定性。
另外,我们还要区别确定性与决定性。确定性与决定性有较大的联系,但二者之间又有较大的区别。决定性是指事物具有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那样一种性质,强调的是因果性,它是与人无关的。符合因果性或满足决定性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具有真理性。比如,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都是符合因果性的,但不一定是真理。但确定性是与人有关的,人的心智要能够理解,因为人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理解的。有的表达式是从一定前提、按照逻辑严格推出来的,但是,人们无法理解。在有的系统中,还会推出与人的经验或直觉相反的东西,有的还会推出相反的表达式,其真与假无法判定。满足真理性的东西也不一定具有确定性。比如,满足数学真理性的东西可能不具有确定性。满足决定性的东西并不一定满足确定性。确定性应当是比决定性要求更高的一个概念。同时,满足确定性的东西也不一定满足决定性。比如,有恒常联系的两个量之间具有确定性,但可能没有因果关系。比如,当我们晚上面对星空时,随着天空的亮度降低,总有一颗星A先出来,另一颗星B后出来,即A、B两颗星具有确定关系,但两颗星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或决定性。
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简要哲学考察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们的一种期待与理想。哲学本体论对本体、本原或基质的寻求,就是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比如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中国的"五行"、老子的"道"等表示着一种确定性。近代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从另一个角度展开了对确定性的探讨,这就是他所谓的"我思"。牛顿力学是追求确定性的典范。拉普拉斯关于计算宇宙未来的论断则是确定性追求的最大胆的梦想。
人类在对确定性的追求中业已认识到不确定性的作用。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apeiron,也译为"无限定"),阿派朗意味着是某种具有不限定性质的东西。中国的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表明"道"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哲学上物质的不变性。具体物质则是可变的。唯物辩证的思想就是在主张不变之时,还必须用变化的观点、用不确定性的观点看世界。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并不是用某种确定性的表达给予阐述的,而是用具有不确定性的客观实在性规定的。列宁曾指出:"承认某些不变的要素、'物的不变的实质'等等,并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
19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有关辩证观点的不断揭示,哲学上不断显现出不确定性的身影。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坚持理论可以被证伪,而不能被证实。这就说明了经验、理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20世纪的科学哲学发展表明,科学理论是不能得到证实的,只能得到确证(只能保证过去正确),只能被证伪,这就体现出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不是切实可靠的,它具有不确定性。
20世纪后期发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基础与解构是其重要标志,明显表达了不确定性思想。在反基础主义者看来,传统的基础主义就在于要直接为知识寻找一个坚实的、不可动摇、确定性的基础,如实体、物质、单子、理念等等;现代的基础主义则采取另一种形式--勾勒理性反思的限度,为知识提供证明,证明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范围内是合法的,什么范围内是不合法的等等。它们都承认有某种永恒不变的知识基础。解构主义则要消解基础、消解中心、反元话语、反体系论、反整体性,这与反基础主义有相通之处。后现代主义就是要重新审视现代主义,要把现代主义的确定性的东西给消解掉,把共通的东西给去掉,以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三、科学知识: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
经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产业革命,在牛顿力学范式下,科学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到19世纪确立了力学的自然图景:物质是由具有广延、形体等属性的原子构成的,原于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一切自然过程都按照力学定律变化,所有的物质运动服从严格的决定论规律。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无限的和分立的,独立于物质与物质运动。这是一种确定性的自然观。20世纪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革命,确立了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量子力学否定了物质是由具有广延、形体等属性的实体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观。量子力学中的AB效应揭示出量子实在具有不确定性。AB效应是一种量子效应,它表明:尽管矢势A不能被实验所直接观察,但是它的线积分(或其逻辑蕴涵效应)却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因此它赋予矢势A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矢势A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势比场更基本,势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势本身不是规范不变的,是不确定的,这意味着物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揭示出微观世界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知识是对客体或客观过程的反映,因此,微观客体的内在不确定性必然决定描述量子客体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原理以不等式形式深刻表明量子力学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在坐标一动量不等式中,△x△Px≥h/2能给出像牛顿力学那样的确定性知识吗?显然不能。它只能给出微观粒子出现在某一范围,而不能说在某一时刻粒子一定出现在某处(动量变化为无限大的几率很少),这只能说明不确定性原理这一知识本身内在地具有不确定性。时间一能量不等式则表明,体系的能量与该体系自身的内在时间之间具有不确定性。在牛顿力学中,时间、空间、质量、速度、动量、能量是确定的,而在量子力学世界中,时间、空间、速度、质量、动量、能量都具有不确定性。
(2)爱国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出时间与空间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尽管狭义、广义相对论的表达式是确定性的,但是,由它给出的知识是不确定性的。在狭义相对论中,长度缩短的表达式为:1=10(1-V2/C2)1/2;时间膨胀的表达式为:△C=△t(1-v2/c2)1/2。从牛顿力学来看,时间、空间是绝对的,当然是确定性的,但是狭义相对论却使时间与空间具有相对性,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参考系的相对速度的变化将彤响长度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即长度和时间的知识是不确定的。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与时间仅在局部范围有意义,在全空间更没有统一的时间空间坐标,时间与空间更加不确定。
(3)混沌是确定性的内在随机性。描述混沌的方程是确定性的方式,但是,该方程却具有内在随机性。例如,以具有混沌特征的逻辑斯蒂方程为例,X(n+1)=aXn(1-Xn),其中a为控制参量,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方程,只要知道了X1,我们就可以确切地知道X(n+1),即使x真有误差,该方程也应当给出确定性的知识(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但是,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只要X1有误差,X(n+1)就会变得无法进行长期预测,因此,逻辑斯蒂方程这一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4)分子生物学中的"中性学说"给出了分子水平突变与选择的不确定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给我们理解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生物学知识框架,但是,20世纪60年代由木村资生提出的分子生物学中的"中性学说"现已得到较普遍接受。这一学说包括:功能上重要性较小的分子或分子的各部分进化(以突变替代表示)快于更重要的分子;对分子的现有结构和功能破坏性较小的那些突变代换在进化中要比破坏性较大的突变代换更为经常发生;在进化中,一定有害突变的选择淘汰和选择中性或极轻微有害的突变的随机固定要比一定有利突变的正达尔文选择更为经常发生。中性学说表明在微观进化--分子水乎上,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经常有突变和选择发生,而且有利于正达尔文选择的要少一些,也就是说微观层次的突变选择并不与表型进化选择一致,这意味着分子水平具有不确定性。
