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电大《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和答案200407

时间:2024-04-27 20:42:24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22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
2004年7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秦渚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
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
3."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 )为本的。
A.阴 B.阳
  C.阴阳互动 D.阳胜于阴
4.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了人生的最佳道路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学而优则仕
C.自强不息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人于人"心"中在( )时期出现的。
A.孔子《论语》中 B.《庄子》一书中
C.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 D。宋学兴起之时
6.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 D。汉武帝独尊儒术
7.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
A.秦 B.西汉
C.东汉 D.唐
8.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
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B.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C.恭也就是敬
D.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
9.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
A.给父母尽孝 B.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C.为自己尽孝 D.为师父尽孝
10.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
A.诗歌 B。钟鼎
C.书法 D。舞蹈
11.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 )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天理 B。天命
C.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
1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
A.更加浓墨重彩 B。.以人物素描为主
C.更显富丽堂皇 D。更重意趣与心境
13.《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
B。由明人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
14.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
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封建法制不健全
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15,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
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
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6.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气:多年,与(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天人合一 B。中府
C.阴阳 D.无为
17."命"的本意是"令",命令二字同意。在儒学里,有一个终极之"令",即( )。
A.性命 B.天命
C.宿命 D。君命
18.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 )。
A.宋元之际 B.元末
C.明代中期 D.清前期
19.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
A。魏源 B.冯桂芬
C.孙中山 D。郑观应
20.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
A.民主与博爱 B.和平与民主
C.民主与科学 D.自然与科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2.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的出现。
3.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
4.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的形态和--的形式出现。
5.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之后提出了--的命题。
6.--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太平天国和--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7."五·四"运动时喊出的--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呜响了丧钟。
8.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 -- 。
三、综述题(任选一题,不少于800字。40分)
1.综述先秦时期"士";崛起的原因及士文化发展的概况。
  2.综述宋代以来城市文化发展的概况。
  
  









试卷代号:22土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4年7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A 4.B 5.D
6。C 7.A 8.A 9.B 10.B
11.A 12.D 13.B 14.C 15.D
16.B 17.B 18.C 19.D 20.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六经
2.三教调和论
3.色相
4.古文运动 以诗为文
5.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6.洋务运动 义和团
7.打倒孔家店
8.中国传统文化
三、综述题(任选一题,不少于800字。40分)
1.综述先秦时期"士"堀起的原因及士文化发展的概况。
(一)春秋时期士崛起的原因。
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其次,社会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人了历史舞台。
(二)士文化的概况。
士群体崛起以后,成为当时整个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在严格的律己自省之中,他们凭借自身的知识和才干,干预社会政治,同时张扬他们的个性。他们从巫史手中接过了教育的特权,大量兴办私学,传播各自的学说。在教学内容方面,他们纷纷宣扬自己的学说,对学生进行思想修养、政治学说、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的教育,但剔除了巫史们夹持的原始神秘文化的内容,内容丰富而实用。与巫史宣扬神本不同,各家虽学派各异,意见分歧,但他们总体趋势却是朝着人本、民本的方向发展。在激烈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到了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的空前繁荣的学术局面,即"百家争鸣",为我国古代文化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二家,其次就是道家、法家、阴阳家。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学派和代表人物。他们共同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文化果实。
2.综述宋代以来城市文化发展的概况。
宋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市民文化也蓬勃发展。北宋时的汴京是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市民文化相当发达。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市民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瓦舍之中,百戏荟萃,杂剧、杂技、讲史、说书、说浑话、皮影、傀儡、散乐、诸宫调等,无所不包。元代杂剧正是在这样一种市井文化的气氛中蕴酝酿发展起来的。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倾向。"宋型文化"中占相当份量的市民文化特色,不仅直接刺激了明清两代市民文化的繁荣,也基本上可以说是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
到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市民意识全面成熟,市民文化日趋高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其一,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其二,价值观念。明代后期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其三,市民文学。明代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抄、《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的痕迹。
·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其意义是相当巨大的。它不仅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而且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汇融埋下了伏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命题,正是以市民意识的全面成熟为前提的。清代的开启民智运动,甚至今天的民主意识,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177电大《学校管理(1)》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2177电大《学校管理(1)》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701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试题和答案20060704-27

2175电大《市场营销学》考试题型与考试范围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