(5)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已经深入研究了几十种经济模型,确定了许多模型的
混沌区及产生混沌的条件。比如,1982年,德依(R'H.Day)在论文〈规则增长周期〉中完
成了经济增长中的混沌现象的理论描述。1993年,我国学者刘洪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撰文,论证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产生混沌的条件。尽管这些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揭示出经济系统也具有不确定性。混沌系统具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内在随机性和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等特点。这就表明人类所离不开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系统。
四、是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还是客观世界使然?
有人认为,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不是科学知识本身具有的,而是由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即科学知识本身具有确定性。但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客观世界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描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知识应不应当具有不确定性呢?如果科学知识不具有不确定性,那么科学知识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因此,能够反映客观世界不确定性的科学知识必然具有不确定性。进一步的问题是:科学知识本身是否具有不确定性?换言之,科学知识具有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客观世界而引起,还是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还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按照知识发生与发展的理论,知识在本源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一般知识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科学知识有自己特有的科学规范,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是较小的,这一因素可以忽略。即使有这种情况发生,它一定不会长久。至于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选择作用,它仅在各个科学假设中进行选择,而不是在非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做出选择。
对于科学知识本身是否具有不确定性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问:有没有科学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这就是说,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是来自于科学知识的外部,而不是来自于科学知识内部。如果说有这样的知识,牛顿力学知识就是这样一种确定性知识,它建立了确定性的力学世界图景,但是,20世纪60年代的KAM定理,揭示出牛顿力学具有内在随机性,具有不确定性。实际上,尽管科学知识遵循逻辑规律与数学规律,但逻辑知识与数学知识还不是科学知识。由于没有离开客观世界的纯粹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总是与经验世界或客观世界相联系的;由于科学事实是相对的、可错的,从而决定了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是可错的,这决定了科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那么作为科学知识的框架的逻辑规则与数学规律,它们是否就是具有确定性的知识呢?一般认为,逻辑知识是正确无误的,逻辑推理规则与现实世界无关,它是真的,即具有确定性。但是,量子力学出现后,原有的形式逻辑对于量子力学的解释就无能为力了,于是人们发展了新的量子逻辑形式,如非分配逻辑、互补性逻辑、多值逻辑等。这就说明原有形式逻辑具有局限性,其真理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数学上,有人发展模态逻辑、模糊逻辑等。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蕴涵来看,由于逻辑系统满足逻辑一致性,于是逻辑系统中就会出现其真值无法判断的命题,即逻辑系统会出现不确定性。
数学一直被当做确定性和精确性的典范,但是,20世纪的数学进展本身表明,数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著名数学史家克莱因在其《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指出:"数学曾经被认为是精确论证的顶峰,真理的化身,是关于宇宙设计的真理。那么人类如何认识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的观点又是什么,这正是本书的主题。"我们总是直觉地相信,一个命题非真即假,即该命题或者可以被证明,或者可以被证伪。但是;1931;年,哥德尔证明的不完备性定理表明,有些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可见,由命题给出的知识是不确定的。由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学分支都有不可判定的问题存在,那么对某一个特定的断言能否判定呢?1936年,丘奇使用他发展的递归函数证明一般不存在判定程序。这就表明,木可能预先确定一个命题是否能证明或证伪,或许二者都不能。由勒文海姆(L.Lowenheim)对斯科伦(T.Skolem)的研究简化完成的。勒文海姆一斯科伦定理证明了:对于一个给定的公理系统,可以存在完全不同的解释或模型,而这无须加入任何新的公理。这实际上得到了公理系统的不完备性。正如克莱因所说:"对待数学可以采取相互矛盾的态度,在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基础之外,集合论的方法又独立地给出了众多的选择。一些有歧义的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在其他学派内也是可能的。"
有人认为,知识本身是确定的,知识的不确定性是由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这就好像有脱离客观世界的纯粹的知识。有没有脱离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或"知识一般"(knowledgeingeneral)?由于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没有"一般知识",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由于科学知识比人文知识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因此人文知识比科学知识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语言是知识的家。知识总是由语言表达的,语言指称的不确定性表明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初期,语言总是用来精确地指称人类周围的有关东西。但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必然用有限的名称(通名)来指称大量的客体,甚至把新出来的符合语言内容的客体也纳入通名的指称范围之内。在日常语言中,名称所指称的对象往往缺乏明显的界限,指称范围也会出现不确定性。在自然语言中,对象语言与元语言之间是层次不清的,这就可能出现,在对象语言中所指称的对象反过来广泛地包括了元语言所指称的对象。正如哲学家奎因所说:"被认为是一串字母或语音的一个陈述决不是绝对地真,而是在语言L(对于适当的L)中才是真的。"从客体方面来看,语言指称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要用经典的物理学概念来描述微观客体,显然无能为力。指称的不确定性使人们把那些没有明确界限的对象归人某个指称范围内,指称的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知识是以科学语言为基础,并由词、词组等按照语法规则组成的一个系统。一方面,由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使知识这一系统的逻辑无矛盾性与系统的完备性无法两全;另一方面,科学语言的词、词组的定义和意义最终离不开具有不确定性的自然语言中的词和词组的解释(通过一定的对应规则进行联系),从而使得知识具有不确定性。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就量子力学的"词"、"语言"问题深刻指出过:"日常的语言是以旧的时间空间概念为基础的,这种语言过去提供了关于测量的部置和测量的结果的惟一无歧义的传达信息的方法。实验(引者注:指量子力学的实验)已经表明,旧的概念不能到处适用。"他还说:"词的意义的内在的不确定性当然很早就被认识到了,并且这已引起了对定义的需要......但定义只能用其他概念做出,因而人们最终必将依靠某些概念,并且,这些概念是按照它们本来的面目那样拿来使用的,既未经过分析,也未作过定义。"海森堡实际上指出了由于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如自然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最终使得形式上具有确定性的科学语言(人工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因为人工语言离不开自然语言作为其意义的基础。
由此可见,科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其一是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其二是科学知识受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而导致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揭示了当代科学知识的一个根本特征,它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共通特点,后现代主义学者哈桑(I。Hassan)认为:"不确定性确乎渗透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它构成我们的世界。"通过认识不确定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在的时代。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从基础上决定了知识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高科技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知识推进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或知识时代或知识社会具有不确定性。从物理世界、经济世界、现实社会到人自身,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表明科学知识具有不完备性,因此需要有人文知识来补充,需要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互结合共同面对不确定性的世界。因此,我们不必为失去确定性的家园而感到悲伤,正是因为不确定性才可能给我们带来诗意,带来创新,形成演化的历史。
注:(略)
参考文献:(略)
五、按照新闻标题的一般写法和要求,为下面一篇经济新闻补写标题
(10分)
标题:
8月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9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7.1%,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l一8月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S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
从各类企业情况看,8月份股份制和外商投资生产增速继续加快,国有企业保持稳定增
长。从行业情况看,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两大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冶金和化学工业继续保持对工业生产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8月份,电子通信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两大制造行业总产值增长分别比上月加快5.2个和8.2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生产虽比上月有所减缓,但也都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三行业合计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4%,拉动工业增长近4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当月全国完成发电量1700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6.9%,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这对于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8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1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8.5%,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六、起草一份转发下列文件,要求下级机关做好该文件所布置的工作
的通知(30分)
写作要求:
内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格式要正确,写法要规范(可只写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几个项目);语言要准确、简明、得体,书写要清楚。
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 国家计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卫生部 税务总局 中国残联
(二OO一年十月十九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途径,形成了特殊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国发[2001]7号)的精神,为推进"十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
1.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坚持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与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发展。
"十五"期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是:
(1)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596以上,使入学率、保留率分别达到或接近当地义务教育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满足其他各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努力建立为社区和家庭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提供指导、咨询等服务的社会体系。
(2)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农村地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85%以上,努力,使之达到或接近当地义务教育水平。
(3)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积极推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60%以上。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2.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使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积极支持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机构以及社区、家庭开展3岁以下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活动。其他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事业。
3.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试办特殊教育班。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兴办视力、听力残疾人普通高中。
4.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继续办好现有的高等特殊教育学校(院)和专业(班),根据本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招生规模。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在高等学校新办特殊教育学院(系)或特殊教育专业(班)。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不得拒绝录取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考生。国家有关部门要研究并首先在若干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放宽残疾考生录取体检标准的试点,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二、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
5.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改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功能性、实践性等特点。"十五"期间,要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新的课程方案的制定工作。新的课程方案要坚持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要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坚持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个别化教学等有效的教学实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从残疾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体育和美育工作。要按照残疾学生的年龄和残疾类别,确定德育教育内容和要求,井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安全教育,自觉抵制一切不利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和物品,依法保护残疾学生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对残疾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残疾的教育,增强其战胜自身缺陷的能力。
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设施和卫生保健设施的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为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课余文艺表演团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要将残疾学生的身心康复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科学地开展康复训练。
7.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提高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把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各地教育、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在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同时要帮助解决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及就业后的残疾职工培训、继续教育问题。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兴办校办企业并积极吸纳本校毕业生就业。
8.进一步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办好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搞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学生;要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监控,尽快建立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的教学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降低辍学率。支持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指导教师,为残疾学生提供教学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特殊教育学校要定期派出教师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进行巡回指导。特殊教育研究部门要努力研究提高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部要编写有关随班就读方面的指导手册,指导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9.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教学研究积科学研究工作。各省、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教学研究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研究人员,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育部要编制并公布"十五"特殊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努力办好特殊教育的有关刊物;加强特
殊教育的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
三、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0.大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十五"期间,要对特殊教育学校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加大承担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教学工作教师培训的力度,使任课教师都能够接受一次比较正规的短期培训,掌握基本的恃殊教育教学方法。教育部要编写承担随班就读教学工作教师培训教材,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条件有关规定;要尽快安排特殊教育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校长对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十五"期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应当接受一次以上的培训,招收残疾儿童少年的普通学校校长也应接受相关培训。重视特殊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十五"期间,教育部要有计划地为各地培训一批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本地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要将特殊教育师资(包括社会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继续教育工作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中。特别要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争在"十五"期间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高等师范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要为我国特殊教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作出贡献。
11.办好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各地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并结合当地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专业)的招生规模,为特殊教育提供素质优良的师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具备条件的地区结合师范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相应提高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部)的办学层次。中西部地区继续办好一批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部)。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特殊教育事业的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普通师范学院(校)和幼儿师范学校(专业)要有计划地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讲座,在学生中普及特殊教育知识。
12.各地人民政府要保证特殊教育教职工的工资和特殊教育津贴按时足额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生活水平。接受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普通学校,在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时,应对主要承担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任务的教师给予倾斜。 四、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13."十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要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项目责任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14.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各地要制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评估细则,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查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已经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的县(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教育条款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部、班)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随班就读等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教育部要结合督导检查发布专题督导公报,通报各地特殊教育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督促做好整改工作。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登记制度,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协助做好入学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检测工作。
15.进一步开展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各地要继续推进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助学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酌情减免杂费和其他费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意见》(教基[2001)15号),认真落实好向有关残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工作。
16.坚持特殊教育经费以地方人民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努力增加特殊教育经费。各地要保证特殊教育必需的办学经费,并使特殊教育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增加特殊教育补助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应有一部分用于支持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社会福利彩票所募集的福利金也要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校校通"工程项目的地方应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各地在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也要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17.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残疾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各地要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生源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效益;尚未建校的地区,一般宜在人口30万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新建或利用现有学校改建、扩建一所综合性的、质量较好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同时向周边县(市)辐射;在乡(镇)中心学校附设特殊教育部(班)。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附设特殊教育部(班)的普通学校校园校舍建设,确保校舍无危房和校园校舍的安全,努力达到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校园校舍建设要求。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尤其要根据特殊教育需要配备有关图书、刊物;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和管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鼓励并加快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多媒体教学仪器等现代化的教学、康复设备,开展计算机及网络教育;配备视力、听力、智力等特殊教育的专用仪器设备。积极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专业书刊、教具学具和专用设备。积极鼓励有关部门研制、开发残疾学生的康复设备、器材。
18.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计划、民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卫生、税务和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特殊教育的意义,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将发展特殊教育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要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使特殊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9.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要加大发展特殊教育的宣传力度,为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社会各界捐助特殊教育,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康复机构。
  
  
  
  
  
试卷代号:220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4年7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主旨 材料 结构 语言
2.纪实 提要
3.报头 正文 报尾
4.科学 通俗 条理
5.情况 分析 预测 建议
6.简介 评论
1.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批复、意见等。
2.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三、简要回答下述问题(10分)
合同主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而的特点:
(1)合法性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是当事人受到法律保护和监督的合法行为,合法性是有效合同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合同的合法性应当体现在合同主体、内容、订立程序、表达形式等各个方面。
(2)合意性
合同不仅要反映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也要反映当事人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合同应为当事人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服务,合同内容应是当事人意愿的真实表述。
(3)平等性
合同的平等性首先就表现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乎等的,当事人之间应为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其次表现在合同应在当事人平等协商、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任何一方均不得以任何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4)诚信性
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均应做到真诚坦白、实是求是;履行合同时,均应做到讲求信誉、恪守信用。任何隐瞒真相或背离约定的作法,都是违背合同的诚信原则的。
(5)规范性 .
合同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形式的规范和语言的规范两个方面。
四、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面这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20分)
分析文章,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教材为依据,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
(2)要紧密结合原文,围绕着文章展开分析;
(3)要有条理,要能自圆其说。
对于没有完全达到以上要求者,要酌情扣分。
五、按照新闻标题的一般写法和要求,为下面一篇经济新闻补写标题(10分)
标题既要能够高度概括新闻事实,又要新颖醒目,要能吸引读者。
原文的标题为:
八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7.1%
六、起草一份转发下列文件,要求下级机关做好该文件所布置的工作的通知(30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162电大《英语语音口》试题和答案200807-KS04-27

2162电大《英语语音口》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163电大《大学语文(1)》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62电大《英语语音口》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62电大《英语语音口》试题和答案200601-ks04-27

2162电大《英语语音口》试题和答案200801-B04-27

2161电大《综合英语(4)》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161电大《综合英语(4)》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2161电大《综合英语(4)》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161电大《综合英语(4)》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